長汀:林業科技扶貧助力2000多貧困戶增收

2019-11-28     閩西日報

11月18日,在長汀縣館前鎮南材村,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長汀縣林業局產業辦主任范小明走進山場,指導專業戶種植多花黃精。該村已發展多花黃精300多畝,帶動6戶貧困戶增加就業報酬。

據了解,今年以來,長汀縣林業局開展全方位林業科技扶貧,到目前,全縣有277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事林業產業,戶均增收2200元,林業科技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貧困戶在發展林下經濟時,如何破解存在的缺資金、缺技術、缺市場的「三缺」瓶頸?范小明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即積極發揮全縣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技術、資金和市場的優勢,林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就是「月亮」,貧困戶就是「星星」,依託「月亮」的生產基地,以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星星」,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傳幫帶,讓貧困戶有機融入合作社、農場,使貧困戶和合作社、農場共同發展。

四都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蘭花脫貧致富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該合作社依託四都優越的森林環境,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林下培育蘭花的成功經驗,林下仿野生蘭花具有成本低、抗病強、開花多和香氣濃的特點。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精準扶貧」的發展模式,在同仁村神壇背至羅場山場,建立300畝蘭花基地,帶動農戶100多戶並幫扶貧困戶52戶189人,走上蘭花致富路。

長汀縣林業局還積極向上爭取林業資金項目,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做到分類對待,一村一品,篩選出符合當地實際的竹業、油茶、種苗花卉、林下經濟和造林育林等林業產業扶貧項目。

河田鎮南塘村的農心園家庭農場,被列入省級現代農業(花卉)生產發展項目實施單位。該農場新建智能溫室9792平方米,培育金花茶苗木5萬株、種植三葉青4.5萬株,以「農場+基地+農戶」模式,重點打造林藥模式,吸納貧困戶從事季節性勞務增加收入。在館前鎮汀東村、三洲鎮丘坊村、塗坊鎮丘坑村等3個村整村示範推進完成新植油茶林及老油茶林改造撫育1571畝,參與農戶182戶,其中貧困戶14戶。在古城鎮梁坑村、四都鎮上蕉村等2個村,以「合作社+基地+精準扶貧」的模式,整村推進林下種植薑黃、竹靈芝、三葉青、黃花遠志等,其中四都鎮上蕉村林下經濟基地1000多畝,參與貧困戶11戶41人,戶均年收入3萬多元。

(通訊員 陳天長 丘嘉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BcTtG4BMH2_cNUg8F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