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運,你又來了,不用整天朝俺這跑,你忙你的。」4月13日,邢台經濟開發區王快鎮後樓下社區居民楊文傑,看到又來家訪的聯戶黨員楊長運,笑著說。
原來,楊長運幾乎每周都要來看看楊文傑,他們非親非故,只是因為楊長運在入戶走訪懸掛連心牌時,了解到楊文傑因腦血栓後遺症失能,妻子一人照顧,兒子在外打工,家庭比較困難,便重點對他家進行了關注。幫忙交電費,疫情期間送菜送糧,這都成了常事。
「既然做了他家的聯戶黨員,就應該負起責任。」楊長運說,這是王快鎮推行「1+10」網格化聯戶制度的目的,也是他們黨員的任務。
同樣的,後樓下黨員楊紅印在得知包聯戶楊建海和楊馬樁兩家因蓋房發生糾紛後,主動找到楊建海做工作,不厭其煩多次到兩家講政策、做協調,最終兩家握手言和,楊馬樁房子如期開工翻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據悉,隨著黨員「1+10」網格化聯戶的推開,該區王快鎮積極推進「黨建+」工作機制。每名聯戶員聯包10戶左右,做到黨員聯戶全覆蓋。在10天左右走訪一輪的基礎上,切實做到家有病人過去看看、家有糾紛出面勸勸、家有急活幫著乾乾、有事沒事常去轉轉,構建起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無縫隙、全覆蓋」網絡,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工作格局。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郭紅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zOLd3EBfwtFQPkdZL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