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總有些老字號,經營著世代相傳的產品、技藝和服務,經過歲月的打磨、洗禮,老百姓的口口相傳始終矗立在城市一角,傳承著屬於這個城市的獨特文化和共同記憶。
株洲這座火車拉來的江邊城市,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聚成一家人,更帶來了天南海北各色飲食。今天,讓我們走進株洲人記憶中真正的老字號「同慶園」,聆聽他的光陰故事。
原解放東街一段
株洲餐飲業小史
"吃餛飩老羅、吃米粉王一砣、吃米豆腐沈和、蝴蝶酥大老何、甜酒沖蛋羅桂四、賣豬血豆腐的袁五老倌。"這些諺語流傳晚清民國年間的株洲鎮。株洲老字號「同慶園」的光陰故事,還得從株洲餐飲業小史說起。株洲地理之域優冠省內其它城市,歷史悠久,水陸埠頭,商賈雲集,從而造就了比較發達的飲食業,從火車站到老街一帶,素有"五步有飯店","十步有客棧"之謂。
那時,株洲的飯店有獨資經營和合夥經營兩類,後者的規模一般較前者大一些。那段時期,株洲鎮上有些名氣的飯店有同慶園酒席館、玉美園飯館、建寧閣酒樓、華香閣酒樓、五美園酒樓、萬華橋酒樓、普天樂酒家、得月樓飯館、崑崙酒家等。
1953年,長沙的洞庭春餐館搬到株洲,經營堂菜、酒席、面點、米粉。洞庭春餐館帶來了傳統湘菜、湘點的技藝,促進了株洲飲食業的發展。當時的名菜有:大燴海三鮮、羅漢雜燴、三元整雞、五子蒸雞、東安雞、魷魚肉絲、炒牛百頁、酸辣魷魚等30多個品種。
「同慶園」同慶好寓意
解放前,株洲最著名的飲食店鋪一個叫「同慶園」酒席館,一個叫「建寧閣」酒樓。「同慶園」,始建於民國初年,由株洲鎮本土人士易枚生、易福生兄弟合夥經營,位於「中正西街」,南湖塘街口子北端(也叫五節街,今解放街)。經營堂菜、酒席、面點、米粉。一桌酒席的價格為10塊銀元左右。一般是吃後付款,也可賒吃記帳。飯店的大師傅還提供上門做酒席的服務。每天熱鬧非凡,堂內坐滿了賓客,身著統一制服的夥計正在忙碌著……
和許多「老株洲」一樣,79歲的胡嗲嗲對「同慶園」是一往情深。他說,他家已養成一個習慣,家中大小宴請都放到「同慶園」去做。主要還是圖個吉利、喜慶。
胡嗲嗲回憶說,營業面積有上千平米,上下兩層,飛檐翹角,木質窗棱,金漆招牌,大紅燈籠。仿古而不拘泥於傳統的設計,讓位於中正西街南湖塘街口子北端(現解放街)的「同慶園」,多了份祥和與喜慶。在當時株洲鎮眾多飯店中,屬上檔次的高檔飯店。之所以命名為「同慶園」,一是為了給食客營造一種幸福之感,二來也是希望飯店興旺發達。對於當年的酒席配置標準,胡嗲嗲至今仍記憶猶新。「四個碟子,八個大菜再加上點心,這就是平常老百姓辦宴席的標準。」
株洲商會「同慶園」宴請蔣介石
株洲這個小鎮,在1926年以前,由於軍閥混戰,深受兵燹之苦,加上土匪「王九司令」搶劫擄掠,民不聊生。人們稱這些土匪為「它子兵」,在兵災匪禍雙重煎熬下,株洲人民盼北伐軍到來,有如大旱之望雲霓。
1926年7月10日,北伐軍先頭部隊過株洲,去湘潭,於12日攻占長沙。威嚴整肅的北伐大軍,頭戴斗笠,腿縛綁帶,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他們不入民房,荷槍憩歇於街檐之下,因而人們對北伐軍油然產生愛戴之情,家家擺茶送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8月15日上午,烈日當空,大地象火一樣的灼人,忽然湘江河上,汽艇,木帆船滿載著部隊順水而來,原來是北伐軍總部的人馬來到了。一時株洲河畔,停滿了船隻。幾小時以後,千餘騎兵雄赳赳沿株萍鐵路也來到了株洲。
當天下午,士兵們在對河一片廣闊平坦的沙灘上搭高台,部隊政工人員將寫著「聯俄聯共扶助農工」「農工兵學商團結起來」「剷除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等標語,貼得滿街都是。
從水路來的是北伐軍總司令部,總司令蔣介石攜陳潔如、蘇聯顧問加倫以及高級軍官都來了。對河沙灘上搭的台子是準備次日召開兩路官兵會師大會的。
商會會長唐春和得知蔣介石到株洲來了,他素來好交結達官貴人,知道鎮上的鄧渭川曾留學法國,在上海與蔣介石相識,乃偕同鄧去蔣的座船求見,申株洲商民慰問之忱,並以商會的名義,約請次日中午設宴慰勞全體高級軍官,蔣總司令對此勉勵有加,同意次日赴宴。唐春和返回之後,即委託同慶園老闆「老三矮」易福生花四十塊銀圓一席,辦了五桌海味山珍齊全的魚翅席,不獨要求筵席要上等,而且餐具要講究,筷子都必需用象牙的。
次日上午蔣總司令召集全體官兵訓話,台前的沙灘上,站滿了軍容整肅的官兵,台的兩邊寫著氣勢磅礴的對聯:「會師武漢,直搗燕京」。
將近散會時,唐春和與鄧渭川乘船過江,迎請蔣介石等赴宴。大會結束,蔣介石攜陳潔如和加倫一行40餘人,乘艇在大碼頭上岸。本來由大碼頭去唐春和家,走城隍廟巷近在咫尺,但因當時在此過港,要沿港邊下到港底,才有一座木搭便橋,恐行走不便,從正街繞道徐家橋而過。唐春和的住宅在現在的建寧閘北端,宅第寬敞華麗,在鎮上首屈一指。途中蔣介石和鄧渭川並排走在前面,邊走邊談。他們剛到唐春和宅門外,頓時鞭炮轟鳴,表示對北伐軍將領的熱烈歡迎。
筵席設在「同慶園」,當時的筵席和排場,在株洲鎮上是空前的,席上杯盤羅列,談笑風生。商會會長唐春和、副會長凌達夫忝陪末座勸酒。唐春和的這次殷勤招待,逢迎吹捧,給蔣介石留下深刻印象。下午,蔣介石等乘艇登船,順江北進;騎兵隊伍則於散會後提前出發,直往湘潭。
北伐軍過株洲,株洲商會「同慶園」宴請蔣介石,距今已94年了,在老一輩株洲人心中,還留有「同慶園」良好的記憶。
「株洲會議」毛澤東在「同慶園」用餐
1930年9月13日,攻打長沙失利,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書記兼總政委毛澤東率前委機關30人、警衛連130人,從長沙白田鋪出發,傍晚到達株洲。毛澤東、古柏等駐在港口待一戶姓劉的竹器店裡,朱德、彭德懷等與司令部駐紮在恆和藥號和志新昌布店。
毛澤東一到港口街劉姓竹器店裡住地,就搭著門板幫公,通宵達旦。當晚在"協豐長"綢布店召開總前委擴大會議,史稱「株洲會議」,即「株洲轉兵」。在毛澤東的耐心說服下,會議基本上統一了認識,作出了進攻吉安的決定,並於當晚八時發出《紅一 方面軍攻取吉安的命令》。根據這一命令,紅一方面軍分散為八路縱隊,撤回江西,第一軍團攻取吉安,第三軍團攻取峽江、新淦、吉水,之後將贛江東西兩岸的根據地連成一片,在根據地內實行群眾戰爭。
9月14日上午,毛澤東還接見了株洲鐵路工人和碼頭工人代表,並進行長達四個小時的座談會,又一次給株洲人民指明了航向。會後毛澤東、朱德、林彪、譚震林等在「同慶園」和參加座談會代表用餐。下午4時,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機關的幹部和瞥衛連160餘人,離開株洲,夜宿白關鋪,第二天沿著株萍鐵路往經醴陵向吉安進發。
在「協豐長」綢布店召開總前委擴大會議時,毛澤東、朱德、林彪、譚震林等在「同慶園」用餐,距今已83年了,在老一輩株洲人心中,還留有「同慶園」良好的記憶。
「同慶園」以「長沙粉店」延續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犯株洲,「同慶園」被日軍飛機炸毀。1944年,得以在原址重建。
解放前夕,國內經濟正處於蕭條時期,株洲的許多餐館都因此受到影響而停業。「同慶園」卻因其特有的經營策略而長盛不衰,成為了株洲飲食行業的一枝秀。
1955年初,受「公私合營」熱潮影響,「同慶園」搬到現栗樹山小學旁,改名為「長沙粉店」,雖然它的名字發生了變化,但它的招牌菜和生意沒有改變,它依舊是許多市民辦宴席的首選。還保留了獨家秘制的什錦海參、醬汁肘子、八寶龍舟魚、手撕雞等招牌菜。
「同慶園」搬到現栗樹山小學旁,改名為「長沙粉店」
"長沙粉店"的店堂有上下兩層。走進長沙粉店,先要在收銀台買籌牌。籌牌是竹片做的,約8公分長,一頭大多都塗有彩色油漆,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也有沒塗油漆的。一種顏色的籌牌代表一種粉碼,如三鮮的、豬肝的、肚片的,沒塗油漆的則是免碼的,即「光頭粉」。那時「長沙粉店」的生意很紅火,供應的米粉有30幾種碼。經常是顧客滿座,後來的還要在一旁等候座位。
每天早上到中午,「長沙粉店」最繁忙。買好籌牌的食客們在桌旁坐好,籌牌放在桌上,穿過的服務員瞟一眼,就能記住眾多食客需要些什麼粉。只聽服務員高嗓門喊道:「三個豬肝、四個三鮮、五個免碼……」
「同慶園」長沙米粉
老一輩人講述,「長沙粉店」送粉服務員傳承了「同慶園」一手絕活:一次能端十幾碗米粉。先在最底層的一碗米粉上蓋一塊約40公分長、約10公分寬的木板,木板上再擺放兩碗米粉,上面再蓋木板,又擺放兩碗米粉,共有五六層。只見服務員穩當地將這高高的幾層大碗米粉從廚房端出,分別送到各位顧客的桌前,粉湯一丁點也不灑落出來。二樓顧客所需的米粉也是這般送上樓的。
「長沙粉店」米粉好吃,其手工米粉為該店自己製作是原因之一。廚房一角就是專門製作米粉的,將大米磨成的米漿薄薄的均勻的攤在白鐵圓盤裡,放入蒸籠蒸熟。再用竹片刀刮下整片粉皮,切成條狀待用。
1988年9月,原由南區商業局管理的「長沙粉店」移交給建寧辦事處管理。也許是市場經濟的衝擊,也許是後來株洲做米粉生意的店越來越多,「長沙粉店」的生意不再如從前。1990年「長沙粉店」因經營不善,關門停業,後由私人承包重新營業至今。
老街上的那些老店,經歷了解放前歷代的戰火,經過了解放初期的公私合營運動,早已難覓蹤影。而「同慶園」,這家走過無數個春秋的「老字號」,在為幾代老株洲人提供味蕾享受的同時,也經曆命運的幾起幾落。和其他沒落的老字號不同,「同慶園」以「長沙粉店」將興盛延續到現在。
「同慶園」青花瓷碟餐具
「同慶園」始祖易枚生,一身油案白案絕佳好手藝,他帶出的徒弟譽滿古鎮,徒弟曠連生在湘贛鐵路火車餐車上主廚,還有幾個徒弟後來成為株洲、湘江等大飯店等負責人。「同慶園」始祖易枚生之孫易志強,至今仍保留當年「同慶園」青花瓷碟餐具,碟內清晰可見「同慶酒家」四字印跡。瓷碟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屬株洲珍貴文物。
值得欣慰的是,據建寧港規劃報告中介紹,歷史建築「同慶園」也將恢復,作為老株洲特色茶樓、飯店。株洲老字號「同慶園」的光陰故事仍在將興盛延續。
供稿/寧翔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