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多三少」讓濕氣說拜拜

2019-05-03   秘參堂養生薈萃

三多

一、多喝祛濕茶

取黃須、薏苡仁、蒲公英、赤小豆、山楂、芡實、淡竹葉、馬齒莧等草藥植物。

製成黃須薏仁茶泡水,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黃須,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能幫助濕氣從尿液中排出,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

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補肺清熱、可袪風寒,排濕毒等功效 。

蒲公英,可清熱解毒、去火消炎,促進濕氣的代謝。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濕,避免濕氣的侵蝕,增加濕氣的代謝,減少體內毒素的堆積。

赤小豆,是我們常用的祛濕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芡實、淡竹葉,即有助於脾胃的功能,有可促進濕氣的代謝。

二、泡腳祛濕

人常有濕氣,且容易滯留在脾胃,這會讓人沒精神,容易犯困。這個時候泡腳是可以很好的幫助祛除濕氣,舒經通絡,讓人更為神清氣爽。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身體容易疲憊,泡腳是許多上班族在下班後喜歡用來緩解疲勞的一個方式。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里,腳在鞋子裡悶了一天,泡一泡會更舒服!

泡腳祛濕時,要保持水溫在40度左右,晚上8-9點鐘泡腳,大約15-30分鐘最好!

泡腳時,可以加上一點生薑、白醋、艾葉等材料。

三、運動祛濕

運動可以祛濕,最好的運動就是游泳、快步走、慢跑、騎車等。

運動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微汗,千萬不要大汗淋漓!

滿身大汗時,就是如水流漓;蒙蒙細汗,只要有一點薄薄的汗意即可。

汗出多了,毛孔大開,外界潮濕之氣,更加容易入體。

三少

一、少吃以下食物

腸胃功能不好,並且口味也重,這樣的話會使體內的濕氣越來越重!

如:油膩的食物或者是很咸,很甜的食物,以及一些像肥肉這種不容易被腸胃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食用下去以後,都會加重濕氣!此外,一些寒涼食物、粘膩食物、不好消化的食物都要少吃。尤其要注意生冷食物!

生冷寒涼的食物是會導致體內的濕氣加重的,尤其是一些冰鎮冷飲,最容易加重濕氣!夏天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二、少做以下事情

濕氣重的人,夏天不宜立即開空調,天涼時不宜穿太少,皮膚長期暴露在外,容易導致濕氣加重!

此外,晚上睡覺時不要開空調,天氣過熱時更不要將門窗緊閉,因為室內潮濕容易導致濕氣加重,這也是保護我們的呼吸道的一種做法。

三、少熬夜

睡眠也會對時期有影響嗎?

睡眠不足,經常熬夜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的休息,這就會對脾胃產生損傷,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脾虛,因此身上的濕氣就會加重!

因此,睡眠充足,也是祛濕的重要一項!脾胃調理好了,可以加快濕氣的去除!

每人每晚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最好保持在睡眠狀態,能保證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對去除濕氣也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