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嚴謹,莊重和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楊露禪、武禹襄故居

2019-11-23     視覺秀旅遊

楊露禪故居,位於永年縣廣府鎮廣府城南門,楊氏太極拳創始人之楊露禪宗師生前的住所。始建於晚清。早年被毀。1993年10月動工,在原址上進行重修、增建。1995年4月落成,2000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重修後的楊祿禪故居占地面積達1361.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49.49平方米,整體建築坐東面西。分為兩段院落,比原貌規模大、標準高。設有走廊、明柱、古式門窗、隔扇等。

  故居門前有一廣場,正門上方黑色木質匾額中「楊露禪故居」五個大字,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歐陽中石手書。前院為清代建築四合院,有東屋正房三間,南北廂房各三間,西茶房帶南北街門樓五間。東屋主房中廳內供有楊祿禪半身塑像,兩側對聯為「榮光無不照,懷古亦河深」,橫批為「永年太極博大精深」左右兩側隔扇內,分別掛有楊班侯、楊健侯、楊少侯、楊澄甫等畫像及楊家傳承表、弟子傳承表、傳奇故事等資料。南北廂房為展廳,設有展櫃,陳列著楊式太極拳先人們的衣物、書籍、手稿、器械等物品。牆壁懸掛鏡框,框內分別載有楊式太極拳前輩們的生平事跡、拳架圖片、拳理論著、逸聞趣事等資料。後院為武術館及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活動場所。是探討拳理、切磋技藝、傳拳授徒之地。院落青磚鋪地,整潔寬敞。植有柏樹、冬青、月季等。北屋七間,東西長21.3米,設走廊、明柱。院南碑廊十間,東西長19.7米,立有21塊青石石碑,系修復楊祿禪故居時所立。

  故居東面為占地600畝的「水上太極迷宮」,水葦相間、魚蝦共生、雁戲鳥鳴、景色秀麗。每年有眾多遊人及海內外太極愛好者來此參觀、遊覽及尋根祭祖,這裡成為世界各地太極弟子嚮往的聖地。

楊露禪,生於清嘉靖四年(1799年),自幼家境貧寒,從小酷愛武術,並幾次到河南溫縣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學太極拳(又名「綿拳」)。他在學拳期間,非常用功,並深得「綿拳」的要領,先後經歷了18年之久,學到真諦。回到祖籍之後,他對陳氏架式進行了多處改進,創造了一套一百單八式楊氏太極拳的拳路。這種強身祛病的體育運動,從永年推向全國,發展到海外。

武禹襄,廣府鎮人,生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卒於光緒六年,清秀才。他不思利祿,自身習練武術,曾到河南拜陳清平為師,得其奧秘,並覓得《太極拳譜》、《太極拳概要圖》、《拳論》,回家後,日夜加緊研練,細心揣摩,苦學二載,將自己的練拳心得與發揮王氏舊譜之義,寫出《太極拳解》四則,《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等著作,至今被拳界奉為經典名著。

永年為楊氏太極拳發源地,兩處故居為楊氏太極拳愛好者使用,楊露禪故居現已闢為小型博物館對外開放,每年有大量中外拳者前來敬拜師祖、切磋拳藝。

武禹襄故居位於廣府古城迎春街,占地面積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屬清代道光年間建築。故居前部為大門,坐西朝東,兩側設有耳房。門外廣場建有長方形碑牆,碑的正面為"武禹襄故居",背面刻有"太極拳十三勢說略"。門內青磚鋪地,簡潔寬敞,由垂花門、轎房等組成小院。轎房西部為書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前部出檐。曾為武家私塾,其子孫大都從學於此。楊班侯也曾在此求學,但其貪玩好動,無心學文,後從禹襄習拳。轎房北部建築為現存武禹襄故居主體建築,分南北三段院落,依次為儀門、客廳、過廳、居室。第一段院落,儀門兩側有耳房2間,東西廂房各3間,客廳3間。前部出檐,下設走廊、明柱。北屋客廳為接持室,正門內設高大木質太師壁,繪有梅、蘭、竹、菊四幅大型圖案。

第二段院落,有東西廂房各3間,過廳5間,設明柱、走廊、出檐,院內左右植酸甜石榴樹,每到金秋時節,果實纍纍,壓彎枝頭。西廂房為禹襄曾孫武毓荃居室,東廂房為禹襄玄孫武福鼐居室。第二段院落最大,東西廂房各3間,主房5間。設明柱、走廊、重檐。檐下雕樑畫棟,色彩斑斕,繪有山水、花草、鳥獸、青竹等圖案。瓦房式的脊端設獸,謂之"五脊六獸"。西廂房為禹襄之孫武延緒居室,東廂房為禹襄之子武用懌居室。北屋主房5間,內設左右隔扇,隔扇西部為起居室,東部為小客廳及書房。武禹襄曾在此閱覽書籍,潛心研究拳理拳論,結合自己多年體會,撰寫了許多太極拳理論著作,創立了武式太極拳的理論體系。著有《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四字密決》《打手撒放》《十三勢說略》等書。

故居原建築除中軸線部分建築外,還有後花園及東西兩條軸線建築。後花園位於整組建筑西南,東西寬60米,南北長40米。園內花草蔥蘢,樹木茂盛,環境幽雅。設有假山、蓮花池、亭台、魚塘、練武場等,頗具園林風格。為其家人休閒、娛樂、習武之處。東西兩條軸線建築風格和中軸線相近,分為三段院落,設主房、過廳、廂房等。現東軸線建築已毀,空地己蓋為民宅。西部軸線建築所剩無幾,空地已建成大型練武場。南部剩有3間書房。

1991年,首屆河北·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後,廣府辦事處、廣府鎮政府籌資對故居進行了首次修繕。其房屋錯落有致、左右對稱、崇脊飛檐。平面布局嚴謹、莊重、和諧,工程完美。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傳統風格和建築藝術,是現存比較完整的古民居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_r0nm4BMH2_cNUgLU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