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摸不著,但無孔不入!每天都有1000萬隻蟎蟲陪你睡!

2019-10-09     陝西科普

辛苦、勞累了一天

每天回家最幸福的時刻

應該就是

裹著柔軟的被褥美美地

睡上一覺吧~

然而,這個季節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蟎蟲生長和繁殖了!

你以為只有你喜歡溫暖的被窩嗎?

不不不,還有你床上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密密麻麻的至少一千萬隻蟎蟲!

看不見、摸不著,但無孔不入!每天都有1000萬隻蟎蟲陪你睡!

在你的被子裡、床墊上、枕頭上,從你躺下的那一刻開始,它們就慢慢爬到你身上、臉上和頭髮里了······

更可怕的是,它的繁殖速度驚人,每日可產卵4—6只,每天的總數量能翻6倍!分布廣泛,枕頭、毛巾、地毯等等到處都是

蟎蟲體格微小,較大的都只有0.5毫米長,擁有8條長腿,牢牢地吸附在上面,非常難清除掉,枕芯和床墊裡面的數量最多!

看不見、摸不著,但無孔不入!每天都有1000萬隻蟎蟲陪你睡!

蟎蟲是目前已知的,很強烈的過敏源,一隻蟎蟲附帶12種以上的過敏原,每30克灰塵中就有45萬只蟎蟲!!

如果不及時進行除蟎,它會鑽進你的皮膚毛囊內,引發一些皮膚疾病和呼吸疾病,對人體帶來嚴重危害。

看不見、摸不著,但無孔不入!每天都有1000萬隻蟎蟲陪你睡!

蟎蟲看不見又摸不著,清理起來非常麻煩。

況且,你知道它藏在哪裡嗎?

1 蠕蟎

有一類蟎蟲,住在人的皮膚里

這就是「蠕蟎」(全名叫人類蠕形蟎蟲),有長的,有短的。

長的喜歡呆在皮膚毛囊里,短的喜歡呆在皮脂腺里,鼻子、耳朵、頭皮、前胸、後背、耳道都是它們的最愛。

青春痘(痤瘡)、酒糟鼻、黑頭、粉刺、毛孔粗大等等,到底是不是它在作祟?

答案是,只有長痘、黑頭是蟎蟲的鍋!

醫學資料顯示,蠕蟎是人身上的正常寄生物,只有特殊情況下才會致病。

醫學檢查出皮膚中有蟎蟲沒有太大意義,但是可以混淆視聽。

比如說,一些不法美容機構或個人,利用求美者醫學知識不足,但求美心切的心理,來達到牟利的目的。

所以,那種「黑頭、痘痘、毛孔粗大都是因為蟎蟲在臉上作祟」「XX產品是蟎蟲剋星,徹底消滅你臉上的蟎蟲。」這類宣傳語,呵呵,信你個鬼哦!

2

塵蟎

還有一類蟎蟲,它們臭名遠揚——塵蟎

調查表明,成年人約有97%感染蟎蟲,其中以塵蟎為主。

塵蟎最喜歡吃粉末,譬如,比如麵粉、奶粉。

它們還喜歡吃我們的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真是重口味......

地毯、沙發、毛絨玩具、被褥、坐墊、床墊和枕芯都是它們的棲息之地。

所以,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當然它們也應當是我們打掃衛生時的「重點關照對象」!

3 粉蟎、疥蟎

粉蟎,主要在貯存的食品和糧食中繁殖。

疥蟎,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表層。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飼養寵物,極易導致疥蟎通過衣褲、被褥直接傳播給人,甚至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

可怕!蟎蟲多人體的危害確實不小,朋友圈也傳的沸沸揚揚。

那麼,蟎蟲到底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呢?有多嚴重?

1

過敏

這些小害蟲,對我們人類最大的危害就是過敏。

它的屍體、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過敏原,不僅導致皮膚過敏,還是過敏性哮喘、咳嗽、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罪魁禍首」。

2 呼吸系統、消化系統

此外,部分蟎類還可寄生於人體內。它們可通過日常飲食或呼吸,進入並寄生於人體的消化道或呼吸系統,引起肺蟎病。

到底除蟎該怎麼做?

不要慌,只要搞清楚了這種怕冷又怕熱的習性,根據他的習好,消除蟎蟲就很容易了!

1 勤換被子勤曬被

當溫度高於55℃並持續10分鐘以上時,蟎蟲就無法生存。

床單、枕套等床上用品至少每半個月換洗一次,用熱水清洗可殺死大部分蟎蟲並去掉絕大多數蟎蟲過敏原。

要常把枕頭、被褥、床墊等拿到太陽下去晾曬。

還可以通過高溫熨燙,消滅蟎蟲。

2

窗戶通風

蟎蟲喜歡潮濕的環境。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乾燥是消滅它們的最佳方式。

3 多洗衣物少放食物

餅乾、奶粉是粉蟎的地盤。

白糖、麥芽糖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是甜食蟎的最愛,所以要儘量少貯存此類食物,或者做好密封保存。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換洗衣物,地毯、窗簾和家庭裝飾也要定期除塵。

4

注意寵物和花肥

寵物身上,也存在較多的蟎蟲。

如果家裡有寵物的話,一定要記得經常給寵物洗澡、消毒,接觸寵物後記得及時洗手。

此外,肥料中有許多蟎蟲和真菌,所以養花時注意最好不要隨意使用花肥。

6

使用除蟎產品

使用殺蟎劑滅蟎,蟲蟎磷等都有一定作用。

家裡有吸塵器的話,加一個專門的除蟎頭也可以達到除蟎效果。

除蟎儀能有效去除房間中的蟎蟲並能抑制蟎蟲繁殖,但不能清除房間中的蟎蟲屍體碎片和分泌物,而這些都是已知最強烈的過敏原。

所以,家庭除蟎後還要將房間中各個角落的蟎蟲屍體碎片和分泌物清洗乾淨。

不說了,越說小科這心越慌,回家曬被子去啦~

| 審核:科普菌

| 編輯:小科

PS:最近公眾號改版了

為了能長久相伴大家快來給「陝西科普」公眾號點亮「星標

關註:

趣圖:

科普去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FYEr20BMH2_cNUgLb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