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房子趨之若鶩,是持有成本低惹的禍嗎?

2019-12-07     優淘邦

這些年隨著城市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到處高樓大廈,小區林立,房子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據悉光商品房就可供三四十億人居住了,還不包括一些小產權房自建房等,空置率也是居高不下,交房三五年,入住率不到三成的小區比比皆是,但國人對房子的需求永遠都是那麼趨之若鶩,如饑似渴。貌似對房子的需求量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國人對房子的渴求是有傳統的,國人喜歡不斷添置不動產,古時候那些大戶人家就喜歡添置土地,現在有錢人也喜歡購置房產,一套二套三套,有些人甚至持有幾十套,房子是他們炫耀的資本,財富的象徵,也是他們造富機器,生錢的工具,怎能不趨之若鶩呢?房地產行業各方利益者也是有利可圖,有些人不斷提供土地,有些人不斷建造房子,有些人不斷賣房,有些人拚命買房,樂此不疲。整條房地產利益鏈上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小心呵護著樓市,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資本的嗅覺很靈的,面對唾手可得的暴利,各方利益者怎會坐視這大好賺錢機會呢?各方神聖也都紛紛撲向房地產行業這大蛋糕,房子的持有成本太低,收益太多,虹吸著社會上的越來越多的資金不斷持續進入房產行業,都想在房產上分一杯羹,房價就這樣擊鼓傳花地炒起來了,都是持有成本低惹的禍的。

由於持有成本的缺失,導致購房者只進不出,有多少吞多少,因為不需要供養房子,每年或只需要繳納一兩千塊的物業費即可。本來房子只有住的屬性,但現在卻擁有了金融屬性,本來房子也是夠住的且嚴重過剩,但由於炒房的存在,整個樓市呈現出一種供小於求的局面,開發商一開盤基本上就售罄了,造成一房難求的景象,買房者還要排隊搖號抽籤買房,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這些房子早就被開發商炒房客中介公司聯合炒作囤積居奇,他們通過炒房囤房推波助瀾,使得房價越漲越高,以便攫取暴利,房子就是這樣越炒越高的,據悉我國城鎮空置房屋達到了6500萬套或許更高,空置率達到了21.5%,僅次於西班牙和義大利,是全球空置率第三的國家,一些一二線城市的空置率都這麼高了,那些三四線城市小縣城那就更高了,鬼城鬼區也是層出不窮。

這麼多套房子被空置起來造成了大量的住房浪費和土地浪費,一邊是無錢剛需工薪階層買不起房,一邊是那麼空置房閒置在那邊玩,有些人買了房子,買了就買了,有些由於租金低,也就懶得租出去,正是由於持有房子的成本太低了,比起一漲好幾萬好幾十萬那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有些人大肆囤房,一個擁有N套房,就是想囤積居奇想賺錢,因此加大持有房產的成本增加富人們的投機成本,就有有效地防止囤房一族的大量投機囤房,諸如空置稅房產稅等,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投資者手裡的房子加快流入到市場上用於居住,而不是成為攫取暴利的投機投資品。為何有些北方城市,幾萬元一套的房子還急著往外賣,就是由於有取暖費的存在,增加了持有成本。

多餘的房子不出售就等於是一堆水泥磚頭,永遠變不成財富,讓持有多套房有較高持房成本,增加他們的持房風險成本,房價只要不漲,他們的利息成本以及折舊成本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要是再增加房地產稅、空置稅等,那就更好了,到時他們也會不顧一切地拋出房子,屇時房子就回歸居住屬性了,你說是嗎?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lFn4G4BMH2_cNUg00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