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在演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有二十幾歲,
今天能夠以高清技術把影片修復得這麼清楚,人的臉充滿整個銀幕,畫面細膩,
能把舊膠片修復成這樣,非常非常好!
中國著名演員上官雲珠之子韋然,在看過 高清修復版老電影《烏鴉與麻雀》後,發出由衷的感嘆。
12月19日在上海舉辦的這場「上官雲珠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活動,是「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中的一個重要活動。
12月19日舉辦的「上官雲珠百年誕辰紀念」 《烏鴉與麻雀》高清修復版放映活動
安安靜靜坐在電影院裡,沉浸在高清修復過的中國電影經典老片中,感嘆經過時光沉澱的光影魅力
——這是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2020年冬季帶給影迷們的專屬溫暖。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 2020重燃·藝術之光」 優秀國產藝術影片放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展映將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杭州、濟南、長沙、廣州、廈門、遵義、安溪11個城市舉辦;
期間10部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藏和修復的經典老片,會以全新面貌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
影展
四個主題,四段中國記憶
2020對我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幾位重要電影人的百年誕辰……
參加本次「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的高清修復影片也相應分為四個主題:
「新中國新農村」、「保家衛國」 、「名家名作」和「上官雲珠百年誕辰紀念」。
上官雲珠百年誕辰紀念 主題
《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
「上官雲珠」是一個在中國電影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她是銘刻在一代人心中的大銀幕記憶。
今年是上官雲珠誕辰一百周年紀念,這次展映上,我們將看到她最具藝術意趣和觀賞價值的經典代表作《烏鴉與麻雀》和《早春二月》的高清數字修復版本。
1949年上映的影片《烏鴉與麻雀》彙集了當時頂級的演員陣容:上官雲珠、趙丹、孫道臨、李天濟、黃宗英、吳茵、魏鶴齡、王蓓……
他們的絕佳演技, 一顰一笑、細膩的眼神和動作,都在修復後都以絕佳狀態「穿越時空」,呈現在影迷們眼前。
中國電影的前輩們在大銀幕上得到重生!
《烏鴉與麻雀》(1949)
影片以動盪時局中上海弄堂小市民的市井生活,展現出時代的變遷。
昨日,上官雲珠之子 韋然、趙丹黃宗英之子 趙左、魏鶴齡之子 魏迦等共同出席了珍藏影展上海站《烏鴉與麻雀》的放映活動,活動平添了隆重的儀式感。
左至右:
魏迦(魏鶴齡之子),韋然(上官雲珠之子),石川,趙左(趙丹黃宗英之子)
他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父母清晰精緻的音容笑貌,都被深深打動,由衷地為老片修復技術所折服。
電影映後沙龍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石川擔當主持,電影人的後人們不僅現場揭秘了《烏鴉與麻雀》拍攝幕後的趣聞,更追憶起故人們和當年中國電影的往事。
《烏鴉與麻雀》放映活動熱烈的映後交流
新中國新農村 主題
《枯木逢春》《五朵金花》《李雙雙》
《錦上添花》
這一主題下的展映片《枯木逢春》,講述了是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黨和人民政府帶領醫務工作者幫助血吸蟲疫區的農民「送瘟神」,戰勝血吸蟲病肆虐的故事。
這與銀幕之外、我們當下的現實中全國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時代主題形成了微妙的契合。
上官雲珠也在《枯木逢春》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
《枯木逢春》劇照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新中國新農村」主題展映選取了當年反映時代巨變中農村全新精神風貌的經典代表作,以跨越時空的銀幕力量給予影迷鼓勵和信心。
保家衛國 主題
《上甘嶺》《英雄兒女》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全國藝聯特別選擇了反映抗美援朝歷史的經典影片《上甘嶺》和《英雄兒女》修復放映,以此向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一條大河波浪寬」,《上甘嶺》中護士王蘭在烽煙四起的坑道中,用充滿樂觀的歌聲描繪美麗的祖國,鼓舞志願軍戰士們;
而《英雄兒女》中男主角王成面向敵人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些都成為了影迷們心中不朽的瞬間。
難能可貴的是,這次放映的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10月19日剛完成的4K最新數字修復版,也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質量最佳的版本。
4K修復後的《上甘嶺》 圖源:中國電影資料館
名家名作 主題
《祝福》《龍鬚溝》
文學巨匠魯迅先生作品改編的1956年電影《祝福》、和老舍先生同名話劇改編的1952年電影《龍鬚溝》,是你此次無論如何不要錯過的必看片單。
特別是由桑弧導演的《祝福》,因為它是中國電影資料館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剛剛完成的最新4K修復版;
本片入圍了2020年坎城「經典單元」,標誌著中國電影修復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老片修復
有工匠精神,更得有情懷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的10部高清修復影片,《祝福》和《上甘嶺》為4K修復,其餘為2K修復。
「電影修復」,就是用技術手段把老的膠片電影拷貝轉到新膠片、現在更多是數字介質上。
經過修復的老電影,看起來有一種「擦乾淨了近視眼鏡」的超清既視感,影片畫質、色彩和整體視聽體驗都會有極高提升。
「老片高清修復」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十分驚人的:
數十年前的老電影膠片,經過物理、數字和藝術修復後,能以既符合導演意圖、又適應現代觀眾電影審美標準的高清方式展現;
眼前的影像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歷史變得觸手可及。
《枯木逢春》修復前後對比
《祝福》 修復前後對比
「老片修復」不僅是「技術工種」,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對電影有愛。
過去老電影的拍攝和保存介質,都是硝酸片基、醋酸片基等材質的膠片;溫度、濕度等對膠片保存的影響非常大,更不用提因為多次搬運和放映使用等對膠片造成的損耗。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告訴我們,電影修複流程工序繁瑣,但核心可以分成三步——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和藝術修復。
物理修復指的是對老膠片進行接補、清潔等工作。
數字修復主要是將膠片上的影像通過精細掃描轉換成數字文件,然後用軟體一步步處理劃痕、噪點霉斑、抖動、閃爍、掉色等問題。
一些因年代久遠而缺失的畫面影像,現在還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對畫面和聲音進行修復。
電影修復的「最高境界」就是藝術修復了:
為了儘可能還原歷史或主創的意圖,修復師會查閱歷史資料、直接與影片主創或相關人員溝通,或是乾脆把他們請到修復現場做指導,儘可能讓影片的視效和聲音呈現出它應該有的樣子。
電影修復還需要一整支團隊通力合作:
不但有傳統洗印團隊,還有數字修復團隊,需要掃描人員、修復師、調色師、聲畫合成人員及輸出人員密切配合;
它同時又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
一部90分鐘的影片,大概有12萬至14萬幀畫面,而通常修復師一天平均能修復5000幀;很多複雜畫面可能一天只能修復1幀。
這才讓這段家喻戶曉的《上甘嶺》片段得以重生,用匠心為這場英雄之戰譜寫了一曲「悠揚旋律」。
經典復映
是趨勢,也是一種傳承
中國的歷史、中國人的美好記憶、中國電影的經典、都在老電影里……
通過高清修復經典影像,我們能再次回到那個時代、回味時代的力量,不忘初心,我們進步的動力來自於此。
經典老片大規模修復和重新放映也是一種趨勢,情懷背後其實有巨大的市場,影迷們的「一生至愛」經典電影都等著被重新修復、重新放映。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全國藝聯首次推出的全修復經典影片展映,是修復版經典影片全線復映的前奏;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里,邀請父輩、或帶上親友,去影院看修復過的中國經典電影,重溫兒時的記憶
——「傳承中國人的文化記憶」由此開始。
*本文部分資料源自
中國電影資料館 公眾號 /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 微博 /
中國新聞網 採訪信息
本文為極客電影原創,歡迎轉載
加入社群 / 轉載開白 / 文章投稿 /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