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演《八佰》值得嗎?戲份刪得剩三分鐘,臉部受傷還被疑整容

2020-08-27     刀刀叨文藝

原標題:劉曉慶演《八佰》值得嗎?戲份刪得剩三分鐘,臉部受傷還被疑整容

「蓉姐居然是劉曉慶演的?」

《八佰》票房13億了!在這部歷經8年籌劃、230天拍攝,起用近5000名演員的電影中,雲集了張譯、王千源、姜武等7位影帝以及3位影后,有人只有幾句台詞,有人甚至差點沒讓觀眾認出來。

比如劉曉慶。

《八佰》圍繞四行倉庫保衛戰,描繪了一幅眾生相。

有軍官、有流氓、有戲班子、有大學教授,也有像「蓉姐」這樣的賭場老闆。

能在十里洋場的大上海開賭場,蓉姐自然並非什麼善男信女,性格果決冷酷,起初她只是隔岸觀火、冷眼旁觀;

但隨著對岸的戰鬥白熱化,蓉姐的內心起了變化,直到她的手下「刀子」,為了送電話線而捨生取義;

蓉姐也站了出來,不僅捐出了國旗送到對岸,更劈開柜子拿出家中所有的嗎啡,衝上街頭送到急需藥品救命的第一線;

大姐大蓉姐和她的手下刀子,從原本的隔岸觀火到情不自禁地站了出來,甚至為了一個「義」字傾盡所有、獻出生命……正是那個年代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用劉曉慶的話說:「從開始的漠不關心、冷漠,到最後也熱血燃燒」,點燃四萬萬同胞的,是「中國不能亡」的同仇敵愾。

蓉姐的戲份,被刪減到只剩下3分鐘,劉曉慶的正面鏡頭基本沒留下幾個,據說一個正面流淚的鏡頭也被刪。

也因為正臉鏡頭少,若不是片尾的演員表上,赫然寫著劉曉慶的名字,很多觀眾誤以為「蓉姐」的扮演者是其他女演員——有人認成陳沖,有人認成徐帆,還有人認成石榴姐苑瓊丹!

但是,曾經連拿三屆百花影后的劉曉慶,是個用背影也能演戲的演員。

一個心事重重遙望對岸的背影,能令觀眾看到人物的內心掙扎;

一滴眼淚也沒在鏡頭面前掉,但是站在窗邊默默抖動的背影,能讓人感到她送別「刀子」的悲慟;

一箱子情急之下被打翻的藥物,她手持利斧劈開柜子,拿出嗎啡之後踹開門的背影,還有踉蹌的步伐、緊張的動作能令人看到急切和激動;

有觀眾說:僅僅這個踹門的動作,就有女中豪傑的感覺。

蓉姐3分鐘的戲份,也引來部分觀眾質疑:「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面對爭議,劉曉慶如此回應:「這就是《八佰》給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啟迪,(那時候)中國人看起來像是一盤散沙,但是到了最後真的國家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候,大家都會同仇敵愾的。」

「蓉姐」的存在,正是「團結」二字的體現。

當年,在關係到民族存亡的時候,很多愛國商人站出來帶頭捐錢捐物。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正是中華民族外部和內部的精誠團結,從根本上保證了抗戰的勝利,凝聚成抗日精神。

別看劉曉慶在《八佰》的戲份只有三分鐘,她在拍送嗎啡這場戲時,因為跟群演迎面相撞,額頭受傷被撞起了一個大包!

就是這有半個雞蛋那麼大的包,引來了「整容後遺症」的猜疑,加上劉曉慶不少正面的鏡頭被刪,愈發疑雲密布。

8月24日,劉曉慶曬出7秒鐘的視頻,並豪氣干雲地調侃:「不挂彩就不叫拍攝戰爭片。」

視頻中,正是劉曉慶冰敷額頭的畫面。

劉曉慶說,自己當時「摔得個仰面朝天,後腦著地,額頭起了大包」,當時包括管虎導演在內,監控室里所有人都站起來了!全場靜默,關機停拍。

65歲的劉曉慶,沒有擔心自己這個額頭傷勢嚴重與否,反而是心急如焚、怕耽誤時間,「只感覺對不起大家」,視頻中她一邊冰敷一邊念叨:「不要因為冰敷耽誤時間哦」。

冰敷之後傷勢稍輕,劉曉慶繼續上陣,2個多小時後,這個鏡頭的拍攝完成。

有粉絲心疼地留言,希望她儘量少受傷、爭取不受傷。

劉曉慶回復了7個字:「演員就是這樣的。」

有人問劉曉慶:「值得嗎?就這短短三分鐘的戲。」

她是這麼說的:「沉痛歷史不能忘記,慶幸生活在和平的今天。作為當代影人,參演這部英雄史詩,意義非凡。」

演「老鐵」的姜武,為戲減肥了30斤;演「刀子」的李九霄,送電話線那場摔了15次!正因為《八佰》中的演員,都如此不計奉獻地把自己交給了角色,才有它的令人難忘。

經歷過四段婚姻、上過福布斯、坐過牢,劉曉慶從1973年出道的47年以來,就是中國最富爭議的女演員之一。

但是有一件事毋庸置疑:她拍戲的敬業和認真。

《八佰》受的這點傷,在她為了拍戲受過的傷里,太平常了。

「我演戲不會玩假的,每次都掏心掏肺地去體驗,我不想修改這種表演方式」。

曾經為了能在電影《南海長城》里爭取一個角色,劉曉慶在軍艦上毫不猶豫地跳進海里。

結果當然是她得到了這個角色,該片成為她的電影處女作。

曾經跟劉曉慶一起拍攝《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的張柏芝,驚訝地對記者說:「我一直覺得我自己能吃苦,但慶姐是我所見過的最能吃苦的演員了!」

這部電影的外景是在沙漠裡拍的,條件異常艱苦,但是劉曉慶卻能在拍戲之餘苦中作樂,教大家講四川方言,以至現在張柏芝還能用四川方言說「巴適」和「安逸」。

劉曉慶的經紀人易鋼,曾對記者透露,他某次去劉曉慶的片場探班,有一場戲是劉曉慶從遠處跑近,然後猛地跪下。

那場戲她跪得太用力,半天都沒站起來。易鋼去扶她,發現她膝蓋上的皮已經全部磨破了,他正想對導演說,劉曉慶就立刻阻止:「不許說」。

劉曉慶總結了好演員的「必備三要素」:一、生活經歷;二、文化修養;三、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及再現能力。

在出演《尋龍訣》時,她看了500多部有類似角色的作品,結果是成功地讓觀眾們記住了那個不惜光頭出鏡、留下恐怖陰影的她。

對表演,她有種「失而復得」的珍惜,一度以為自己再也做不了演員、再也上不了熒幕。

從坐擁千萬身家的福布斯上榜大明星,一夜之間變為在橫店給劉濤當丫鬟的群演,劉曉慶愈發體會到了有戲拍的「幸福感」。

一句「小姐請喝茶」,她能想出來十幾種說台詞的方法。賺著50塊的片酬,直到2010年她才還清了所有欠債,一度因「價廉物美」在橫店走紅,被尊稱為「橫店第一漂」。

也因此,她從不會因為年齡就放慢腳步,直到今年初疫情暴發前,她還在全國各地巡演話劇《風華絕代》。

1月17日,第194場,她在重感冒、發燒39度、多次嗆咳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了演出。

65歲了,她依舊野心勃勃:「演得好,90歲還能得奧斯卡。我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奇蹟,沒準那時又會有新的奇蹟,或者我又在做其他的事情」。

「我偏不優雅老去」,與劉曉慶同時代的林青霞、鍾楚紅都息影了,但她偏要唱反調。

當我們用「優雅老去」來形容這些90年代的一線女明星時,唯有劉曉慶仍舊帶著一身「生猛」的勁頭,在繼續她的電影生涯。

記得亦舒當年評價過劉曉慶太俗艷、太功利、太簡單直接,如今再看,劉曉慶的生命力恰在她的「入世」。

活一天,就要轟轟烈烈地過一天。

這樣的女人,也才有資格說出那句:「人生不怕從頭再來」。

今日主筆:某小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Ml7LXQBURTf-Dn5jw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