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廠封存桶車,染費降價0.7元/米;大佬染廠對淡季也只有:降價

2019-11-18     化纖邦

今年紡織行業的總體情況是:「旺」是短暫的,而「淡」相對長久的多。出現這種狀態首先是下游需求端出現了問題,客戶流失、訂單同比下滑已經是所有紡織人的共識;但此時供應端出現的狀況是一點都不比需求端少,新增產能、開機率上升時常出來攪動一下市場。

原料端下降有力,上漲卻不足

11月1日,紐約原油價格上漲接近4%,隨後的兩天也是以上漲為主,而PTA期貨價格卻僅僅在震盪調整,並沒能觸底反彈。甚至在原油價格結束上漲開始震盪調整的時候,PTA價格出現了連續4天的下跌。

當然幾天之內PTA期貨價格從4800點以上跌穿4700,更主要的原因是PTA產能的大幅投放。前有新鳳鳴一期PTA裝置投產,後有西南、華東等多套檢修裝置重新投產,涉及產能400多萬噸。但PTA價格下跌有力,上漲力量明顯不足。

11月13日,一天之內華東地區三套PTA裝置停車檢修,涉及產能350萬噸,在如此利好消息下而PTA價格卻「穩如泰山」,期貨價格僅在11月14日上漲0.6%站在4700點以上,在隨後的11月15日PTA期貨價格再次跌穿4700點。

而需求端的狀態是:終端服裝銷售增速放緩,紡織市場隨著年底臨近織機開機率開始下降。上游聚酯產品價格呈現下降趨勢,雖常有降價促銷的活動,但產銷依舊不容樂觀。並且自10月以來,聚酯開工率連續5個星期下降,目前維持在88%左右。

PTA價格出現了對供應端的利好「免疫」,所有的上漲機會都沒有把握,而每一次利空行情,卻利用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說到底還是上游供應端產能過剩,影響力減弱;需求端卻在萎縮,「供大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需求端的影響力已經遠超供應端。

印染廠行情反轉,織造廠自謀生路

目前整個紡織市場再次籠罩在了淡季氣氛中,尤其是前一陣子被市場貨面料擠爆倉庫的印染廠,現在的狀態反差極大。

江浙地區一家專業四面彈印染廠工作人員向我們反饋,廠里前一陣子都是在做市場貨,尤其是T400量大的驚人,每天進倉的坯布除了T400還是T400,但最近市場貨下去了,染廠立刻清閒了很多。現在廠里很多空置的桶車已經豎起來,避免積灰弄髒,正常來說只有準備過年時候才會這樣,但今年行情太差,估計年前都是這個狀態,再好起來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織造市場的苦日子比印染來的要早一點、持續時間長一點,他們想方設法破局自救也相對早一點。吳江地區一家擁有300多台織機的織廠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他們往年常做的滌塔夫、春亞紡、仿真絲等今年的銷售非常不樂觀。

當他們意識到機器上再織只會占用資金、積壓庫存的時候,就斷然調整方面,開始全面轉向時下熱銷、流行的「再生面料」,隨後他們也申請到了GRS證書。目前廠里產銷情況大大改觀,相關產品訂單已經接到年後。

但轉型總是伴隨著「陣痛」的,南通地區有一家織廠也走了相同的路,開始減少傳統面料生產,而加大再生面料投入。可是涉及再生面料的種種知識需要重頭學起,並且相關客戶手中只有一兩個。要在全新的領域有所成就,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貿易端在一片慘澹中收割利潤

上游原料、織造、印染的種種困境,卻是給了下游紡織貿易一點喘息機會。

今年的尼絲紡市場與往年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崑山地區一位面料貿易商最近卻輕鬆接到一個超過50萬米的尼絲紡訂單。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國冬天基本肯定是暖冬了,羽絨服沒有市場,尼絲紡面料日子也不好過。但他們接到的訂單是做出口的,受到的影響並不大。並且由於他們訂單量還可以,他們在坯布價格上面有很大的話語權,染廠方面也對他們積極爭取,服務態度很好。在織造與印染配合的情況下,他每一米布的利潤都接近兩元/米。

吳江地區一家四面彈貿易商也有相同的情況,他們正在操作一個四面彈外貿訂單,全部數量超過60萬米。由於訂單數量較大,並且現在很多四面彈染廠訂單很少,他們受到了幾家染廠的爭搶。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染費出現大幅下降,他們現在在做的染廠染費相較原定染廠下降了0.7元/米,這麼大的降幅是驚人的,同時也看出來了染廠的窘境。

紡織貿易商此時只要手中有訂單,坯布價格與染費基本都有商量的餘地,他們也同時是整個紡織產業鏈上過的相對輕鬆的一個群體。

年前的這段時間,所有紡織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是帶著庫存過年,或是停產休息準備過年?對於生產型企業來說,庫存是當下最大的問題,畢竟面料是沒法當工資或者房租;而加工型企業面對年前的兩個月時間,繼續生產可是沒訂單,停產可是兩個月的人工、租金、折舊就全沒了。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化纖邦儘量標註每篇文章的來源,若不願轉載或侵權,請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8TIfG4BMH2_cNUgYs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