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證歷史的「木排頭」,如今9成老廣都不認識...

2020-08-02     SOHO廣州

原標題:曾見證歷史的「木排頭」,如今9成老廣都不認識...

一說到廣州老城區,就一定會出現越秀~

而承載著一代人回憶的越秀北京路最近在重整翻新,廣州起義路依舊繁榮,街上人聲鼎沸。

那夾在北京路和廣州起義路之間的「泰康路」,你有認真走過嗎?

泰康路鄰近珠江,原先是廣州新城的南界,在1919年拆除新城牆後建成此路。

現在的泰康路東到北京路,與萬福路相連,西至海珠廣場,背靠廣州起義路;交通便利,與北京路站和海珠廣場站兩個地鐵站相鄰。

泰康路舊時是山貨和竹器的集中地,現在是裝飾材料和精品首飾批發的中心。幸運的是,它還保留了較好的騎樓樣貌

趁著夏日清風,我帶著探究的心情認真地走了幾遍泰康路~

NO.01

時代變更

精品、裝飾材料批發地

接觸精品首飾、裝飾材料這一行的人或許會經常來泰康路,因為這邊有廣州較出名的首飾批發城——泰康飾品城

這座大廈一到五層都是首飾、包包、掛件、領帶等時尚小物件的批發店鋪。

戒指、耳環、項鍊、髮夾、發圈、眼鏡、圍巾、洋娃娃、包包、帽子、絲襪...

每一層都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批發物品,有的耳飾甚至低到1元一件(批發價)。

在泰康飾品城對面這一條街都是裝飾材料的店鋪,能看到許多展架、衣櫃的陳列。

路邊也有幾家美食店,是附近街坊吃慣了的味道,要是你來到了泰康路,這幾家店就一定要試試!

太平沙財記

太平沙財記於1943年開店,是名副其實的廣州老字號牛腩面是店裡的招牌之一。牛腩筋道入味,非常有嚼勁,美中不足的是我上次吃的河粉不是很入味,但是店裡阿姨的服務超好,加分啦。

現在一碗粉的價錢普遍都比以前高了點,不過時代物價上漲飛速,也是可以理解~

以前最饞的是他店裡的辣椒醬,聞起來沒有辣味,吃起來卻夠嗆,正啊!

阿貞拉腸

阿貞拉腸同樣也是泰康路街坊的「心頭好」,每當到了飯點,阿貞裡面總是坐滿了人,十分受歡迎。

阿貞的拉腸皮不算很薄,但是勝在它不膩,沾上咸香的醬汁,裡面還包裹著鮮美的蝦肉,一口下去,鮮中帶咸,是老廣鍾愛的腸粉味道!

鮮蝦拉腸

鮮蝦拉腸

盈旺小廚

盈旺的煲仔飯是出了名的美味,每次過來泰康路都要吃上一份!

可惜去的那天時間不對,下午兩點後是廚師的休息時間,沒能趕上吃一份,真是太可惜了!

或許是因為疫情,現在的泰康路有點冷清,路上只有零星的行人。

要說騎樓庇護下的泰康路有點蕭條,那泰康路的後面,則藏著百態人生...

NO.02

‍ 城市見證者

被歲月溫柔的木排新街

NEW

07

2020

泰康路後面還藏著一條名叫「木牌新街」的街巷;從木排新街走進來就是「木排頭」,相信老廣都有聽聞其名~

據記載,木排頭在宋時期是珠江的岸邊,因常泊放木排而得名。它和這邊周圍的街道,都是廣州城地理變遷和城市變化的見證者。

以前還曾有民謠:「冇錢木排頭,有錢新陶芳」,講述的就是木排頭的故事。

木排頭呈東西走向,東起點銜接西橫街。在民初泰康路拆除城牆建路後,這邊的地價猛漲,又因為附近有高第街和太平沙, 木排頭迅速成為了商業重地,自然地也變成了很多 苦力勞力的集中地

看中了商機的商家就在這裡開了當時的平價快餐店,從此便成為了苦力勞動者的食堂。那句民謠,唱的就是當時民生「搵食艱難」的狀況。

依舊遺存的民國洋樓,暗示了當年的繁華。無數個已經殘缺卻「風韻猶存」的小洋樓,裡面又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舊式建築

舊式建築

這裡還有連城裡、水母灣這些民國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地方。

1910年廣州地圖 via 廣州舊聞

【木排頭】

以及許多被立碑保護了起來的「廣州市歷史建築」和一些舊時期的會館舊址

越秀區登記的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水母灣·美洲同盟會會館舊址

辛亥革命後,名噪一時的同盟會會館也慢慢沉寂,好在後面得到了歷史的證實和保護,及時得到保護。

不說你都可能不知道,廣州第十中學的前身是興華會創辦的興華中學。

via 廣州舊聞

這裡還「藏」著詠春拳館,小小的街巷在默默地傳承中華武術文化。

每一塊磚、每一座舊式樓房、每一個地標,都是廣州歷史變遷和城市變化的「見證者」。雖然有人會把這裡遺忘,但這裡卻沒有遺忘歷史。

NO.03

純真老廣味

生活氣息濃郁

木排新街

這裡和全是高樓大廈的CBD商圈不一樣,木排新街裡面大多都是磚木混合結構的房屋,也仍保留了舊式的樣貌:紅磚、混凝土護欄、舊綠系門窗、高抖斜窄的樓梯...

充滿年代感的木質藤椅、桌台...

以及長了青苔、零星掉落的外牆,都陳述著這裡生活的痕跡。

【life】

走在街巷裡,兩邊都是小店,有賣蔬菜水果、藥材、小古董淘件,也有雜貨店、五金行店...小小的街道不寬但也不窄,陳列的店鋪滿足了這邊街坊的日常需求。

街邊還有一些零星的擺攤,大多都是蔬菜瓜果、水產魚類。

每條小巷子都有不一樣的風景,但基本都是布滿綠植的,看上去就滿滿生機,充滿活力

轉角遇見溫情,路邊撞見貓咪...

這些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在充滿歷史感的木排頭,變得更加有味道。

特別是在貓咪主動上前蹭了蹭我褲腳的時候,好萌啊!好想擼回家~

門邊一疊疊的舊報紙、木質瓢、木質信箱...

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種飽經滄桑的年代感,是純真的老廣味

LIFE

「失傳已久」的手藝

對生活的致敬

以前小時候經常看到的街邊理髮,終於在木排新街重新見到,新奇到我頂著大太陽站在旁邊一直看,阿姨還衝我笑了笑,手上理髮的功夫也沒停~

NEW

理髮

2020

街邊的織衣機也還「堅守崗位」,給了木排頭抹上了懷舊的色彩。

以前衣服有破損都想著修補,去樓下阿姨那補補縫縫就好,而現在的思想更多變成了:壞了就換。

外面的世界都在跟著時代發展,而這裡,好像擁有著自我的「小天地」,像個世外桃源。

每路過檔鋪,店主都開著店鋪敞開門,坐在矮凳上和家人嘮嘮嗑、看看電視,享受下午的嫻靜時光,安逸祥和。

見到我們拿著相機「闖」進了他們的生活圈的阿伯,問我們是不是來旅遊,還說這邊已經沒什麼好看的咯,還剩一些「舊樓」。

殊不知,正是因為這裡的舊式樓房,才讓木排新街更加有味道,啊伯你生活在這就幸福咯!

大多街坊都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見證了木排新街的繁榮和衰落。有的還問我們為什麼還來舊街拍,畢竟這裡越來越少人知道了...

聽上去莫名有點心酸,這麼特別的地方,不應該被遺忘!

雖然沉寂

但是依然熱愛生活!

這裡相比以前,也逐漸少了很多痕跡。

木排頭以前還能看到石板路,現在的大馬路已經翻新,基本很難見到。

以前整條街巷都擺滿了一條路的攤位,但現在這邊已經不允許大範圍地出來擺攤,所以整條街變得蕭條,退去了以往的熱鬧,下午時分的街道都是靜悄悄的~

幾年前 via h&h記

現在的木排頭

雖然街道變得安靜了,但是也仍有人在默默努力。

因為穿過街巷後面就是一整條高第街,所以在木排頭也能看到很多拉貨的小車,轟隆隆地在宣告忙碌。

藏在泰康路後面的木排新街,就像是廣州的一片凈土,老廣都對它愛到了骨子裡...

要說這裡給了我什麼樣的感受?腦海頓時蹦出了四個字:歲月靜好。

要是你來了,我想你也會愛上這裡。

文 | 佩佩

圖 | be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a_Xr3MBURTf-Dn5hF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