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們應注意預防肌少症

2020-02-18   306醫院醫學科普


李麗君,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內分泌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肌少症是老年人極易發生的進行性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肌少症將成為我國面臨的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目前醫學界對於肌少症的研究認為,肌少症與代謝綜合徵關係密切,尤其是與糖尿病的關係更為緊密,可通過多種機制促進老年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而糖尿病血糖升高也可以通過多種機制促進肌少症的發生、發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

肌少症的診斷標準與分期

肌少症的診斷共包括3個因素:肌量減少、肌力降低和肌肉功能的減退。2010年歐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組(Europe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針對肌少症的診斷標準為:用雙能X線吸收測定儀及生物電阻抗法測定肌肉量指數低於健康青年人群2個標準差為肌肉量減少;用肌力測定男性握力<30 kg,女性握力<20 kg為肌力降低;用日常步速評估法測定步速低於0.8 m/s,或簡易機體功能評估法低於8分為肌肉功能下降。

根據以上三項測得的評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將肌少症分為3期:(1)肌少症前期,僅有肌量減少;(2)肌少症期,包括肌量減少、肌力降低或肌肉功能減退;(3)重度肌少症期,肌量減少、肌力降低和肌肉功能減退同時存在。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1.營養。蛋白質約占肌肉重量的20% ,蛋白質的代謝平衡決定了肌肉量的多少,故蛋白質的攝入減少對肌少症有直接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加,合成代謝的減少需要更多膳食蛋白來補充。老年研究工作組建議,65 歲以上的老年人蛋白質飲食攝入量為每日1.00~1.2 g/kg,以保證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且有助於維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肌量。攝入富含亮氨酸的必需胺基酸可減少肌肉丟失,促進肌肉蛋白質平衡,繼而減少肌少症的發生。乳清蛋白是從牛乳中酪蛋白沉澱分離時保留在上清液中的多種蛋白質組分的統稱,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醯胺,與必需胺基酸相比,在增加骨骼肌蛋白方面的作用更大。因此,在傳統糖尿病膳食基礎上增加乳清蛋白的攝入,可以增加骨骼肌蛋白,促進肌肉生長,改善肌少症。

2.運動。適當運動干預能夠有效預防糖尿病合併肌少症患者肌量和軀體功能的降低。一項關於阻力訓練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骨骼肌影響的薈萃分析顯示,阻力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肌力並有利 於血糖的控制,且有研究顯示,與常規訓練相比,漸進式阻力訓練對肌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蛋白質補充劑聯合漸進式阻力訓練則能夠促進老年糖尿病患者肌力的維持。有氧運動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包括肌內脂肪和肌間脂肪,是提高肌力和軀體功能的有效手段。有氧運動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脂肪代謝,減少肥胖和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因此,阻力訓練和有氧訓練相結合同樣有利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軀體功能。

3.藥物治療。目前試用的藥物包括雄激素、生長激素、選擇性雄激素受體激動劑、胃促生長素、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肌鈣蛋白活化劑等,藥物干預處於起步階段和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雄激素在目前被認為是治療肌少症安全、有效的藥物,主要通過增加蛋白質的合成、減少脂肪質量來增加肌肉的質量,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補充雄激素可以增強肌肉力量。薈萃分析表明,使用睪酮補充劑不會增加死亡風險, 相反,在糖尿病的情況下,它已被證明可以降低死亡率。然而在早期治療中存在心血管不良反應,與目前的證據相互矛盾,仍需要進一步的地闡明這一問題。

綜上所述,肌少症常見於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老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由糖尿病伴發肌少症所帶來的問題(跌倒、致殘、失能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並增加社會負擔。目前與糖尿病相關肌少症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預防一定會帶來明顯的獲益,期待未來進一步探索其發病機制,早期篩查,及早干預,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