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生活久了,一旦回到自己國家,外國朋友會不會覺得不適應呢?
「我之前回到加拿大的時候,發現加拿大有很多方面跟中國真的很不同。而且我在中國待習慣了之後,回到加拿大發現有些方面真的就……很不適應。」
傑里德來自加拿大,他就是一位回到故鄉後感到有些難以適應的「老外」。
童年時期的傑里德曾在中國海南生活了6年,如今在上海交大讀本科,用粉絲的話說:「傑里德中文『十級』,是個網紅老外。」
傑里德
而當不久前,傑里德回到加拿大老家後,卻發現「水土不服」了。兩國間的各種不同讓他一時間有些無所適從。
因此,他羅列了一長串中加兩國差異的「清單」:
「第一個點是買單。當時我跟一幫朋友一起去吃飯,買單的時候,我們都是AA制,所以大家一起排隊等著付錢。我真的沒有誇張,我們在那邊等了20分鐘才都付好了。」
傑里德解釋稱,由於在老家只能用現金或者刷卡,大家經常只能排隊等著結帳。
「(如果在中國),直接把錢轉給我就好了嘛,但是他們都沒有支付寶或者微信。」傑里德攤手表示無奈:「所以就……沒辦法」。
談到第二個讓自己不太適應的點,傑里德更加「崩潰」。
原來,在加拿大老家,公共運輸雖然已經有進步,但依然不是很方便。如果住在郊區,公交車每隔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才有一班,錯過就仿佛要再等「一輩子」。
而在中國很多地方,不論是公交、地鐵還是區間車,交通線路四通八達,去哪裡都不成問題。
「第三點就是外賣。加拿大也有外賣,但是比較慢,比較貴。」再加上要給的小費,傑里德說自己吃得「肉疼」。
相比起來,中國的外賣品類繁多,性價比高,效率也喜人。
除此之外,傑里德還舉出了娛樂體育、生活節奏方面的差異。例如,在中國時,抱著個籃球去球場,總能有球友和他一起打球,而在加拿大時,球場裡空空如也,只留得他一人「孤單寂寞冷」。
傑里德強調,討論兩國的不同並不是要比出個高下,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
看完傑里德的總結,有粉絲開玩笑說:「這怕是一個假加拿大人吧?」
不過,更多外國網友則表示,太有同感了:「我現在就在加拿大,對於傑里德說的內容,我舉雙手雙腳贊同。」
「我在美國,網購的物流速度太慢了!懷念在中國工作的時候。」
「相比中國,在英國看病真的要等很久。」
一位美國「吃貨」的回答更是讓人忍俊不禁:中國的美食是最棒的,你可以花10年的時間在中國各地旅行,但絕不會吃到重複的食物。既新鮮、又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在全世界吃到的東西,在中國都能找到。美國也有把中國菜『本土化』,但那可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啊。」
這名網友還貼出了自己拍的中國美食照片。
當然,也有外國網友表示,初到中國時同樣會有不適應的地方:車多、人多,太熱鬧了……
而有一點幾乎所有網友都表示認同:中國的變化太快了,只要隔一兩年沒來,就會發現自己落伍了。
來源:參考消息(ID:ckxx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