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時間接連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西王集團真的躲過了齊星集團爆雷事件嗎?
據天眼查顯示,9月19日,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王集團」)被青島市中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為0.8億元。
這是西王集團兩個月內的第二次「中槍」。
就在7月18日,西王集團剛被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前後兩次執行標的合計超過1.4億元。
此前西王集團被市場廣泛關注,還是在2017年的齊星集團「61.6億爆雷事件」中。彼時作為齊星債務危機中最大的擔保方,西王集團一度推上風口浪尖。之後在當地政府幫助下,西王集團解除了與齊星集團的擔保關係,似乎已經全身而退。
但是,從短期內連續兩次成為被執行人來看,這家公司頭頂依然陰雲密布。
公開信息顯示,西王集團始建於1986年,是一家村企一體的全國大型民營企業,實控人為董事長王勇。旗下擁有西王食品(000639.SZ)、西王特鋼(01266.HK)、西王置業(002088.HK)三家上市公司及西王集團財務公司,涉及玉米深加工、特鋼、物流、國際貿易等多個產業,總資產500億元,職工16000餘人。
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中,西王集團位以450億元營收位列第379位。公開資料顯示,西王集團年產葡萄糖180萬噸,居亞洲第一;年產玉米油達60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60%。為此,西王集團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冠名「中國糖都(澱粉糖)」、「中國玉米油城」等稱號,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當西王集團再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後,債券市場的反應十分敏感。
9月19日當天,西王集團於2015年12月發行的總額為10億元的7年期債券「15西王01」(136066)便開始從86.95元急劇下跌。
9月23日(周一)開盤後,該債券更是暴跌31.07%,價格跌至50.03元。隨後,該債券被上交所臨時停牌,並於14時57分起恢復交易。
而就在恢復交易至收盤的短短三分鐘內,「15西王01」一度下跌至45.10元,並最終收盤於49.94元。
從9月19日被列為被執行人到9月23日,短短3交易日,「15西王01」的價格已近乎腰斬。
隨著「被執行人風波」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債券暴跌,西王集團再度站到了聚光燈下。
據上海清算網公布的西王集團2019年半年度財務報表顯示,截至6月30日,西王集團負債總額為306.8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163.69億元。而當期西王集團的流動資產合計為135億元,其中貨幣資金為13.74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8年底還是31.78億元。
另外從現金流上看,截至6月30日,西王集團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3.58億元,相比上一期的49.65億元,降幅也十分明顯。
不難發現,面對300多億的債務大山,特別是163.69億元的流動負債,西王集團的資金鍊正在承受不一般的考驗。此時連續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正是給西王集團以及市場敲響了警鐘。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