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張江:一季度營收同比大增263.5%,加速布局ADC藥物領域

2021-05-06   梧桐樹下V

原標題:復旦張江:一季度營收同比大增263.5%,加速布局ADC藥物領域

4月29日,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SH 688505 簡稱:復旦張江)發布2021年一季報,隨著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公司主要產品銷售恢復良好,業績上相較於2020年同期有了明顯增長,迎來一個開門紅。

扭虧為盈,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3.5%

復旦張江創建於1996年,主要從事生物醫藥的創新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基於光動力技術、納米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口服固體製劑技術等核心技術,公司開發出了艾拉、復美達、里葆多等一系列覆蓋皮膚性病治療和抗腫瘤治療領域的優質新藥。

經過多年深耕,復旦張江形成了在科技創新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的核心競爭優勢,2017年至2019年,復旦張江的主要產品銷量均穩定上升,各產品處於放量上升階段,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9億元,同比增長38.75%,歸母凈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 102.76%,銷售收入、歸母凈利潤都實現了大幅上升。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意外爆發給中國醫藥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疫情蔓延使很多企業推遲了復工復產;同時醫院的診療量、處方量大幅下降,使得部分產品銷售降低;持續的國家集采招標所代表的政策導向也對國內醫藥企業的銷售運營和研發策略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復旦張江因此受到一定波及,但在如此困境下,公司依然保持了穩定正常的運營,業績在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逐步恢復,到2021年第一季度,復旦張江實現營業總收入1.3億,同比增長263.5%;歸母凈利潤511.7萬,遠高於上年同期-1828.6萬元,實現扭虧為盈,打出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

毛利率拔尖,行業細分優勢明顯

復旦張江的主導藥品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競爭優勢,下游市場情況良好,上游原材料供應基本穩定,因此長期以來,公司的主營產品都維持著90%以上的高毛利,2021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成本為764.98萬元,同比增長66.3%,低於營業收入263.5%的增速,毛利率也進一步提升至94%。

另一方面,復旦張江主營產品在皮膚病、尖銳濕疣、鮮紅斑痣等醫藥細分領域表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優勢。

在光動力藥物領域,用於治療尖銳濕疣的新藥艾拉(鹽酸氨基酮戊酸)已於2007年獲批上市,給傳統的尖銳濕疣治療領域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手段,填補了尿道口尖銳濕疣長期缺乏有效治療的空白,成為治療尖銳濕疣的首選療法,在鹽酸氨酮戊酸製劑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且與市場上其他品種具有較大差距,市場地位十分穩固。

在光動力藥物領域,用於治療鮮紅斑痣的新藥復美達(注射用海姆泊芬),是復旦張江經過16年時間研發的全球首個針對鮮紅斑痣的光動力藥物,並於2017年正式上市銷售。相比較傳統的治療方法,作為第二代光敏劑,海姆泊芬有著化合物結構穩定、光毒作用低、代謝迅速、避光期短、病灶消退均勻、治癒率高、瘢痕發生率低、不易復發等顯著優勢。

復旦張江於2009年上市的里葆多(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是全球首個抗癌類脂質體藥物Doxil的國內首仿藥,主要用於治療乳腺癌、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癌症,在腫瘤治療學上具有提高療效、降低心臟毒性、骨髓抑制以及減少脫髮等優勢。據藥智數據顯示,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屬於複雜注射劑,研發技術難度非常大,目前國產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僅復旦張江生物醫藥、石藥、常州金遠藥業3家企業。

研發驅動,加速布局ADC藥物領域

作為一家研發驅動型企業,復旦張江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09 億元、1.30 億元和1.55億元,研發強度分別為14.65%、12.68%和18.59%,截止2020年底,公司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02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6項。

憑藉持續的研發投入,復旦張江表現出了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自2021年以來進一步提高了藥品遞交註冊的數量和速度,其中就包括在4月22日獲得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的Trop 2抗體偶聯劑。

所謂ADC藥物,就是指通過化學反應,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與可精準靶向抗原的抗體連接起來,作用在於實現「精準化療」,解決化療藥的誤殺效應。也正是因此,ADC藥物被形象地稱為針對癌細胞的「生物飛彈」。2000年,市場第一個ADC藥物上市,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9年,FDA先後批准了3個ADC藥物(Polivy、Padcev和Enhertu),ADC藥物才開始進入爆發期。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Research & Markets報告,未來10年,預計將有7-10個ADC新藥上市,2024年ADC市場將達到100億美元。

復旦張江在經歷了一個從簡單仿製到創新的過程後,目前在ADC藥物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有意義的突破,正在研發的ADC項目包括用於治療腫瘤的注射用重組人鼠嵌合抗CD30單克隆抗體-MCC-DM1 偶聯劑,和治療三陰乳腺癌、膀胱癌、胃癌等多種腫瘤的Trop2抗體交聯藥物。前者正在臨床驗證階段,註冊分類為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後者於近日已提交臨床試驗申請,註冊分類為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復旦張江正加速在ADC藥物領域的布局,以期在競爭激烈的ADC藥物市場獲得前瞻性優勢。

行業持續向好,堅持創新藥物研發

伴隨全球人口持續增長、新興市場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等因素, 全球醫藥市場保持了穩定增長,新的醫療技術、產品層出不窮。根據 IQVIA 數據,近年來全球藥品支出規模日益擴大,預計2023年全球藥品支出將超1.5萬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每年藥品支出總量增速將保持在 3%-6%之間。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隨著 60 歲以上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續提升,中國醫藥行業面臨未來二十年的人口結構紅利,需求的升級和醫藥科技的進步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也陸續出台多個醫藥產業政策,去年12月16日,2020年度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落幕,多種創新藥被納入此次談判,其中就包括PD-1、ADC等針對腫瘤有更好治療效果的前沿技術,這也展現了國家鼓勵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政策方向。

復旦張江堅持創新性藥物研究以及強化藥物產業化發展兩頭並重,在多項產品已經獲得市場肯定的情況下,未來還計劃布局治療帕金森病的緩釋藥物,與擁有自主研發的藥物緩控平台及藥物滯留技術平台的醫藥企業合作,開發包括卡左雙多巴緩釋片在內的,擁有一定智慧財產權的帕金森病全周期治療新藥。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

復旦張江始終堅持以「我們多一分探索,人類多一分健康」為企業宗旨,以探索臨床治療的缺失和不滿意並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和藥物為核心定位,務求成為生物醫藥業界的創新者及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