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一直是學霸,上了初中後勁足,媽媽分享:我是如何陪讀的

2019-06-11     龍寶育兒

都說小學六年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期,也是打下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重要時期,在小學學習成績中上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成就都不會太差,但是如果孩子在小學就一直處於吊車尾的狀態,到了初高中逆襲的機率會非常小,孩子對學習也會有很強的挫敗感,所以小學六年是非常重要的,這裡面不光是孩子的努力,父母如何做好陪讀,也是重中之重。

朋友的孩子如今上了初二,成績一直是班裡的前三,聽說在小學裡,也一直是學霸,老師們都很喜歡他,但平時接觸起來,也沒感覺他在孩子身上下太大的功夫啊,我總是開玩笑的說她抽籤抽了個學習不用費心的孩子,朋友笑著說我,「哪裡有什麼一上來就願意學習,讓家長省心的孩子啊。我花功夫陪孩子的時候你是沒有看見,一開始可是沒少下力氣,而且這不同的年級,需要注意的點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把朋友傳授給我的「武功秘籍」和大家共同分享下。

小學一二年級,媽媽陪讀需要注意什麼?

寫字認真工整

字如其人,字寫得好不好,彰顯孩子的學習態度,在語文中,寫作文的時候,字好的孩子就容易加分,所以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認真書寫的習慣直接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工整乾淨的書寫也能給孩子在考試中贏得良好的印象分。等到了高年級再去糾正,就需要花費雙倍的精力,影響學習。

寫作業的速度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邊寫邊玩,吃東西、上廁所,這都是不好的習慣。一開始不要以要求孩子的正確率為主,而是要重視寫作業的速度。先寫不擅長的作業。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一二年級是孩子非常依賴父母的階段,也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家長不要把追求孩子的名次當成主要任務,而是讓孩子明白成績的意義是什麼。單純的追求名次,分數,不是成績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自己的學習 。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定會事半功倍。

小學三四年級,媽媽陪讀注意什麼呢?

語文:語文除了課本上老師教的內容,閱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閱讀計劃,這是為今後孩子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打下基礎。最好在幼兒園時期,就培養親子閱讀的習慣,在孩子寫日記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對細節的描寫,這樣寫作文和看圖寫話,他就不會那麼犯怵了。

數學:三四年級的數學對部分孩子來說沒有難度,所以更要讓孩子養成認真的好習慣,很多孩子考試考不好,都歸結為馬虎,其實馬虎就是不認真,是對知識點的模糊認知造成的,從小養成認真的好習慣,克服馬虎並不難,另外,這個階段是接觸奧數的好時期。但是不要強迫孩子學。如果選擇學習奧數,家長要陪伴著孩子堅持下去,不半途而廢才是最重要的。

英語:和孩子一起多看英語繪本,記憶英語單詞。從只聽不寫的英語學習中過度到也聽也寫的狀態。

家長要教會孩子整理錯題,簡單的記筆記。引導孩子學會劃重點。但是聽課是最重要的,不要本末倒置。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在一二年級形成的習慣要加強不要放棄。家長要把監督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不需要再陪著寫作業了。

小學五六年級,媽媽陪讀要注意什麼?

語文:延續低年級時好的學習習慣。閱讀量、古詩詞、文言文的背誦積累,到了五六年級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如果沒有前期的積累。那這個時期孩子的語文理解能力就會很差,比較難追趕。

數學:數學在五六年級對一些孩子來說就已經有了難度。但是如果延續低年級的學習習慣,基本問題是不大的。只需要在孩子掌握不太好的知識點上查漏補缺即可。學習奧數,不要以拿獎為主,但是可以拓寬孩子的做題思路。

英語:不要因為老師講的少,講的淺就放鬆了英語的學習。英語的聽、說、讀、寫、背都要跟上,會為初中英語打下很好的基礎。

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已經很難再過問學習上的細節了。如果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會在這個階段感覺輕鬆了很多。如果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比較吃力的。

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都有跟不上的感覺,原因就是小學階段的老師,基本上是手把手地教,對沒寫完作業的孩子,或者速度慢的孩子,都有時間進行管理,到了初中,學科一下子多了起來,不但是語數外,還有很多別的學科,而且老師一個人教好多個班,沒辦法很細緻的管理,你落下了就是落下了,老師不會放慢講課的速度,所以很多孩子就覺得吃力,所以在小學養成的好習慣和好方法,這時候就用上了,孩子更能適應初中的強度,也更能被老師重視,發展成學霸的好苗子,這個時期,可能不用媽媽督促和陪讀,孩子也能自主學習啦。

一個孩子一開始跑的快不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一直堅持的跑下去,有後勁。能夠支撐他們持續跑下去的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孩子的勤奮。所以家長要抓住小學的這六年,抓住孩子的學習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PSjHmwBmyVoG_1ZCw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