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散戶都被迷惑了:一隻股票巨量漲停,為什麼第二天必定低開?

2019-07-30     十億投資人

一隻股票巨量漲停,為什麼第二天往往會低開?

為何底部漲停經常會釋放巨量?因為個股在底部階段性盤整,大部分籌碼都集中在底部,如果某一天直接拉漲停,意味著下方的籌碼全部獲利,潛伏盤就會有兌現盈利的需求,所以拋壓很大。

很多妖股底部起來的前幾個漲停板,基本都是爛板,爛板是由於多空雙方分歧很大。隨著個股拉升,得到更多股民的認可,多空分歧逐步減少,慢慢趨向一致,最後就會以加速縮量板趕頂。

畢竟妖股是少數,大部分個股底部的巨量漲停板次日早盤很容易低開。股價的短期波動是由情緒來帶動,市場情緒高漲,有很多資金搞短線,當日漲停次日溢價的機率就會很大。但是A股熊長牛短,市場情緒高漲占的時間不多,大概是2/10,正常情況下,一年裡面,只有2/10的時間有行情,其餘時間震盪。所以拉長時間來看,巨量漲停板次日,低開的機率比較大。

底部的放量漲停板,往往是啟動的信號,但如果是放出了巨量,那就要綜合多方面來思考了。有可能主力封板是為了出貨,有可能是因為當天市場情緒比較差,大部分個股下跌,逆勢拉升,自然會帶來異常大的拋壓,也有可能是個股在蹭熱點炒作,遊資點火股價,主力和獲利盤順勢拋售股票。

總結來說,底部巨量漲停,是由拋壓過大造成的,如果第二天早盤,多頭買入的意願比較低,大機率會低開,好一點的話會往上拉,給你出逃機會,遇到市場情緒較差,則可能還會繼續往下砸。

股票分時突然放巨量,股價卻沒漲?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放巨量是因為當時一瞬間的成交量非常大。而成交量非常大是因為買賣雙方在那一瞬間大量的成交了。也就是說,在那一瞬間,不但買的人多,賣出的人也多。股價沒漲,可能是因為有大資金大量買入的時候,遇到了上方大資金的大量賣出,它倆可能在賣一,賣二等幾個點位上互相成交,發生了換手。這個時候,價格在一個區間位置內全部成交完畢。導致了成交量雖然很大,但是價格並沒有發生變化。

股價沒漲,還有可能是因為賣方是主動的。賣出者拋出大量的股票,如果沒有買方,那價格可能放量走低,但是,出現了大資金的買方。他倆在某幾個點位又開始互相成交,完成了換手。這種情況,價格也可能維持不動,而成交量巨大。也就說,放巨量而股價沒漲,可能是買方大量買入的時候,遇到了大量的賣單。也可能是賣方大量賣出的時候遇到了買方。是很正常的情況。放巨量不代表價格會漲,也不代表價格會跌,只代表,成交量巨大而已。

短期的底部放量

其實底部放量不漲有多種情況考慮!最常見的 就是短期放量,這种放量是不持續的,也就一兩天,兩三天,那麼很有可能只是機構的試盤,或者機構自導自演的對沖成交量,目的是吸引散戶的注意!這種情況的放量,散戶大可不必理會!


底部的持續放量,股價卻不漲

這種情況就是比較嚴重了,很有可能公司出現了問題!就好比樂視網,拋壓壓力太大,而機構和基金為了自救所以只能補充資金,他們的目的首先要保證不爆倉,而由於公司問題嚴重,拋盤壓力太大,所以導致了雖然已經是底部區域,但是成交量持續放大股價也沒法上漲!

這樣的情況散戶一定要選擇遠離,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它成交量持續縮小,股價依然保持穩定這才考慮是否有投資的必要!


最後一種就是所謂的底部,但是成交量巨大股價卻不漲的

如果碰到散戶所認為的底部,可是成交量持續放量,但是股價不漲的,那要小心了,很有可能你所謂的底部並不是底部!或者說你所謂的成交量放大並不是真正的放大!許多散戶喜歡用日級別的成交量來判斷,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日級別的成交量非常沒有參考價值,反而更容易讓散戶被騙!

既就是散戶所以為的成交量放大其實並不是放大,散戶所以為的底部其實並不是底部!

真正的成交量,要追就追主力機構的成交量,而主力機構的 成交量往往是以周級別和月級別的形式出現的!並且是持續放量出現!這就好比在底部區域主力機構一定是長時間低成交量吸籌,因為需要偷偷摸摸的,而出貨的時候主力機構一定是持續的放大成交量,因為要告知天下,吸引大家!


股票放量漲停是什麼意思?

放量漲停的含義

放量漲停是指成交量的大幅度放大產生的漲停,說明持股者有獲利或解套盤漲停過程中脫出。也有可能是市場主力獲利了解。放量漲停是指成交量的大幅度放大產生的漲停,說明持股者有獲利或解套盤漲停過程中脫出。也有可能是市場主力獲利了解。

放量漲停,尤其在前期小頭部處的放量漲停,一方面說明主力做多意願堅決,並不惜解放所有的套牢盤其志在高遠,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力雄厚的資金量和強大的實力只要未遠離主力成本密集區放量漲停往往會形成一波大行情。

假如個股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使股價處於了階段性底部(同時量能萎縮得厲害),忽然某個交易日其股價一路狂飆並封於漲停(量能放大數倍),這往往是在前期調整過程中,主力並沒有出逃,而是借勢調整完成了洗盤動作,主力認為是時機迅速吸籌並拉升股價了,這時若能成功介入,一般會有比較好的收益。


但也要注意,也有可能是個別主力手中尚有部分籌碼,用造放量漲停而引誘散戶跟進完成出貨動作。

一般來說巨量往往代表著多空雙方爭鬥激烈,上漲往往是縮量的相對健康一些,因為拋壓少(願意賣出的人少,自然縮量)。反之,賣出的人較多,但是買盤稍占優勢,所以才會有放大成交量的現象,謹防股價在高位放量或換手。換手也代表著成交的活躍,高位放量通常是出貨的特徵。

經常會有個股走出漲停行情,其中有各種類型的漲停,比如放量漲停就是一種。所謂放量漲停就是在股價漲停時成交放出了大量。放量漲停好不好?

第一,該股一定有主力在其中運作,該主力對上市公司本身比較了解,對於公司何時推出預盈公告非常清楚;

第二,該主力願意讓市場在目前價位跟進。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股票,儘管其中也有主力,但是在一些很低的價位還是願意讓市場跟進。

股票的「量價關係」看起來很複雜,我們的主力行為學通過抽絲剝繭,把他概括為六中關係:放量上漲、放量滯漲、縮量上漲、放量下跌、縮量下跌、縮量橫盤。這六種關係雖然不能代表「量價關係」的全部,但是我們主要把這六種關係爛熟於心,即使遇到再複雜的情況,也能夠從容應對。當然,我們主力行為學研究這六種關係,核心要素是用從大盤和個股、高位和低位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

按現行的交易規則,股票當日漲副不能超過10%(不包括特殊情況),股價上漲10%既為封漲停板,如果看到交易的個股沒有賣盤(賣盤五檔都為0),分時線為直線就是漲停.


莊家這麼做,就是為了阻止散戶跟風買貨。如果個股有利好消息或莊家志在高遠,這麼做的目的相當明確,首先可以吸引公眾眼球,促使散戶購買的慾望越來越強,為以後順利出貨打好基礎。其次,由於股價封漲停板,散戶無法順利買到股票,這樣莊家在拉抬股價的過程中,由於浮籌少,減少了干擾,拉升也較容易。最後,如果股價上升到一定程度,由於中間極少賣盤,使想買股票的散戶無法如願,一旦漲停板打開,就會有投資者湧入,出貨順利,留給新介入的散戶的利潤空間就很難說了。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莊家誘多出貨,當天封漲停,第二天股價高開,有散戶介入就把籌碼賣掉,這也是莊家慣用伎倆。膽大還要心細,不要被套在高位。

縮量漲停,是指股價或指數在上漲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卻出現縮小,從而形成指數或股價與成交量的背離。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價格或指數並未得到眾多投資者的認可,於是紛紛持股不出售,使得購買者只得以更好的價格委託,從而推動股價或指數繼續上漲。然而縮量上漲形成趨勢反轉時,是在震盪下跌趨勢里,當指數或股價在短期震盪向上的行情中時,突然出現指數或股價在上漲,但成交量卻出現縮減的背離。

這種情況因成交量在此時本已處於低量水平,所以推動指數或股價上漲並不需要大的成交量。而縮量說明市場中的跟風者因不大看好反彈行情,因此畏縮不前,造成了成交量的縮減,所以,是短期趨勢無法持續的趨勢反轉信號,因此應賣出股票。

無論是縮量漲停還是放量漲停,在其漲停後不出現大拋單就是好品種!只有在突破成交密集區和前期頭部回抽(洗盤兼測支撐強度)確認時,一定要求縮量。尤其創新高後縮量說明滿盤獲利無拋壓,洗不掉的是主力籌碼,為高控盤莊股。一個從未漲停過的股票很難想像能走多高。

三個關鍵點:

(1)漲停前量:漲停後量>3:1,漲停後量越小越好;

(2)封單越大約好,最好大於5位數;

(3)漲停板出現在早市,並且不曾被打開過 。

放量下跌的意味著什麼

(1)放量下跌就是暴跌,說明下跌動能強,一般出現在重大利空消息之後;

(2)高位放量下跌,是股價轉弱的可靠信號,投資者應該及時的止損。

放量與縮量不能夠單一地分析,要結合指數當時的波動形態進行綜合的分析,當指數放量下跌的時候,特別是高位區間或下跌中途。

股票放量下跌意味著有承接盤,不斷有人被套牢,導致股價無力進行超跌反彈,以為每次反彈都會有新的套牢盤割肉,股價之後將進入到縮量持續殺跌階段;但如果股價在相對低位出現放量下跌,意味著有主力資金引導股價下行,很可能是誘空動作。

股票低位放量下跌,這就證明股票下跌的動能非常強,一般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現後會放量下跌,其實有時是不理智的拋售行為,暴跌幅度過大時可以搶反彈。

操作中經常發現有些個股走勢出現異動,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實現巨量換手,主力的意圖則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判斷,有時屬於主力出貨,有時屬於主力換莊,投資者可根據放量出現的位置、K線形態等方面來判別。


完整交易體系---量價時空新解

量、價、時、空分別指成交量、成交價、時間跨度和波動空間,是技術分析的四大基本要素。技術方法多種多樣,但千變萬化總也離不開這四個方面。

成交量代表籌碼轉移有大有小,成交量越大表示願意買賣的意見分歧越大。相反,如果在某一個位置上沒有成交量,說明大家對這個價格比較認可,買入的人比較少,賣出的人也比較少。假設在股票下跌中出現了大量的換手,出現了大量籌碼轉換,如果價格繼續下跌,說明比較大的差異,大家都發揮自己的水平去買去賣,形成一致的認識,認為價格會繼續下跌,意見比較一致的時候,只需要很少的成交量就可以把價格打壓下來籌碼的轉換是具有一定階段性的,如果籌碼經過大量轉換,價格上升了。

量價分析一個本質的特性,大致可分為四種情形:

1、價格上漲、成交量小:代表多頭占上風並得到空頭認同;

2、價格上漲、成交量大:代表多頭占上風但空頭有分歧,有不同程度拋壓;

3、價格下跌、成交量小:代表空頭占上風並得到多頭認同不增加買盤;

4、價格下跌、成交量大:代表空頭占上風但多頭不認同,有不同程度托盤。

就是這樣簡單的四個道理,可以常常幫助我們洞察股市天機。在量價時空中,重點關注價與量。

量價「八階律」

許多股民投資者對於成交量變化的規律認識不清,K線分析只有與成交量的分析相結合,才能真正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股價變化的奧妙。

這裡將成交量變化八個階段總結為「八階律」。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


常見成交量陷阱:

陷阱一:藉助利好放量大漲

一般的當個股在分布中報 、年報 業績優異的時候,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者有題材出現的時候,主力機構一般都能夠提前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利好兌現的時候,趁機減倉或者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陷阱二:藉助利空大幅的殺跌

這種情況下多數會出現在大盤個股已經持續下跌的時候,一旦出現了利空消息,主力就經常會採取放大利空的效應,利用大手筆的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的製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者大幅的殺跌,誘騙心態不穩的散戶拋售股票,來達到主力藉機快速的收集籌碼的目的。

陷阱三:對倒放量拉升

主力利用「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升的時候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的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來吸引場外跟風盤的進入,來達到自己趁機出貨的目的。

成交量常見的5種形態:

1、放量: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明顯放大的現象。分為相對放量和持續放量。

 2、縮量:是指個股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明顯縮減的現象,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未來走勢的意見遂漸趨於一致,成交極為清淡。縮量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資者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所以成交量不斷縮減,另一種是投資者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縮量。

縮量上漲是指在股票價格或指數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較前些交易日有明顯萎縮現象。這種現象說明成交的只是場內資金買盤,場外資金進場不積極。縮量下跌是指股票價格或大盤指數在下跌的同時成交量相對前幾個交易日明顯下跌,縮量下跌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散戶惜售,這時可擇機介入;另一種情況下是下跌走勢中陰跌不止,此時就要離場觀望了。但量價關係不是絕對的。

3、堆量:是一種有序的成交量溫和遞增,堆量反應出的是健康的上漲形態。從「莊家市」的角度講,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4、天量:形容當天的股票交易數量特別巨大,在高位時往往天量見天價,出現天量時要控制倉位。


 5、地量:成交量萎縮為120天內的最小的量就是俗稱的地量,一般地量後會有地價,地價後又反彈,但是不能說明會翻轉,因為反彈後還有可能會出現地量,多次出現地量後就會出現底部了。

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時候出現的最多。在行情清淡的時候,人氣渙散,交投不活,股價波動幅度較窄,場內套利機會不多,幾乎沒有任何賺錢效應。持股的不想賣股,持幣的不願買股,於是地量的出現就很容易理解了。


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

始終如一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無論價格怎麼遊動,堅持用交易規則的一致性去捕捉屬於自己的那條魚。

單從二八定律的這個結果來看,交易與其他行業無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永遠是那麼一小部分人,所以,所謂的交易可以最大實現度的實現自由和門檻很低,任何人都可以來參與是實現人生價值,如此等等莫過於一個個的謊言,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門檻,跨不過去就是檻,跨過去了就是門。

許多交易者都在追尋著前輩的足跡,尋找屬於自己的交易之道,包括我自己,曾經像瘋子似的泡在大學圖書館裡看能夠找到的一切關於交易的書籍,只是在入行之處,道行尚淺,錯過了許多經典,誤信了許多廢言,走了不少彎路。

與其他交易者一樣,我曾長時間沉迷於預測,研究過許多成套的預測理論,也設計過很多複雜的交易模型,但是結果卻離預期越來越遠,這種痛苦想必大部分交易員都能感同身受,在那種結果之下好像所有的努力都不值錢,你越努力,結果越差,恍惚間不知道後面的路到底該怎麼選,這種幾乎絕望的痛苦是所有交易員的專屬。

直到後來接觸到丹尼斯的海龜交易,才仿佛推開了那扇門,放下預測和對盤感的依賴,明確一些交易規則,過濾掉一些想像中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心理素質,一致性的交易越做越多,交易規則越來越簡單,交易的結果離心理預期越來越近,跨過那扇門以後,好像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當所有的操作不再依賴於預測和盤感,而是只需要等待交易系統給出的信號的時候,你會感受到這種簡單和心安的無窮魅力,只要想要預測你就會被動的要求自己去關注基本面消息,技術面走勢,資金面流動等等,最嚴重的是你每次都會接觸到兩種不同的聲音,這些都深深的加深了交易者自身的焦慮,而交易系統則可以讓你置身行情之外,做一個旁觀者,依信號下單。

當你放下觀點的時候,也就是跨過那道檻,進入那扇門的時候。

很多人認為均線是很簡單的東西,不值得學習。但是我要告訴你:「你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你並沒有了解技術分析的本質」。在技術分析中,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可靠,因為這些經典的分析方法存在已久,並且在多年的實戰中得到了廣泛的驗證,如果這種方法沒用的話,那麼它就不會流傳至今。你在運用中如果用錯了的話,那麼只能說明你在運用和理解的深度上存在問題,之所以導致錯誤是因為你並沒有真正理解它,更沒有真正掌握它。

滾動你的利潤,止住你的虧損。

趨勢跟蹤優點:你絕不會錯過市場中任何一次較大的移動。跟蹤指標期限越長,交易成本就越低。

趨勢跟蹤缺點:你的指標不能分辨出一次較大的有利可圖的移動與一次稍縱即逝的無利可圖的移動之間的區別。

趨勢跟蹤最大的問題是,市場並不總是有趨勢的。技術指標可以給你指明方向和時機的選擇,但是它在對預期價格移動的程度的指標方面是不足。尋找需求上升的市場。需求是推動市場呈現長期持續上漲趨勢的動力,在持續上漲的趨勢中交易很容易獲取大額利潤的。當然市場也會因為供應短缺而上漲,短缺推動的價格回升往往是短暫的。你的目標並不是第一個獲得準確的預測,而是要賺錢和控制風險。

其中基本思想是要找到一個標準來確定市場何時變得有趨勢,沿著市場趨勢的方向入市,然後在趨勢結束或者信號被證明是錯誤時退出市場。這是一種很容易遵循的技巧,如果你理解了其後的理念並始終如一地追隨就能賺到不少錢。

在市場上賺錢的法則就是止住虧損和滾動利潤。然而,預期理論:從根本上認為一般人都是在虧損上冒險而對利潤卻很保守。我們的行為和我強調了20多年的交易準則正相反。記住你的期望值是經過大量的機會每一風險美元可以掙到的收益,因此,你玩遊戲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實現遊戲的期望值。極其成功的預測甚至也會導致你輸掉全部的資本。怎麼辦呢?你可以有一個準確率為90%的交易方法,但是你利用它進行交易仍然會賠掉所有的錢。期望值是負的,這就是一個你在90%的時間裡交易成功但最終你卻會賠掉所有的錢的交易系統。我們對於投資行為存在強烈的追求正確的心理傾向,這妨礙了我們實現真正的潛在利潤。

記住期望值和成功的機率不是一回事,人們存在對每筆交易都想盈利的傾向,因此往往被成功機率很高的進入系統所吸引。可是這些系統也非常頻繁的和巨額損失緊密相關而導致負的期望值。即使你的系統有很高的正的期望值,也仍然可能會賠錢。如果你在某筆交易上冒了太大的風險且輸了,那麼你就可能將難以賺回本錢。

投資者通常都會一直等到市場移動開始時才進入市場。你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獲勝的機率。提高獲勝機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入市前,確保市場正按照你預測的方向移動。這些「烏龜們」通過對突破點進行交易賺了很多錢。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高,他們就入市做多頭;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低,他們就入市做空頭。另外一個獲勝機率很高的方案。當市場在其交易範圍的最高價位收盤時,它在更高價位開盤的機率就非常高,反之亦然。可靠度為70-80%。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想了解更多股市操盤手法和買賣秘訣,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投資人筆記(K600313),訂閱學習更多實戰技巧、操作策略,滿滿乾貨不斷送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OGRQWwB8g2yegNDlx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