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前的德國看世界:它為何要挑起法西斯戰爭?二戰為何會爆發

2019-10-12   鄉土

二戰爆發背後有多重原因,二戰的本質是一場反法西斯戰爭,可是這場戰爭最初的原因不過是資本主義強國為了實現攫取更多的利益,獲取更多的地盤的野心。二戰的爆發點,要找一個國家來算根源的話,應該就是在德國這,我們就從當時的德國為主體來看世界,分析這場大戰爆發後面的原因。

導火索:凡爾賽條約

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了《凡爾賽合約》。這個條約讓德國民不聊生,每個人都背上了沉重的負債,整個國家更是一直處於通貨膨脹的狀態。

面對這種情況,英法並沒有安撫德國人的情緒,而是變本加厲,將剝削進行到了極致。他們的所作所為激怒了德國民眾,也成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時代背景: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股票市場崩潰,銀行相繼破產,民眾們惶惶不可終日。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很多國家都是選擇在振興國內經濟的同時,去掠奪其他國家的金錢。

德國作為一戰戰敗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受氣包。面對其他國家紛至沓來的各種欺辱,德國民怨沸騰。要知道,人民才是真正有資格決定國家走向的人。德國人被壓榨到了極致,所以他們最終的選擇是反抗。德國開始仇視一切,尤其是這些歐洲國家。

誘因:納粹上台

在時局動盪,人民憤慨的情況下,納粹黨抓住時機,很快就獲得了無數人的支持。納粹黨在上台之後,快速擴張軍備,瘋狂掠奪周邊國家。

人民單純為了復仇,都願意攻打其他歐洲國家,更別說他們的確因為戰爭的關係獲得了工作崗位還有比從前更好的待遇。在納粹黨的錯誤領導下,德國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納粹黨的確不是合格的引路人,但是他們能有上台的機會,這和其他戰勝國的瘋狂壓榨可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的時候是德國人民選擇了納粹,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就變成德國人民被納粹所支配。

當然,用洗腦這個詞語或許會更加準確一些。那時的德國人已經喪失了理智,他們變得非常病態,他們不是為了利益而發動戰爭,而是為了戰爭而戰爭,這就是為何時至今日人們仍然要堅決抵製法西斯。

客觀原因:英法掌控力下降

原本英法是世界的霸主,有決定未來走向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自身在進步,但是他們崛起的速度沒有其他國家快,所以他們的話語權不斷下降,霸主地位也是受到的挑戰,而德國則順勢而為。

催化劑:美國

美國是實力增長迅速,他們對現有的世界格局非常不滿。他們一直在尋找契機打破當下的格局,而德國就是他們尋找的棋子。

他們給予了德國資金援助還有技術支持,美國的名義是幫扶他們,可實際上美國想要做的不過是通過德國來制約英美。

他們的算盤打得非常好,只是沒有想到德國發展的速度太快,很快就連美國都沒有辦法制約他們了。這應該是典型的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