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華夏東極」撫遠,游黑瞎子島游烏蘇鎮,悠遊邊疆心花綻放

2019-08-02     韓加君文影

浩浩蕩蕩的烏蘇里江在我國最東北部的邊城黑龍江撫遠繞了一個彎兒後,匯入煙波浩渺的黑龍江。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纏繞的地方如詩如畫,這裡有個好聽的名字——撫遠,老人們說「撫遠」就是安撫遠方的意思。翻閱撫遠的歷史,我們被她的綿長和底蘊深厚打動。撫遠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是滿族肅慎人的發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地處祖國陸地最東端,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華夏東極」。

如今,撫遠的「旅遊熱度」開始升溫,想了解這裡情況的行者比比皆是。前不久,我探訪了撫遠市,被這裡夏日清爽的空氣和迷人的風光陶醉。事實上,撫遠在邊城人撫遠人的心裡富庶而又博大——撫遠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邊境線長212公里,常住人口20萬。撫遠市政府所在地撫遠鎮距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航道距離僅65公里。烏蘇鎮距離俄西伯力亞大鐵路在遠東地區最大編組站卡雜科維茨沃2.5公里。在黑龍江省及佳木斯市對外開放的總體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我抵達撫遠之後,在撫遠口岸採風。撫遠口岸管委會的一位官員告訴我,撫遠作為黑龍江五大對俄口岸之一,地緣位置得天獨厚,她處於東北亞地區中、日、俄、韓經濟核心地帶,與俄羅斯遠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航道距離僅65公里。撫遠港是我國參與東北亞多邊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窗口和橋樑,距出海口僅960公里,是黑龍江江海聯運的始發港,是我國通往俄羅斯和北美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江海聯運大通道,被譽為「東方水上絲綢之路」。

這不僅使黑龍江省的船隻可以直接出江入海,而且為撫遠增添了無限商機,向東流動的黑龍江把撫遠同內地、東北亞各國及地區的俄羅斯、美國、日本、朝鮮、韓國等連接起來,而且隨著黑瞎子島的保護和開放開發戰略合作的逐步實現,以及鐵路、機場、深水港、高速公路在內的立體交通網的形成,這種地緣優勢使撫遠市在東北亞的經濟圈內成為理所當然的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的中心樞紐。

撫遠的戰略地位就此可見一斑。遙遠的邊疆撫遠,被改革發展和開放的大潮簇擁著,展示著勃勃生機。撫遠不僅戰略發展地位重要,而且是人們到邊疆進行邊地旅遊的首選之地,這裡的烏蘇鎮,這裡的黑瞎子島,這裡的東極廣場等等,都讓人心曠神怡。

我來到了祖國「東極」撫遠市第一站就去拜訪烏蘇鎮。凌晨3時多,我們一行便站在了烏蘇鎮的大地上,江水親吻著江岸美不勝收。此時此刻,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啟明星還沒牽動地平線上的那輪紅日,而在祖國宛如雄雞般版圖雞冠處的烏蘇鎮,已是晨曦初露之時。望著被晨曦染紅的烏蘇里江,我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感受到了祖國土地的堅實和祖國懷抱的博大。主航道上,有昭示中俄兩國界線和為輪船導航兩種功能的航標燈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在晨曦中眨著眼睛。

江對岸的俄羅斯邊防哨卡上,執勤的俄羅斯邊防軍同我們一樣,等待著日出。「看,太陽出來了!」我情不自禁大喊起來。只見火紅的地平線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微波漣漣的烏蘇里江立刻泛起紅暈,當太陽跳出群山,露出親切的面容時,烏蘇里江上下頓時變得清晰起來。烏蘇鎮的山峰、樹木、野草等等,都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澤。

烏蘇鎮坐落在邊城撫遠市東30公里,這裡地處東經134度40分,北緯48度15分,不僅是我國最東的小鎮,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而且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小的鎮了。全鎮常駐人口只有一家三口人,兩座紅瓦房掩映在婆娑的綠柳中。鎮北邊是邊防哨所,一座高大的大理石碑依江而立,兩座古樸的涼亭為小鎮平添了幾分典雅。在向東北,是人們牽掛的黑瞎子島。

連接小鎮與外界的是一條公路,1986年之前,人們要來烏蘇鎮,要靠行船才能到達。我們見到了烏蘇鎮的「鎮長」張老大,他就著生魚,喝著自釀的老白乾,打開了話匣子:烏蘇鎮雖小,但歷史十分久遠,有過令人懷念的輝煌和繁榮歲月。民國初年,鎮上曾經居住過百多戶人家,設有旅館、商店,成片的荷花盛開在小鎮的江邊。那迷人的邊陲風光、金色的沙灘、粗獷豪放的船工號子和令人垂涎的大馬哈魚,曾使遊人商賈紛至沓來。後來,中俄開通了民間貿易,兩國邊民在這裡按其所需交換自己物品。再後來,沙俄匪徒喪心病狂地來這裡燒殺擄掠,加之江水連年暴漲,房屋被毀,烏蘇鎮鎮民只好流落他鄉,烏蘇鎮昔日熱鬧的場面煙消雲散。

如今的烏蘇鎮是邊城撫遠縣的一個捕魚點。每到秋天,便是捕大馬哈魚的季節。這裡海鷗翔集,白帆點點,漁歌和馬達唱醉了烏蘇里江,鎮上凡能住人的地方皆住滿了來捕魚、收魚的人們。而掛網之後,船兒去了,人兒散了,烏蘇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留下這一家三口守著漁房,迎接著最早升起的太陽。

烏蘇鎮雖然地處祖國邊陲,卻聲名遐邇,除了黑龍江地圖上能找到她的名外,這幾年,許多遊客都千里迢迢來到烏蘇鎮憑弔歷史,迎接紅日,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烏蘇鎮,隨後又來到了撫遠又一處享譽世界的旅遊景點黑瞎子島。黑瞎子島又名撫遠三角洲,滿文名叫摩林烏珠島,譯成漢語是「馬頭」的意思;俄羅斯稱塔拉巴洛夫島、大烏蘇里島。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在主航道中國一側,也是我國東北部極角,它北臨黑龍江長約60公里,東南部靠烏蘇里江長約40公里,西、南面是連接黑、烏兩江的通江子,長約35公里。具體方位在撫遠市撫遠鎮以東11公里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距我岸最近處約200米,距俄方黑龍江江岸最近處1500米,原有93個島嶼和沙洲組成,現有87個島嶼和沙洲,其中島嶼73個,沙洲14個,島長58800米,最寬處為14000米,面積約335平方公里。島上主要生長柳樹、榆樹、楊樹、柞樹和牧草,島周圍水域盛產江魚。

隨著黑瞎子島的順利回歸,撫遠的區位優勢更為明顯,戰略地位更為突出,開發潛力更為巨大。

我們看見,黑瞎子島地勢平坦,島上植被茂盛,有低矮的樹木、茂密的青草和野生的荷花,動物種類也繁多。

黑瞎子島上棲息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有丹頂鶴、黑鶴、鴛鴦、鴻雁、棱皮龜等。在環繞的黑龍江及其支流和河灘湖泊中生活著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多種魚類。

撫遠市以黑瞎子島為旅遊業發展新的啟動點,在島內島外謀劃實施了野生熊探秘園、烏蘇里船歌旅遊風光帶等新的旅遊項目。熊園項目已經開放,赫哲風情漁家樂、博物館、漁港、垂釣場、南山景區、沿江公園等項目都落地開花,旅遊業發展風生水起。

在位於濕地中的黑瞎子島濕地公園裡,我們被綠色包圍著,清新的空氣中充滿了芳草甜蜜的味道,我們醉在期間。黑瞎子島濕地公園裡,2256米的漂浮式木棧道,是採用浮筒加木結構建設的,點綴其間的六角亭、可以登高一覽濕地全景的平台,讓遊客們時刻能體會親水、親綠、親近自然的愜意感受。據介紹,黑瞎子島濕地公園2000多米的浮橋九曲迴廊,浮筒的設計使得浮橋水漲橋漲、水降橋降;設計方面,浮橋沒有穿過濕地的一草一木,濕地的水系之間沒有受到任何阻隔。

來撫遠旅遊,看太陽升,去黑瞎子島賞綠、在烏蘇里江與黑龍江匯流的地方矚目大江奔流豪放……這些內容讓人心胸和眼界頓闊,感慨萬端。然而這些還不是撫遠旅遊的全部,撫遠因為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的地方,江魚資源豐富。在撫遠,三花五羅、鱘魚、馬哈魚歡游在兩江之中,帶給人們的是舌尖上的淋漓盡致。撫遠的赫哲族人對烹飪江魚有著獨特的追求,他們的殺生魚、考塔拉哈、江水燉江魚讓所有吃過的人回味無窮。

「東極魚市」是全國淡水魚品種最多的魚品交易市場,撫遠是「中國鱘鰉魚之鄉」、「中國大馬哈魚之鄉」,有「中國淡水魚都」之美稱,魚類品種有21科105種,是我國特種魚類最全、產量最多的地區。

到撫遠看魚,「東極魚市」是必去的地方之一。東極魚市,是讓撫遠人驕傲和自豪的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漁業交易市場,是漁民和商販以及百姓交易各種魚兒的地方。一年四季,這裡熱鬧非常,各種魚兒通過這個市場走向全國。

於是,我們住在撫遠魚市邊上的旅店裡,為的是早點欣賞魚市美麗的早晨。第二天早上3點多鐘,撫遠魚市一片繁忙。從各個灘地捕上來的新鮮魚就陸續開始上市,人們來往穿梭,成堆成車地卸魚,各種魚類有黑龍江的,烏蘇里江的,大的有鰉魚、鯉魚、胖頭、白魚等。「三花五羅」享譽東北,三花是鰲花、鯿花、鯽花,五羅是哲羅、法羅、雅羅、銅羅、胡羅,這些,當地人耳熟能詳。

在魚市裡,我們見到了10幾斤重的江鯉和50多斤的鱘魚,這些魚的價格很高,在宴會上被人追捧。一位青島老鄉當年隨父母來到撫遠,如今成為魚市裡的「大咖」,他家經營的魚類,來貨的渠道有俄羅斯、烏蘇鎮、做起了跨國的魚兒銷售。這種個案在魚市並不鮮見。現在,東極魚市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撫遠發展的一個窗口。

游撫遠,撫遠東極廣場景區是必去的地方。我們興致勃勃地登上廣場上的觀光亭,只見烏蘇里江和黑龍江豪氣奔流,江水悠長,讓人感慨大自然的饋贈。東極廣場景區占地3.6萬平方米,包括河口廣場、太陽亭、游廊、極標、華表、水榭、界碑、四極文化牆、中國地圖、入口文化石、遊船碼頭、漢白玉圍欄等,讓人被邊疆人發展旅遊業的大手筆震撼。

東極廣場是我國陸地領土最東端的地標性景觀。廣場背倚祖國、面向東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狀如同鋒利的軍艦艦艏,劈波斬浪,將烏蘇里江分為主航道和撫遠水道兩塊,以"起航"為總體景觀意象,以高39.5米的東極極標雕塑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觀景廣場為艦艏,象徵著中國這艘巨輪正起航駛向東方,而"華夏東極"撫遠,則正是這艘中華巨輪高昂的船頭,每天都在為祖國迎來最新的一輪朝陽。

幾天後,載著我們的漁船離岸了。只見波光粼粼的黑龍江水江水,托舉著遠去的撫遠城,我像來時一樣,深情地凝視著那塊神聖美麗的土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wLWWWwBUcHTFCnfqL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