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利潤虛高,缺進項嚴重?7種合理避稅方法,幫你減負80%

2019-07-23     稅眼

稅務籌劃是建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不違背我國相關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通過事前計劃、合理安排和設計新的項目等方法來減輕建築企業沉重的稅務負擔,提高稅務收益以獲得最大的價值。所以建築企業自身必須足夠重視稅務籌劃,不斷提高籌劃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籌劃能力,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經營需求,通過科學合理的籌劃來提升企業整體的稅務籌劃收益。

稅務籌劃對建築企業的重要作用

稅務籌劃的宗旨是降低企業稅務負擔,降低稅收成本和規避涉稅風險,以實現建築企業經濟價值的最大化,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也是一項理財活動,所以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築企業具有業務經營方式多樣化的屬性,其業務包括承包工程、承租房屋、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等,根據客戶自身需求來定是提供所有施工貨物還是只單純的提供施工業務,因此施工企業面對的出帳和入帳金額都很大,同時需要繳納的稅務負擔金額也很大,有效的運用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不僅可以減少部分稅費支出,還能提高建築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有益於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及會計核算效果。

建築企業稅務籌劃對策分析

1.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以前的營業稅變更為增值稅,建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的規模和核算能力來選擇是小規模納稅人身份或是一般納稅人的身份。所謂一般納稅人身份即建築企業的年度應交稅務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低於或等於500萬元的都視為小規模納稅人。

不同的納稅人身份有不同的國家相關稅務優惠政策,減少的稅務負擔也不相同。例如一項總造價為4000萬元的工程項目,建築企業A接下工程項目後,將工程組織協調業務外包給B建築企業,業務費用為300萬元,最後B建築企業招標中施工單位C。

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就有兩種籌劃方案,一種是B建築企業先與A建築企業簽訂總包合同後,再與C建築企業簽訂分包合同,根據增值稅的相關稅務政策,B建築企業繳納的稅額為9萬元;如果不這樣簽訂合同,B建築公司就應直接根據服務業稅率來進行稅務繳納,繳納的金額為15萬元;同樣一項工程運用不同的納稅人身份則繳納的稅務金額也不一樣。

2.合理運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3.合理籌劃稅收

由於機械屬於企業的一項主要成本,因此在納稅籌劃時優先使用有公司的機械隊組,這樣就可以獲得3%的專用發票,同時要求項目提供內部供油,以獲得16%的油票專用發票。

4.利用「甲供材料」模糊界定來籌劃稅收

根據相關規定,「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築服務,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稅。所謂甲供工程也就是全部或部分設備、材料、動力由工程承包方自行採購的建築工程」。由於對「部分」沒有精確的比例確定,所以很多工程項目都被認定為甲供工程,因此也就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建築企業應該通過研究相關稅收政策來計算部分甲供稅負,選擇更好節稅方式,降低企業的稅負。

5.企業生產方式的及時轉變

根據營改增的相關政策規定購買新設備可以獲得價款17%的進項稅額抵扣。

因此建築企業應當及時轉變企業的生產方式,根據自身資金情況及施工需求來加快更新及添置大型設備,通過工業化生產來降低部分人工成本,不僅能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還能獲得進項稅額抵扣。對於資金不充裕的建築企業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機械設備的使用權,將貸款購買大型設備轉變為租金的形式,在不影響正常施工的情況下,不但能緩解企業資金狀況,還能獲得17%的進項稅額抵扣。對於舊設備繼續投入到新工程中的,可以運用加速折舊的方式或將設備售賣後繼續租用的方式,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建築企業的稅務問題。

6.科學合理的安排生產經營活動

由於我國目前的營改增政策還屬於逐步推行的階段,也還有部分地區沒有實施營改增政策來繳納稅務,因此集團公司有必要衡量各地區的稅務政策及對應的稅務負擔,通過調配地區業務來實現節稅。同樣對於一些不急需的產品及服務,在營改增政策下�M行企業採購就可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因此這類產品的採購應該選擇在試點之後。當然這些優惠政策都是建立在企業具有足夠的抵減基數的情況下才能適用。 6.籌劃企業所得稅

在籌劃成本費用攤銷時分為一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兩種,建築企業選擇不同的攤銷法關係著年度可允許扣稅額,不同的分攤方法直接關係著每個納稅年度費用攤銷的數目,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年度的獲利與虧損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攤銷方法,儘量降低建築企業的稅務負擔,提高稅務籌劃的水平。實際上建築企業在虧損期間會選擇五五攤銷法,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費用及稅務負擔。在獲利期間則會選擇一次攤銷法,將所有的費用都一次性攤銷。

7.籌劃個人所得稅

根據我國稅法中的個人所得稅規定,建築企業需要申報繳納所有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由於建築企業的施工地點不固定,施工的周期也較長,當出現在外地施工時,工程所在地的稅務局會收取整個工程造價1%的個人所得稅,如果已經在異地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根據相關稅法規定在本地就不需要再次�U納了,因此建築企業需要加強異地人事管理,避免出現重複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同時也需要對員工的崗位工資和勞務報酬進行分類支付,這是兩種不同的納稅項目,其對應的稅率也不相同,崗位工資實行的是超出固定額度後才會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勞務報酬則直接按比例繳納稅務,所以在籌劃稅務的時候,需要考慮兩個不同項目繳納的稅務差異來進行稅務籌劃工作,儘量降低稅務額度,實現建築企業最大化的稅務效益,推動建築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

建築企業的稅務籌劃風險

由於建築企業自身的行業特點,資金需求量很大且周期很長,所以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稅務風險。其主要的風險來源於經營變化風險;政策變化風險;稅務籌划水平所引起的風險三種,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築企業也取得了創新發展,但是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無常,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建築企業在經營過程難免會遇到一些突髮狀況,如若沒能按一定的流程實施或處理,就會引發經營風險。

同時在經營過程中國家政策也會出現不定時的調整,在調整稅法時,也很容易出現風險。最後就是建築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及綜合能力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素,如果籌劃人員對稅務政策的不正確理解,在籌劃稅務時就容易誘發各種風險。因此建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其經營制度,以降低稅務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vXCH2wBmyVoG_1Zow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