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台報道:玉米皮成了百姓家門口創收的「香餑餑」

2020-04-28     V赤峰

五顏六色的花朵、精巧的水果籃、栩栩如生的孔雀…林西縣東方紅村通過發展玉米皮草編、貼畫特色扶貧產業,讓大傢伙兒居家就業,增收致富。

挑選、熏白、分揀、編織…林西縣東方紅村村民侯占雲正帶著幫扶貧困戶做玉米皮編織。半個小時的功夫,一個精緻的靠墊就呈現在眼前。

林西縣東方紅村村民 侯占云:我會編,讓她也學學編一編,一個月也收入點。一個月至少四五百塊錢。越編越喜歡,越編著越能變出個新花樣。

林西縣東方紅村玉米種植面積大,玉米產量高,玉米皮原材料豐富。過去,村民覺得玉米皮沒用,有的當柴燒了,有的當垃圾扔了。2018年開始,當地轉換思路,變廢為寶,成立了玉米皮工藝美術協會,將有興趣愛好的貧困婦女組織起來,進行定期培訓,把玉米皮編織成靠墊、枕頭、提籃、果盤等用品和玉米皮貼畫。協會依據勞動量發放勞務工資,同時提取一部分公積金救助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出售一件作品,協會還提取10元錢作為資產收益,發放給參與產業發展的25戶39名貧困戶。

林西縣東方紅村村民 李艷慧:老師一給指點,現在能做出這麼一幅。我挺愛好這個。我的作品賣得挺好,甚至有一幅畫還獲過獎。

為了將玉米皮工藝美術產業做大做強,走出一條文化扶貧產業的新渠道,東方紅村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研發設計、分戶小作坊生產、統一商標標識、統一訂單回收,形成了「一村一品」玉米皮產業格局。

林西縣大井鎮黨委書記 石尚會:我們還要繼續豐富產品的類型,請一些名家、設計隊伍,做一些樣式上的提升,把銷路打出去。根據客戶的需要,要發展一些定製類的產品,更高端,引導更多的市場。

全媒體記者:劉海 李曉軍

編輯:辛中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mePv3EBfwtFQPkd6Q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