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疫情5天4起,養豬風險性大增,一種模式卻「穩賺不賠」?

2020-04-06     果然悠

最近大半個月的時間非洲豬瘟疫情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出,即使現在在生豬調運和仔豬調運方面加強了監管,但是依然不斷有疫情發生,進入4月這才第六天就已經發現了4起非洲豬瘟疫情,而且4起全部都指向外調仔豬,不管外調仔豬是從哪裡來的,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國內的非洲豬瘟疫情依然是不穩定的,那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一種養豬模式攻守兼備,既能快速恢復產能還能降低風險呢?目前我國的生豬養殖模式有三種:

1、自繁自養

目前國內大多數豬場採取的都是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也是目前養殖利潤最高的,當然也是養殖風險最高的,因為豬場內一旦發生非洲豬瘟就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自繁自養只是能實現快速恢復產能,但是在抵禦非洲豬瘟方面風險是最高的,並不具有攻守兼備的優勢。所以筆者建議新人想從事養豬行業應該避免走上自繁自養的道路,而可以考慮其它兩種模式。

2、外購仔豬、二次育肥等專業育肥

外購仔豬飼養和二次育肥都屬於專業育肥戶,但是二者又不一樣,雖然說外購仔豬的投資相對二次育肥要低一些,但是外購仔豬的飼養周期長,在非瘟方面的風險要高一些。尤其是現在的屠宰場只收購120斤以上的生豬,一旦在120斤以下發病,那麼損失也是最慘重的。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二次育肥戶的投資較大,雖然發生非洲豬瘟後可以用拋售來降低損失,但是二次育肥存在豬價下跌的風險,一頭200斤的生豬下跌1元就要損失200元,而且據有關專家預測上半年的生豬價格將會持續走低,也就是說上半年幾乎沒有二次育肥的機會。

綜合考慮,外購仔豬存在一定的非洲豬瘟發病風險,但是投資較低,不發病就有較高的利潤。而二次育肥的投資較大,雖然發生非瘟後的損失較少,但是有價格下跌的風險,綜合考慮如若進入養豬行業可以考慮選擇外購仔豬,產能恢復較快而且相對風險較低。

3、合同豬

合同豬指的是養戶代養集團的仔豬,仔豬歸集團所有,養戶提供養殖服務,最後的利潤也是兩家根據合同的規定進行分配,正常情況下一頭仔豬的利潤相對比較固定,而隨著豬價的漲跌集團的利潤會隨之漲跌。所以對於養殖戶而言,養殖合同豬的利潤要低一些,但好處是養戶同集團共同承擔養殖風險,所以風險也是幾種養殖模式中最低的,而且飼養合同豬不需要考慮價格因素,只要豬場不發生非洲豬瘟,甚至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綜合來講筆者認為對於新手而言,飼養合同豬就是那個攻守兼備,恢復產能還能降低風險的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G1kT3EBnkjnB-0zSa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