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還是被薅?雙11「蓋樓」驚現騷操作,PK半月你賺了多少錢?

2019-11-11   Hi生活菌

就在雙十一前,各大平台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各種優惠措施,而淘寶除了購物津貼和折扣福利之外,還推出了「蓋樓大戰」。

想必不少朋友最近收到最多的消息就是「幫我蓋下樓」。

不少朋友準時準點拉人、組隊「蓋樓」,一場購物狂歡可謂提前拉開帷幕。那麼如此瘋狂「蓋樓」的背後到底為用戶帶來什麼?為什麼大家如此痴迷,甚至不惜冒著友盡的風險也要拉著朋友一起蓋樓呢?

「蓋樓」是今年雙11活動的最新玩法——「蓋樓大挑戰」,時間從10月25日到11月9日。簡言之,就是分享淘寶連結給好友,讓好友點擊連結為你蓋樓。蓋樓採取隊伍與隊伍PK的模式,每組隊伍最多5人,在15天內,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強制入場與其他隊伍進行比賽。

那麼,「蓋樓」有什麼用呢?可以贏取雙11紅包。

「蓋樓」採取隊伍與隊伍PK模式,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與其他隊伍進行比賽,獲勝的隊伍獲得紅包獎勵。每場PK都要上交一部分紅包作為入場費。

遊戲採用連續PK機制,一旦開始,此後每天自動入場PK。要麼一輸到底,沒有任何紅包,要麼贏得比賽,玩夠16天獲得最終紅包,而且中途退出也無法得到紅包。不斷地分享,邀請好友助力,就是為了將樓層蓋高一點,PK掉對手,獲得最終紅包。

就是這麼一個活動,吸引無數樓友廢寢忘食,一遍又一遍地在無數群中發著蓋樓連結。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大家都在忙著「蓋樓」的時候,有心人士也做起了「賣樓」的生意。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賣樓的生意竟然還做得風生水起。

「賣樓」其實就是指有償給別的戰隊蓋樓,而這些「賣樓大戶」大都來自之前的蓋樓隊伍。他們的喵鋪等級一般都已經積累到了四五十級,也就是說一次可以幫買家蓋上四五十層的樓。

「在閒魚或者微信上賣,一塊錢三十層,一天收入大概6到8元。」周湛告訴介面記者,「我積攢了一位長期客戶,他們最瘋狂的一次蓋了14000層,按市場價格要好幾百了。」

據說,有的隊伍,為了蓋樓,甚至花費了數千元去買樓,這樣的操作讓人直呼看不懂……

後來有人採訪時說道:「其實買樓的話最後肯定是不賺錢的,甚至還虧了,但是我們這種就屬於為『榮譽』而戰了。」

看到這裡,不由得不佩服這次淘寶的營銷套路了。

蓋樓設置的激勵機制讓人很難脫身,如果不繼續,前面累積的紅包會逐漸變少,因為每天都有強制的場次,每個場次都會要繳納一定的入場費。而且勝率變低,進的場次也會被降級。

如果仔細計算,淘寶蓋樓的活動成本並沒有那麼高,比如一個場次的獎池贏了能夠得到20元,但是雙方戰隊各要交入場費8元,實際上這次PK的成本只有4元。而且這個收入只是隊伍帳戶里的虛擬數字,直到雙十一前一天才能真正兌現。

但淘寶卻能用這樣「薅羊毛」的全民狂歡收割一波流量。你以為是薅了淘寶的羊毛,實際上卻不聲不響被淘寶安排得明明白白。

此外,淘寶的蓋樓活動,還需要大量喵幣,而喵幣又只能通過任務來進行獲得,從天貓淘寶的喵幣任務來看,你需要瀏覽指定店鋪或者專場一定時間才能獲得。這就增加了品牌店鋪的曝光和用戶點擊瀏覽下單的可能。

蓋樓這樣的活動,不同於追求轉換率的內容和渠道營銷方式,通過場景覆蓋和社交裂變等途徑,蓋樓能夠通過有效增加用戶數量和瀏覽頻次,這樣即使轉化率不高,收穫的流量也非常可觀。

而邀請好友點擊助力的方式,通過參與者的微信等社交媒體間接收割了一波「私域流量」——也就是通訊列表里的好友們,雖然也許有人只是會象徵性地點進去幫個忙或是壓根不理睬,但也可能會有新的用戶加入到雙十一,也許機率不高,但對於淘寶來說這樣獲客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轟轟烈烈的蓋樓活動,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對於這次活動,大家可謂是褒貶不一。

有表示歡迎的,因為確實分到了幾十甚至上百元的紅包;但也有叫苦不迭的,每天微信群被朋友狂轟濫炸,確實讓人有點受不了。

那麼你對這次蓋樓活動是怎麼看待的呢?你在蓋樓活動中賺了多少錢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 END ·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