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說法從字面理解未免有失偏頗,但大多對孩子寵溺無度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一塌糊塗。
其實反觀現今,有些「敗家媽媽」反而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優秀典型。看來「敗家媽媽」多敗兒這一說法並無實質事例佐證,「敗家」也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學問。大家一定會發問如何通過「敗家」育兒呢?
「敗家媽媽」育兒要從這四點做起
第一點:興趣班上敗敗家
當今兒童興趣班越發琳琅滿目,相應價格也十分可觀。不少家長認為「報興趣班就是在浪費錢」,這種想法實在迂腐。
3-6歲是孩子學習才藝的啟蒙階段,家長及時從娃娃抓起,不僅能儘早培養孩子的興趣,還能拓寬寶寶的視野,讓孩子全面發展。這時,家長們就不要過度拘泥於金錢了,畢竟「付出才有回報」,對孩子的正向投資,最終也會讓孩子受益。
第二點:課外書籍上敗敗家
流傳至今的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何深受學者喜愛,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國台灣作家三毛在記錄《雨季不再來》時提到她鍾愛的名著,提到她把所有的零用錢都換去購書,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她對書的痴迷,最終她也成為了近代最具人氣的女作家,俘獲了一眾書迷。
豐富的閱讀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樹立正確的三觀,還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也舉足輕重。家長們要試著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在讀書方面敗家反而讓人起敬。
第三點:在穿著上敗敗家
現在物質條件提升,路上隨便遇到的小朋友都是衣著名牌。其實小朋友從小大可不必名牌傍身,畢竟「由奢入儉難」的道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孩子的穿衣雖不必一味追求品牌,但漂亮時尚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漂亮整潔的衣裝能極大地滿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次還能從小培養孩子的審美。一個人的審美提升也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過程。
第四點:在飲食上敗敗家
時代不一樣了,人們的追求也不一樣了,不比過去的溫飽問題,現在的孩子們講究營養均衡。而全面營養的前提就是要注意飲食,保證吃的健康、綠色、種類齊全。當然,也無需大魚大肉頓頓消遣。
孩子成長階段還是要保證飲食質量,這樣的孩子也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我們熟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家長們可不要因為金錢問題而苛責了孩子呀!
盲目敗家,危及子女
敗家媽媽的「敗家」也是一門學問,可有些敗家行為,實在愚鈍!
無度消費
有些家長對金錢毫無觀念,堅持「有多少,花多少」,甚至花完了還會去向別人借錢。這樣不知節制的消費是真正意義上的敗家!
家長這種錯誤的消費觀念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同化孩子的消費觀,這樣下來對孩子的危害不可預估。
過度浪費
從小的書本就教育孩子要學會勤儉節約,減少浪費,何況幾年前全國提倡的「光碟行動」,更是在呼籲全國人民杜絕浪費。
而有些家庭完全無視號召,對於家庭日常的吃穿用度更是奢侈鋪張。他們的衣物穿完隨意丟棄,食物更是隨意浪費。這種完全違背道德的敗家行為是在為人不齒,更甚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錯誤示範,讓孩子的成長逐漸脫離正軌。
盲目敗家的行為不僅傷害家庭和睦,導致幸福指數下降,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望家長們都能掌握「敗家」育兒的精髓,切勿盲目敗家!
「敗家媽媽」的初衷也是為了教育孩子,不惜錢財地栽培孩子也正是源於一位普通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即使有心插柳,相信也會有柳樹成蔭的那一天!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