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柯桑
編輯 | 何潤萱
提起電影里的色彩美學,你能想到什麼?
漆黑的小巷,蘇麗珍一襲印花旗袍,月光照在身上,色彩在明暗交錯間浮動。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中,「黑」不僅流光溢彩,還包裹著慾望。
《花樣年華》
同樣對於色彩運用,陳凱歌則不同,相比藏在混沌處的曖昧,他更偏愛明亮的張揚,《妖貓傳》里,楊玉環站上鞦韆,映照著唐宮的輝煌和粼粼波光,正紅色的襦裙猶如一抹煙霞。
對比之下,「國師」張藝謀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對飽和色運用,則更加極致,傍晚時分,天色朦朧,青磚大院裡升起一圈大紅燈籠,冷峻與熱烈的背後,隱喻著男權社會的秩序。
《大紅燈籠高高掛》
馮小剛向來不追求色彩衝擊,無論是《芳華》還是《只有芸知道》,他都強調現實主義的表達,黃綠色調的濾鏡,讓故事與鏡頭彼此交融。
電影本身就是「造夢」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之中,色彩美學的應用,能夠帶來諸多加成。
作為《一代宗師》的美術指導,張叔平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的視覺衝擊就「主要體現在黑色的運用上」,團隊使用了數百種黑色布料,質地上有亮光、弱光、啞光、高啞光……顏色上有黑中帶藍、黑中帶棕、黑中帶紅……「大多數人很難注意到這些細微差別,但就是這些細節把年代區分開來了」,呈現在銀幕上就是半部武林史。
《一代宗師》
在過去,人們只能在電影里短暫享受到這些夢境的營造,但短視頻時代之後,一鍵複製當年電影里的「半部武林史」並非難事。
這幾天,抖音官宣了和四位導演的合作,攜手中國影壇劃時代級導演,共同邁進21世紀20年代,邀請每個人一起記錄新時代美好生活。短視頻,開始讓電影的高級審美和普通人的生活接壤。
上抖音,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
2018年是短視頻快速崛起的一年,QuestMobile數據顯示,同年7月,短視頻APP行業總使用時長占比為9.2%,幾乎與在線視頻使用時長的9.5%持平。
視頻正在成為網民、尤其是年輕網生代們重要的社交方式。根據2018年CSM媒介研究十二城市基礎研究數據, 15-54歲短視頻受眾的比例全部高於網絡視頻受眾,累積比例達到90%,其中15-44歲的年輕人更是占到了75.8%。
抖音上的年輕人就是用短視頻記錄生活的典型代表之一。用戶畫像表明,抖音有超過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
粉絲超過358.6萬的生活博主LittleMy,就專注於在抖音記錄日常。個人話題#LittleMy的日常#下,僅發布了135個視頻,播放量卻高達2.4億次,甚至超過當下熱播劇男主#張若昀#個人話題。
她的視頻內容涉及「出門前的護膚穿搭」、「和朋友圍爐看電影」、「飛到巴黎過平安夜」……每條視頻均達到3萬以上點贊。很多人由此看到了不一樣的生活狀態,一條「這種生活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留言獲贊1.9萬次。
僅發布135個視頻,播放量卻可高達2.4億次
除此之外,還包括運營不到一年,抖音粉絲超過3386.2萬的多餘和毛毛姐,527個作品獲贊1億次的美食KOL李子柒……
通過抖音,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生活的記錄者,而電影作為「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的光影藝術」,更是受到用戶追捧。《2018年抖音電影白皮書》顯示,2018年票房TOP10的電影中,平均每部電影於抖音平台的相關視頻播放量高達1.3億;點贊量高達483.2萬;分享量高達11.1萬;評論量高達23.9萬。
毒眸在抖音粗略檢索,關於王家衛《一代宗師》的短視頻就有1286個,總播放量超過5650.2萬次;而關於陳凱歌的《妖貓傳》則有2018個短視頻,總播放量超過2.1億次;與張藝謀《影》相關的短視頻有2110個,總播放量超過5445.1萬次;至於最近上映的馮小剛電影《只有芸知道》,衍生視頻則多達1.5萬個視頻,總播放量超過5億次,其中故事原型主人公張述在監視器前默默流淚的視頻,獲贊154萬。
鑒於內容與電影的強關聯性,抖音也正在成為電影宣發的重要陣地。
《2018年抖音電影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票房TOP10的電影在抖音上都有官方運營。包括《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等口碑電影。票房TOP50的電影中,有41部在抖音上有官方運營。從票房收入的角度來看,抖音上熱度最高的5部電影平均票房高達18.7億元。
到了2019年,通過抖音達人「帶」宣發則成為院線電影的標配。電影《吹哨人》上映期間,抖音大V 「多餘和毛毛姐」和主創一口氣合拍了3個短視頻,總獲贊量達到251.1萬次。
同時,在「多餘和毛毛姐」、「代古拉k」等粉絲超過2000萬的抖音大V帶動下,話題#電影吹哨人#投稿視頻累計達到1030個,共獲得3.6億次播放。
用電影美學記錄美好生活
抖音用戶對於電影有著極強的關注度,通過宣發營銷,參與到電影當中,是抖音用戶常見的玩法之一。
2017年賀歲檔,一部探討兩性情感的《前任3:再見前任》,成為票房黑馬。電影中的許多橋段,讓經歷過失戀的人感同身受。共情催化下,與《前任3》相關的抖音話題前五名,平均播放次數3.36億,「對著鏡頭流淚吃芒果」的模仿視頻在抖音迅速走紅。
《前任3》部分相關話題視頻可達上億次播放
粉絲數達到263.6萬的音樂博主「浩爺吉他教室」,發布了一條《體面》吉他曲教學,獲贊123萬;飾演林佳的於文文,以本尊視角加入戲仿,單條短視頻獲贊131.6萬。
除了宣發營銷,抖音上有很多關於電影的衍生視頻,利用電影美學,記錄城市和情感、英雄、盛世、歲月芳華等等,主要形式包括戲仿、配樂、配音。
王家衛的文藝台詞是他的經典標籤之一,很多情感博主熱衷於使用他的愛情箴言,告訴大家出場順序很重要;另一些婚禮跟拍師用王家衛的電影配樂作為自己作品的BGM,其中出場次數最高的音樂來自《阿飛正傳》。
還有技術黨拆解了王家衛的鏡頭美學:把快門速度調到六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讓主體人物保持相對靜止,冷色調的濾鏡搭配經典獨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每個東西上都有一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也會過期。
在抖音上,致敬王家衛的話題視頻播放量達到2733萬次。
相對而言,抖音用戶對馮小剛作品中的懷舊情緒更感興趣,有人穿上65式軍裝,重現「一身綠,三片紅」,在懷舊濾鏡的渲染下,用一套寫真,化身剛入文工團的何小萍;也有舞蹈博主上傳自己改編的《沂蒙頌》,一招一式再現70年代青年風貌。
抖音話題#馮小剛#下,有1708個視頻投稿,其中寫真視頻和舞蹈視頻占據大半,總播放量超過4.9億次。
這樣的背景下,四大導演與抖音的合作,稱得上水到渠成。一方面,可以幫助用戶拓展對短視頻應用的表達邊界,豐富用戶記錄美好生活的方式,滿足用戶的表達欲;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用戶的創作欲,吸引更多人加入短視頻大軍,感受美好生活。
導演和抖音之間的「無限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抖音一直以來都是與電影密切相關的平台,但整體而言它還是一個UGC和PUGC的短視頻平台,因此,用戶們「進入」電影的路徑也較為業餘,這次推出與四位導演的合作,恰恰是為平台引入專業力量,同時從導演的層面而言,也有積極意義。
從第一部紀實風格電影《秋菊打官司》到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英雄》,對於中國電影而言,張藝謀始終是那個嘗鮮的人,他自稱迄今為止,還是追求「語不驚人誓不休」。對於「張藝謀們」而言,他們有創新的衝勁兒,但並沒有多少時間試錯。
作為年輕人最多的平台之一,抖音為「張藝謀們」破局提供了可能性。抖音產品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抖音主力達人和用戶基本上都是95後甚至00後。與這樣的平台合作,「張藝謀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年輕人、融入年輕人。
一方面,年輕人將導演們的經典作品,在抖音上重新解構,幫助其重新煥發生命力。與此同時,導演也能透過被重新解構的電影,了解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
由美國老牌兒影星喬治·克魯尼製片的電影《瞞天過海:美人計》,早年因為沒在國內上映而埋沒。去年抖音博主「小籠包電影」發布了關於這部電影的「女性視角」的解構視頻,獲贊24.2萬,同時在視頻網站上引起觀看熱潮,電影彈幕總數221453條,滿屏都是「從抖音過來的」彈幕。
另一方面,抖音自身的產品特點,也在內容創作層面,帶給導演全新的啟發。
去年,導演寧浩在「抖音影像節」上發布了短片《不止一分鐘》,時長僅1分鐘。這是他親自操刀的第一支短視頻,旨在通過挑戰「一個好故事的極限時長」來刺激內容創新。現場,寧浩對未來表達了更大的期待:「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帶動更多創作者,完成更創新、更優質的內容。」
在過去,我們常常覺得電影和普通人之間隔著遙遠的銀幕,但短視頻時代,抖音模糊了兩者的界限,應用電影美學的記錄,讓普通人也有機會把生活過成電影。抖音與四大導演的合作,更是為內容製作帶來變化,在大導演和小觀眾之間,構建起了一個強有力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