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魚哥,一年只做幾隻好股,在市場裡耐心釣魚的魚哥。
今天有一個機會要和大家分享。在說之前,先講一件和期貨相關的事情。
期貨日報舉辦的第十三屆實盤大賽落下帷幕,一共超過5.9萬戶參與,入場資金153億,人均25萬元。除基金和機構選手外,戶均資金不足10萬。
最後的結果是。總計產生手續費11億,凈虧損5億。
盈利組別中,基金組貢獻手續費超2億,盈利10億。程序化組貢獻手續費1.3億,盈利1億。除此外,其餘組別全部虧損。
重量組(大戶)貢獻手續費2.6億,虧損2.37億。
輕量級(散戶)貢獻手續費5.4億,虧損14億。輕量組是賽事主流人群,超4萬人,總資金39.5億,平均虧損35%。
也就是說,占比67.79%的散戶,提供了最多的手續費,負擔了最主要的虧損。
毫無疑問,股市也是一樣的,散戶給券商貢獻了大部分手續費,給市場提供了主要的流動性,同時也承擔了主要的虧損。
市場的殘酷性,以及散戶的弱勢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期貨主要是靠交易取勝,賺錢主要靠商品價格的波動,盈利來自於對未來商品價格的判斷,或者說就是純粹的技術分析。
利潤的最終來源只有兩個,一是別人虧的錢,二是商品漲價後實業中商戶出的高價。本質上和股市盈利無二,股市中賺的錢也是要麼來自於別人的虧損,要麼來自於實業中公司賺的錢。
魚哥不才,曾經因為期貨在股市裡干過很蠢的事情——把股市賺的錢,去期貨市場裡虧掉。
這一趨勢還很難扭轉,所以後來就不玩期貨了。順便提一下,因為槓桿作用,期貨要兇殘得多,期貨遠比股票難玩。
上述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占比67.79%的散戶,總資金只占25%,但卻貢獻了49%的手續費。手續費與虧損的比例更是達到1:3,也就是每1元的手續費便要產生3元虧損。
與此同時,大戶組儘管也沒有賺錢,但手續費貢獻和虧損創造比卻是1:1,也就是說,1元的手續費只會產生1元的虧損。
大戶還是比散戶牛,雖然都不如專業投資者。但這也算是用實例證明了:降低交易頻率,有助於減小虧損。
然後說說手上票。
話說節前魚哥加倉了一些光大銀行,然後今天漲得有點意外,盤中最高沖了近5%。
隨後公司發布公告,說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尚未轉股的光大轉債金額為人民幣 29,999,086,000 元,占發行總量的99.9970%。
這裡順便也備註一下,可轉債就是可以換成股票的債券。
從最近的行情來看,似乎有一種強行轉股的節湊。因為在光大轉債的發行公告里,有可轉債價格與轉股價格之比超130%便強制贖回的規定。
也就是說,可轉債價格超過130元,且維持半個月,那麼公司就要用100元的價格強制買回債券,或者債券持有人用130元的價格換成股票。
100元或者130元,正常人都會知道怎麼選,唯一的答案就是絕大部分人把可轉債換成股票。
把可轉債逼成股票,最大的好處是提升資本充足率,為業務擴充提供彈藥。用粗話講,就是增加本錢,這對銀行來說很重要。
這個機率蠻大,真的可以關注一下。目前光大轉債距離強制贖回價還有13%的空間。
再說一下最近盤中要注意的一個板塊。
今年上半年熱炒的豬肉、養雞股,在三季度陸續兌現利潤了。
聖農發展業績大增235.67%-236.91%。此外養雞的益生股份三季度凈利也預增997%。
都很亮眼,但按魚哥的說法,這是要亮刀了。
另外,收盤後深交所出了消息,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自2019年10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也就是說從10月16日開始及其後的一個月,是長生生物最後出逃的日子。
作者:每日股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