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篇:日料只吃三文魚?教你開闢吃貨新世界

2019-09-24     東瀛閒聊

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這就使很多吃貨對日料情有獨鍾!

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出遊日本如何在日本餐廳淡定地點餐?

畢竟,菜單如果帶有圖片還好,若是沒有圖片的話,真心不知道點啥合適,什麼都想吃,又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點。今天小編就來一發日本點餐掃盲貼!保你一秒看懂日語菜單!

讓我們先從選擇,吃什麼烹飪方式的菜開始說。炒?烤?蒸?煮?生吃?...


Part1.日料點餐 基礎篇


▍烹飪方式

炒 — 炒,這個和中文意思一樣

焼 — 烤,焼肉就是烤肉,居酒屋經常可以看到的「焼鳥」就是烤雞肉串,同時也可以指鐵板燒一類的食物,比如大阪焼

蒸 — 蒸,這個也和中文意思一樣

生食 — 生吃,比如刺身

揚げ — 炸,常見的「唐揚げ」就是炸雞塊的意思

鍋 — 鍋,比如壽喜鍋

煮 — 煮,比如關東煮

漬 — 泡/腌,比如「お茶漬け」就是茶泡飯,而「漬物」就是各種腌菜

再來,看懂選什麼口味吃什麼肉。

▍常見的口味和食材

辛 — 辣,所以看到什麼「激辛」、「鬼辛」、「爆辛」,就知道這是一道很辣的菜

甘 — 甜,中文甘也是這個意思

塩 — 咸

豚 — 豬肉

牛 — 牛肉

鳥/鶏 — 雞肉

▍主食

想吃飯 — 找有「飯」字或者「丼」字的,比如「牛丼」就是牛肉蓋飯,「海鮮丼」就是海鮮蓋飯,「御飯」就是白米飯。

想吃面 — 找有「麺」字的或者有「蕎麥」的,比如「拉麺」,這個應該很好識別。

想吃餃子 — 找有「餃」字的就行了,對於國人來說很容易,但是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餃子幾乎都是煎餃。

最後,掌握點餐時的注意事項。

▍小貼士

1、有些餐廳同時也提供英文菜單,可以也要來看一看,對照著日語菜單也能猜個七七八八。

2、菜名中帶有「天」字的基本上都是指天婦羅。

3、一進居酒屋,服務員就會端上來一碟小菜,比較常見的是枝豆(毛豆),冷奴(拌豆腐),但這個可不是免費的哦,通常價格在300~500日元不等,而且不管你吃不吃都是要收費的。

4、如果你吃不慣生的東西,點菜的時候儘量避免各種刺身、海鮮丼,還有溫泉卵(溫泉蛋)。

5、點的時候注意分量,在日本,菜品的分量有以下幾個層次:小盛り<並盛り(中盛り、半盛り)<大盛り<特盛り。


Part2.菜單中日文對照 居酒屋篇


▍常見菜品名稱

▍常見酒水名稱


Part3.菜單中日文對照 烤肉篇


首先說重點!趕快圈起來!對於普通吃貨來說,記住下面這幾個就夠了。

カルビ — 無骨牛小排、牛五花

牛タン — 牛舌(一般來說,日本人都比較喜歡點「塩タン」,就是鹽味牛舌)

ロース — 牛裡脊

ハラミ — 橫膈膜

上面這幾種都是吃烤肉不能錯過的重頭戲!

五花肉肥瘦相間油脂充足,牛舌彈性十足有嚼勁,牛裡脊是不會出錯的大眾款,橫膈膜口感柔軟,脂肪含量也剛剛好。

所以,請首先在菜單搜索這幾種肉,然後每一樣都來一盤及以上!

其次,對於進階吃貨來說,ホルモン(內臟)也是一定要嘗試的!在菜單里找找這些名字,非常的美味しい哦!

ミノ——瘤胃(牛的第一胃),嚼勁十足!

ハチノス——蜂巢胃(牛的第二胃),脆脆的很好吃

センマイ——牛百葉(牛的第三胃),吃鍋火鍋的都知道

ギアラ——皺胃(牛的第四胃),入口Q彈,脂肪略多

シマチョウ/ホルモン/テッチャン——牛大腸,油脂豐富有彈性,越嚼越有味兒!

レバー——牛肝,我只吃過一次,那個味道真的是很難忘,烤過的牛肝沒有那股腥臭味,真的很香

ハツ——牛心,口味清淡

ツラミ——牛臉肉,這個不算內臟,聽起來也有點怪怪的,但真的便宜又好吃,推薦!

當然啦,除了牛肉,下面這些猜大家可能也會點。

トントロ/ピートロ——松阪豬

豚バラ/豚カルビ——豬五花

なんこつ——軟骨

砂肝——雞胗

いか——烏賊

サラダ——沙拉

キムチ——泡菜

ナムル——涼拌小菜

サンチュ——生菜(包肉用)

ユッケ——生牛肉

ビビンバ——石鍋拌飯

最後,補充兩點,特別重要。

1、我們經常在烤肉店的菜單里可以看見【上】和【特上】兩種表示,可以理解為【高級、好吃】和【特別高級、特別好吃】,比如【上ハラミ】就是上等橫膈膜,價格也自然會貴一些。

2、不會失敗的烤肉技巧科普:

1)一定要等烤網徹底熱了再放肉。

2)在烤網上刷一點檸檬汁可以防止粘網。

3)千萬別烤得太老!看到肉的邊緣開始膨脹就立馬翻面!

4)不要一次性烤太多,否則容易「照顧」不過來。


Part4.菜單中日文對照 壽司篇


一個基本不懂日語的人,非常能夠體會——打開壽司店的菜單,覺得全都長得差不多,完全分不清這是什麼魚、那是什麼魚...所以小編就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將一些常見壽司對應的

中文名、口味特點、時令季節,做了一個統一的梳理。有了這個,大家在壽司店點菜時,

可以拿出來看看,就不至於一臉懵逼啦!




最後,也還是要補充一些,關於吃壽司的幾個小貼士。


1、吃壽司的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如果點的壽司套餐,請從離筷子最近的壽司開始食用。另外,口味上遵循從淡到濃的規則,例如白生魚口味比較淡就先吃,紅肉魚口味濃重,有一部分還比較油膩,所以放到最後吃,而貝殼類口感適中,建議放在中間吃。

2、吃壽司時用手或者用筷子都是可以的,要注意的是壽司是個整體,無論是蘸醬油時,還是吃的時候,都要整塊拿或者整塊夾。如果是用手拿壽司吃的話,只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就行了,大拇指按在壽司的生魚片上,食指放在壽司側邊,中指放在壽司底部托住飯糰。

3、吃壽司時,飯糰是不能蘸醬油的,蘸醬油時,應該把生魚片那一面向下,注意不能把山葵和醬油混合在一起,而且注意要把有生魚片的那一面貼著舌頭。

4、壽司上桌之後一定不要只顧著拍著發票圈聊天,因為時間越長,壽司的新鮮程度就越低,口味就越受影響。

5、不要把薑片放在壽司上,而要在吃壽司的間隔時食用,利用其強勁辣味清潔流於味蕾上的清爽酸甜口味,從而可以更好地品味下一個壽司的味道。

以上,妥妥地,優雅地點完了想吃的全部。滿足~你學會了嗎?吃貨們,趕緊收藏起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gB9Ym0BJleJMoPMye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