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首拍火爆成交 區域糧荒緩解

2020-04-21     農產品期貨網

17日國儲中晚稻首拍入市,由於競價激烈,拍賣持續進行9個小時,整體成交情況較好,部分區域粳稻成交率達到100%,溢價成交情況比較明顯,側面反映出區域原糧緊缺情況。隨著國儲中晚稻拍賣常態化進行,同時各級地方儲備稻穀陸續輪出,預計後期稻穀市場供應將穩步增加,稻米價格有望逐漸回落。

國儲稻穀拍賣成交率大幅提升

從4月17日開始,2020年國儲中晚稻拍賣才算正式拉開序幕。

雖然拍賣底價較上年保持穩定,但由於前期部分區域居民恐慌性採購導致的區域原糧緊缺情況,終於通過拍賣市場得到有效的釋放,成交量和成交價雙雙走高。據統計,4月17日共計投放2014~2018年產稻穀215.9萬噸,實際成交75.1萬噸,成交率34.8%,成交均價2236元/噸。分品種看,早秈稻投放34.6萬噸,實際成交4.2萬噸,成交率12.1%;中晚秈稻投放120.1萬噸,實際成交44.5萬噸,成交率37.1%;粳稻投放61.3萬噸,實際成交26.4萬噸,成交率43%。整體看,中晚稻依舊是稻穀拍賣市場成交主力,市場需求整體偏好。分年份看,2014~2016年產稻穀投放132.7萬噸,實際成交69.4萬噸,成交率52.3%,由於性價比比較高,是本次拍賣成交的主力;2017~2018年產稻穀投放83.3萬噸,實際成交5.7萬噸,成交率6.8%。分區域看,江蘇省粳稻拍賣溢價程度較高,黑龍江、安徽、湖南、江西等省份2014~2015年產稻穀均有全部成交的情況,側面反映出市場對低價陳稻的需求仍比較旺盛。

每年的四五月份,上一年的國儲收購結束,新一年的稻穀尚未生產,稻穀市場原糧供應主要依賴國儲拍賣及各級地方儲備輪換,國儲拍賣行情往往成為指導市場價格的風向標。今年國儲拍賣底價平穩,中晚稻投放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反映出政府的調控策略越來越貼近市場,一方面有助於緩解缺糧地區的原糧供應問題,保障供應,穩定糧價;另一方面,稻穀市場去庫存的長期策略不變,中晚稻提前入市拍賣,也有助於切合市場機遇,加快稻穀市場去庫存。截止到4月17日,2020年國儲稻穀累計投放1653萬噸,成交143萬噸,平均成交率8.7%,跟上年同期相比,稻穀成交量增加了136萬噸,增幅高達1943%。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稱,24日計劃拍賣最低收購價稻穀約211萬噸,較前一周減少6萬噸。主要包括早秈稻31萬噸,中晚秈稻120萬噸,粳稻60萬噸。從投放年份上看,2014~2016年產稻穀131萬噸,2017~2018年產稻穀80萬噸。後期需重點關注國儲稻穀的投放分布情況及拍賣底價調整情況。

稻米供應逐漸寬鬆價格滯漲趨穩

本周隨著餐飲行業逐漸復甦、各地學校陸續釋放復學信號,終端大米集團性消費量或將有所增加,帶動大米走貨轉好。但隨著政策性中晚稻大量投放市場,局部地區缺糧現象將會有所緩解,整體稻米價或趨於穩定運行。分品種情況如下:

粳稻市場上,東北地區托市收購於3月末結束後,主要產區黑龍江省基層餘糧見底,市場優質糧源偏少支持價格反彈走高。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轉好,企業復工復產逐漸增多,初中、高中學校陸續開學,集團性大米消費穩步增加,導致部分區域粳稻米價格穩步上漲。黑龍江雖然自4月初已經啟動了最低收購價稻穀試點輪換競價銷售,但由於投放量有限,且起拍價定的比較高,最終成交情況一般。蘇皖產區中晚稻托市收購於1月末結束,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區域糧源下降較快,短期供應減少,再加上居民搶購大米風潮導致稻米漲價幅度較大。從4月中旬開始地方儲備稻穀陸續入市,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原糧供應緊張情況。據監測,截止到4月17日,黑龍江省內圓粒粳稻收購價佳木斯地區2540元/噸,較上周持平,齊齊哈爾地區2800元/噸,較上周漲100元/噸;圓粒粳米出廠價佳木斯地區3900元/噸,齊齊哈爾地區4200元/噸,均較上周持平。從17日開始國儲粳稻開始入市拍賣,預計後期隨著原糧供應進一步增加,粳稻米供應寬鬆局面進一步緩解,後期價格或將逐步企穩。

秈稻市場上,隨著短期下游大米走貨量增加,產區原糧進一步減少,推動秈稻米價格整體上漲。據監測,截止到17日,陳早稻出庫價湖南益陽2400元/噸,較上周漲80元/噸;江西南昌2170元/噸,較上周漲80元/噸。陳晚秈稻出庫價湖南長沙2320元/噸,較上周漲100元/噸;江西宜春2230元/噸,較上周漲80元/噸;湖北荊州2300元/噸,較上周漲120元/噸;廣東清遠2180元/噸,較上周漲60元/噸。晚秈米批發價江西南昌3550元/噸,較上周漲20元/噸;福建福州3950元/噸,較上周漲60元/噸。廣州地區越南504米批發價6000元/噸,較上周漲200元/噸。

東南亞大米價格穩中趨弱運行

近期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有所好轉,糧食市場搶購情緒有所緩解,東南亞大米主要出口國出口政策也有所緩和,越南重啟大米出口,允許4月份出口大米40萬噸;印度政府採取措施解決了封鎖情況下的運輸及包裝問題,開始出口大米、肉類等主要農產品。除此之外,泰國稻米產區出現降雨,緩解旱情,稻米減產預期減弱。受諸多利好因素疊加,近期東南亞大米出口報價穩中下滑。據監測,截止到4月20日,泰國破碎率5%大米FOB報價為534美元/噸,較上周跌30美元/噸,巴基斯坦破碎率5%大米FOB報價為440美元/噸,較上周持平;越南破碎率5%大米FOB報價為470美元/噸,前一周無報價。國際大米漲價熱度下降,對國內大米市場的情緒傳導也逐漸弱化,居民購買大米更加理性適度,投資市場炒作大米的熱情也逐漸下滑,最終大米市場將回歸基本面走勢。

稻穀生長從南到北陸續展開

進入4月中旬,我國稻穀生長從南到北陸續展開,最南端海南地區的早稻已接近成熟收穫,最北端東北地區的一季稻才剛剛開始播種育秧。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早稻播插超過七成,中稻育秧過三成。截止到4月20日,受氣象條件影響江淮、江漢、江南雙季早稻處於播種出苗至三葉期;華南大部處於返青至分櫱期;海南東南部已孕穗抽穗至乳熟。全國雙季早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13%,84%,一類苗較上周減少2個百分點,二類苗較上周增加2個百分點。陝南、福建、西南等地一季稻處於播種出苗至三葉期,雲南重慶局地已經移栽分櫱;東北地區和江漢一季稻開始播種育秧。預計下周東北地區有強降溫過程,熱量條件對水稻育秧不利,需避開冷空氣影響時段開展稻穀春播,加強秧田水肥管理,確保苗齊、苗壯。江南、華南、西南等地區降雨偏多,早稻移栽用水充足,需防範低洼地區農田漬澇害。

進入4月下旬,隨著國儲拍賣持續供應市場,稻米市場區域供需偏緊格局將有所緩解,後期行情將得到修復,逐步回歸理性。長期看,稻米市場基本面形勢不變,普通稻米走勢逐步滯漲企穩,「優質優價」格局將進一步凸顯。後期市場需重點關注國儲稻穀拍賣政策調整動向及新季稻穀生長情況。

來源:中華糧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石登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f2boHEBiuFnsJQVnV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