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院士」鍾南山: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84歲「逆行」湖北武漢

2020-02-23     教育思享

懷赤子之心,鑄國之利刃;以精湛醫術,成國士無雙。

人民日報這樣評價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十七年前的非典克難,他是利刃出鞘的存在,十七年後的肺炎攻堅,他又成為了無雙國士,帶領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前線。

他就是鍾南山院士,因為有他在,疫情國難當前,國人仍可滿懷信心,排除萬難!

試玉需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一位國之棟樑的養成,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鍾南山能夠成長為擔當國之重任的英雄人物,離不開他年輕時所受到的良好教育。而家庭環境的薰陶,血濃情深的傳承,則深刻地影響了他的一生。

誰都曾處在最為頑劣的孩童時期,鍾南山也不例外。兒時的他曾偷拿父母給的伙食費去買玩具和零食,雖說孩子總是貪戀於甜食和新奇的玩意,可是他卻撒謊瞞著父母,這樣的行為被父母發現時結果也是可想而知。原本以為難免會被結實的教訓一頓,可鍾南山的父親卻只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南山,你好好想一想,這麼做是不是很誠實?」

誠實,這兩個字在當時情境下的鐘南山心裡,猶如千斤重擔,壓得他面紅耳赤,喘不過氣來。自此,誠實做人,已經成為了鍾南山心中做事的標杆,為人處事皆以此規範自己,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可以說鍾南山的父母所帶給自己孩子的影響,在鍾南山的成長過程中,是舉足輕重的。出生於醫學世家的鐘南山不同於其他的孩子,他幾乎是跟著父母在醫院長大的。

父親鍾世藩是兒科醫生,母親廖月琴是護理學專家,父親和母親盡心竭力救治病人的一幕幕場景,讓幼小的鐘南山牢記在心裡,即是耳濡目染也是言傳身教,「誠實、嚴謹、敬業」這猶如家訓的理念早已植根在鍾南山的心裡,這也讓他把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醫生,視為自己人生奮鬥的目標。

疫情當前,他的奉獻與無畏,為國人豎起了國之脊樑。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猶如洪水猛獸般,正在華夏大地上肆虐,面對這一醫學史上首次出現的新型病毒,未知與風險圍繞在每位醫護人員的身邊。而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老先生,絲毫沒有後退的念頭,他與其他醫護人員堅持奮鬥在抗疫前線,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的研究病例,摸索診治方案。

對於未知病毒的恐懼,蔓延在人們之間,說是人人自危,惶惶終日也並不為過。見自己祖國的同胞們身處無比擔憂懼怕之中,忙於疫情研究治療的鐘南山院士多次發聲,為國人提供防疫抗疫的措施與信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鍾老的鏗鏘話語,無疑是定心丸一般,穩定住了廣大群眾的情緒。

「我們聽鍾南山院士的,他說不動,我們就不動,他說動,我們再動。」

在疫情面前,年事已高的鐘南山院士,再次化身為國之利刃,守護國人安全。目前,疫情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在鍾南山院士的帶領下,排除萬難,早日戰勝疫情。

鍾老,無愧於國士之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aa3b3ABjYh_GJGV4j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