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來臨,小心這些購物陷阱

2019-11-05     民生信陽

距離一年一度的「雙11」還有一周的時間,但各大電商平台的優惠促銷活動已經啟動,消費者已提前感受到了各大平台的花式營銷。除了套路滿滿的花式營銷,還有各種騙局陷阱防不勝防。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份「雙11購物指南」,為您的「雙11」保駕護航。

「一頓操作猛如虎,分到紅包兩毛五」

10月21日,2019天貓「雙11」預售正式開啟。11月1日,「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也正式拉開帷幕。同一天,蘇寧易購也啟動了「雙十一全民嘉年華」。

今年的「雙11」促銷規則與去年相比更為複雜。據媒體報道,不僅有預售、定金、購物券、零點秒殺、滿減紅包、津貼、跨店滿減等傳統營銷手法,還衍生出全民開喵鋪、做任務領紅包、蓋樓大挑戰、拉人贏紅包、邀好友砍價、贏心愿大獎等各種新玩法。

有消費者感慨道:以前「雙11」搶貨只需熬夜拼手速,現在則需要拼腦力。還有消費者表示,原本還想利用不同電商平台進行比價,但現在計算太繞,就像奧數一樣費腦,實在是無力計算,完全只能憑感覺。更有消費者直呼「被套路」:「一頓操作猛如虎,分到紅包兩毛五」。

電商平台的「燒腦」玩法在前兩年就被消費者吐槽,但電商平台為何仍「樂此不疲」呢?

在專家看來,一方面,當前的市場競爭已很充分,商家的利潤變薄,再像以前那樣大幅度打折促銷已不現實 ,於是就人為地增加優惠規則的複雜性,提高讓利的難度,讓消費者感覺優惠而消費,但事實上消費者可能並未得到多少實惠。另一方面,「雙11」規則越來越複雜,最大的獲利者其實是電商平台。當前流量紅利見頂,在獲取新用戶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平台存量用戶就顯得很重要,因此必須建立護城河,想方設法讓消費者在自家平台儘可能多停留,瀏覽更多的商品。因為每一次瀏覽與點擊,都有下單的可能,更多的規則和遊戲,可以帶來更多的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雙11」已走過11年,其在擴大消費、推動電商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倒逼線下零售改革以及推進快遞行業發展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但其銷售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保持高增長,消費者的消費也變得更加理性,那些華而不實的花式營銷已令人生厭。這就需要平台和商家圍繞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對「快捷」「便利」「多樣」的需求。

其實,消費者的需要很簡單,那就是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如果平台和商家非常誠信地做到了這一點,消費者對「雙11」還是會捧場的。

「雙11」期間,更要小心的是騙子的陷阱!

刷單返現陷阱

南京市民封女士平常比較喜歡網購。幾天前,她在朋友圈看到一個「雙十一」刷單兼職的消息。操作簡單,報酬豐厚,於是立即加了對方微信。按照雙方約定的規則,刷一筆支付完成後可以立即返現。很快,封女士支付完成第一筆900元的訂單,但對方告知她支付寶系統出問題,並且她的「借唄額度未用完無法返現」,需要她加客服QQ申請退款。

封女士點開客服發來的連結後,發現是一個付款頁面,需要她再付款1.4萬餘元,才能繼續下一步操作,但這筆錢會第一時間退還給她。因為急於要回自己的錢,封女士便輸入了支付密碼。封女士後來發現被騙,向警方報警。

紅包陷阱

張女士微信上接到一個「雙11」紅包,點擊連結後,被要求提供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帳號等個人信息,以便「領取福利」。

張女士按照要求操作後,並未看到紅包,但手機突然死機。恢復正常後,張女士接到銀行卡交易簡訊提醒,發現銀行卡里2萬元不翼而飛,隨後趕緊報警求助。

預售陷阱

近日,林小姐手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11·11提前購、剁手價、包郵」等字眼映入眼帘。林小姐想都沒想便點了簡訊里的連結。手機介面跳轉後,卡在空白頁就不動了。林小姐以為手機出了故障,就關機重啟。

手機開機後,接連幾條銀行簡訊轟炸,讓她頓時傻了眼。就在她關機期間,銀行卡里被轉走3筆錢,共計3000元。

原來,林小姐點擊的是木馬連結,病毒迅速侵入手機,盜獲其綁定在購物平台的銀行帳戶。

退款陷阱

黃女士在家中接到一個自稱是某網購平台客服的電話,稱她之前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現要雙倍退錢。隨後,在「客服」的指導下黃女士添加了一個QQ號,對方發來一個二維碼。

黃女士打開後顯示是一個網購平台退款中心的頁面,她按照客服要求填寫了銀行卡的信息,之後黃女士銀行卡上確實收到了2000元的進帳。

這時客服又來電話說因為流程的問題,要黃女士把多打的1800元退還,黃女士按照對方指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並將在網貸平台上借到的39500元和1800元錢都轉給了對方,但「客服」稱沒有收到,要其再轉一次。這時黃女士才意識到上當了,遂趕緊報警。

像這樣的受騙案例還有很多,虛假客服、中獎騙術、快遞詐騙……花樣百出的騙局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避免「雙11」期間上當受騙,你需要知道這些:

1、接到陌生電話必須核實對方身份(無法核實身份的先做不相信處理)。

2、謹慎對待自稱網購客服的電話或簡訊,切莫泄露銀行卡帳號、戶名、動態驗證碼等信息。簽收包裹前,務必按官網的信息核實對方身份,並確認是否自己的包裹。在取貨之後,記得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從包裹上抹去,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得知網購退款、包裹丟失等消息後,應第一時間與賣家諮詢、確認。

4、天上沒有餡餅掉,中獎信息別輕信。

5、銀行發來的驗證碼是您銀行帳戶的最後一道防線,任何時候都不要泄露給陌生人!

6、在網購過程中,看到所謂的「卡單」「調單」「激活訂單」等術語,基本可以判斷騙子在玩套路。

7、在遇到需要交納定金或先行支付的工作,務必謹慎對待。

8、正規的提高透支額度是要經過嚴格審核、提供相關證明的,並且不會額外收取費用。

來源:工人日報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FqGPG4BMH2_cNUgaw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