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樹,歲月如刀
昨天,陳科在朋友圈轉發了我的文章:
在文末我看到了這樣一段留言,但我猜不出@咖啡是誰,但病人一定是陳科醫生主管的: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儘管過去了很多年,但會永遠定格在記憶中。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我與陳科在放療科一起共事的時間最長,我去的時候他已經在了,然後看著他戀愛、結婚、生子、讀碩、讀博,今年通過競聘上崗成為我院的第一位疼痛科主任。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相信陳科也一定不會忘記,那就是一起學習深靜脈置管。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我剛去放化療科的時候並沒有獨立操作過深靜脈置管,但在之前的科室常常協助護士長做些助手的工作,如物品準備。
不過,每一次我都會在一旁默默地觀察,然後記住了操作過程。
直到我去了放化療科擔任護士長一職,遇到了這樣一位病人,才不得不硬著頭皮自己開始獨立操作。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還記得給第一位病人穿刺時的情景。
本來那病人是等著介入科馬主任來置管的,但馬主任實在太忙脫不開身,病人又等著化療,於是我就上手操作(以前也沒那麼規範,需要培訓、認證)。
幸好第一次置管就一針見血,打的還是左下肢股靜脈,操作起來有點不順手。我很佩服我自己的膽量。
這一次的成功給了我信心,後來病人需要置管的就由我來完成。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成功,操作次數越多,總有遇到穿刺失敗的時候。
每一次失敗的時候,我會覺得很無助。
後來我與陳科商量,讓他與我一起操作,萬一我失敗了可以讓他幫我壯壯膽。
畢竟,陳科是醫學院本科畢業的,而我只是初中中專畢業,當年學的解剖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陳科也同意幫我,這樣我就安心多了。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儘管如此,有一天我們也遇到了一個穿刺失敗的案例。
那一天,我要頂班,操作前心不安,結果穿刺失敗。
趕緊找陳科幫忙。陳科是夜班下,狀態也不怎麼好,也沒成功。
結果那病人被我倆打的都是皮下瘀斑一大片,我們實在有點過意不去。
但那病人實在是太善良了,一點點責怪的意思都沒有,反過來使勁地安慰我們。
直到晩上,病人的妻子給他擦身時發現了一大片烏青,要來找我們算帳,最終還是被他阻止了。
我對這一次失敗的經驗總結是:
任何操作一定要全神貫注,不可以分心。如果心不寧,寧可不做。
插畫作者:小乙班的貝貝
後來,我與陳科一起學會了頸內靜脈置管術。
2005年,我開始PICC置管。
2007年,放化療中心搬到了百丈東路。病人多了,陳科也沒更多的時間置管了。
而我遇到了難題也有了可以幫助我的人:
前麻醉科主任嚴國章主任醫師,還有前ICU主任安敏飛主任醫師。
在此,向兩位主任表示深深的感謝!
其實,每一位醫護人員的成長,離不開病人和家屬對我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就像本文中的那位患者。
當然,病人和家屬越是理解,醫生和護士也一定會更加盡心盡力。
來源:藝生醫世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