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和風扇,遠離「空調病」和「風扇病」?

2019-07-25     扁擔圈生活

高溫來襲,我們的工作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風扇和空調了。但是很多人有疑問,風扇和空調怎麼吹才健康?

又怕熱,又怕空調病的我們,該如何尋得雙全法,讓我們既不用怕熱,又不怕得「空調病」呢?

首先,我們要知其根本了解電風扇和空調的優缺點。

電風扇

優勢:

調節室內空氣循環,吹出的風均勻有力,能一定程度地緩和局部位置的炙熱感。

出於經濟問題考慮,與空調相比,風扇的功率較小,價格便宜,相對來說比較省電。

劣勢:

我們吹風扇時,受風面積不均勻,能吹到風的一面汗水蒸發會很快,這時候我們的體表溫度會顯著下降;而未被吹到的一面,汗水蒸發相對緩慢,表皮溫度相對較高。但是我們體表血管一直處於舒張狀態,因此人體的血液循環會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這種情況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全身不適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誘發中風。並且單側吹風還會引起神經麻痹和偏癱症狀。

醫學表明:如果經常開電扇,會使人出現打噴嚏、流鼻涕、乏力、頭痛、頭暈、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狀,這就是傳說的「風扇病」。

電風扇能加速汗液的蒸發使人涼爽舒適。但由於風扇轉速恆穩少變,使氣流和振動按固定的頻率進行,所以不如自然風溫和。

另外,電風扇的「迴旋風」對人的耳膜有震顫作用,時間過長,也會使人感到疲倦。而且如果遇到這種高溫天氣,只吹風扇那是萬萬受不了的。

空調

優勢:

說到空調的優勢,大家肯定都了解。它不僅能迅速製冷,還能讓整個房間的溫度下降,讓人如沐天堂。畢竟夏天這麼熱,有空調的地方就是天堂。而且溫度可調節,無論製冷制熱都非常簡單,睡覺還可以調成睡眠模式。

劣勢:

容易患上空調病:就是因為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下因個人體質問題感染的一種發熱,畏冷,關節酸痛,感冒,流鼻涕,鼻塞,皮膚發乾發緊、皮膚過敏,有可能還厭食、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下,空氣不流通,容易感染細菌。室內外溫差較大也會讓人身體難以適應,增加中暑的可能性。

出於經濟問題考慮,一整天的空調費也不便宜。而且很多人「貪涼」,喜歡把空調溫度調的很低,裹著被子。我們認為這樣很舒服,但是,這無疑給我們的呼吸道帶來嚴重危害。因為處於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細菌滋生,我們蓋著被子雖然能起到保暖作用,但還是不能影響細菌進入呼吸道。

認真分析了空調和風扇的優缺點,我們發現這兩個都不盡完美。

到底如何使用才能更健康呢?

出於身體舒適度和健康問題考慮:遇到夏天高溫天氣,空調和電風扇交叉使用效果會更好。空調溫度最好跟室外溫度不要相差太多,最好是24℃—27℃。兩個小時最好換一下室內空氣,防止空氣不流通感染病菌。在室內放置一盆水或者使用空氣加濕器,防止長時間皮膚乾燥。也可以經常用濕潤的墩布抹地板,讓室內處於濕潤狀態,保持降溫效果。按時清洗空調擺葉和過濾網,可以有效減少病菌侵入。進出空調房,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感冒著涼。夏天住空調房要多喝開水,可以清熱解毒,排毒養顏。

風扇設置搖頭狀態,不要對著人體一個部位吹,強度不要太大。在相對涼爽的狀態下,開風扇要比吹空調好的多。

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可以開空調的同時,把電風扇打開。這樣電扇的風力可以把室內冷空氣加速循環,讓空調吹出的冷氣迅速均勻分布,減少空調低溫運行的時間。這樣也可以省電省錢。

午後氣溫最高,開啟空調的同時,可將家中的窗簾拉上,減少陽光輻射帶來的室溫影響。可以一定程度減少空調用電消耗。

現在很多人都用上了空調扇,效果雖然比空調差一點,但是好處也很多,不僅可以製冷,還可以保濕,但是不適合高溫使用。

總之,不管使用什麼方法降溫解暑,都要以健康為目的。無論是空調,電扇還是空調扇,我們都不能對這些外在家用電器產生依賴。

最重要的一點是,夏天萬不可貪涼,以防暑邪夾濕。醫學證明,夏季適量出汗更有益身體健康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PitKGwBmyVoG_1ZHr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