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歐陽修游醉翁亭

2020-05-12     江濤視覺

原標題:跟著歐陽修游醉翁亭

醉翁亭: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於北宋慶曆六年(1064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膾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戶喻曉。

景區內亭、台、軒風格各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人稱「醉翁九景」;其中歐陽修手植梅為全國四大梅壽星之一,蘇東坡手書《醉翁亭記》碑堪稱稀世至寶;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當時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並不多見。

這個名為「古梅亭」,中間的這個梅字是象形文字,裡面掛了幅梅花盛開的樣子,沒能遇上花期,賞賞名畫也是即好的。

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當時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並不多見。

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當時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並不多見。

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當時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並不多見。

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當時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並不多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MGKCXIBfGB4SiUwT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