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曾經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書中到底有哪些內容是他寫的?

2019-05-06     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很多人都聽說過,金庸先生在報紙上連載《天龍八部》之時,曾去歐洲考察。不過小說的連載可不能停,因此金庸找自己的老友倪匡幫忙,讓他為自己代筆,續寫一段《天龍八部》,好讓報紙不致中斷。

這件事盡人皆知,不過倪匡具體為金庸寫了哪些內容呢?網上流傳著不同的說法。

有人說,阿紫是倪匡寫瞎的;有人說,天山童姥的獨門武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過於玄幻,不是金庸的風格,因此出自倪匡之手;還有人說,倪匡給金庸代筆了兩次,因為他不喜歡阿朱,所以一心要把阿朱寫死,第一次阿朱被倪匡寫成終傷,卻被金庸救回來了,於是倪匡再次出手,讓阿朱死於蕭峰掌下,死得不能再死,金庸終於沒轍了。

那麼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真相併沒有那麼複雜。

金庸老爺子也曾說過倪匡代筆的事情。三聯版《天龍八部》後記里,金庸如是說:

《天龍八部》於一九六三年開始在《明報》及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後寫了四年,中間在離港外游期間,曾請倪匡兄代寫了四萬多字。倪匡兄代寫那一段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和全書並無必要聯繫,這次改寫修正,徵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刪去了。所以要請他代寫,是為了報上連載不便長期斷稿。但出版單行本,沒有理由將別人的作品長期據為己有。

金庸先生在這裡說得很清楚了,倪匡一共寫了四萬多字,但與主線劇情毫無關係,所以金庸在此次修訂時,將倪匡所寫的情節刪去了。

所以,在流傳最廣的三聯版,乃至之後的世紀新修版《天龍八部》中,幾乎看不到倪匡代寫的內容,想知道倪匡寫了哪些情節,必須去看連載版《天龍八部》。

倪匡曾出版過一本書:《我看金庸小說》,在這本書中,倪匡也談到了自己代寫《天龍八部》的這段經歷。

原來,金庸在臨行前找到倪匡,請他代寫《天龍八部》。不過金庸深知倪匡詼諧幽默,愛與朋友開玩笑,害怕他亂寫一氣導致劇情偏離了自己的設想,於是金庸很有技巧地對倪匡說:

倪匡,請你代寫三四十天,不必照原來的情節,你可以去自由發展。

倪匡自然明白金庸的意思。不過倪匡反而很高興,因為他很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寫小說的造詣完全無法與金庸相比,巴不得另寫一段獨立的劇情。因此,倪匡寫的故事與主線並無太大聯繫。

當然,倪匡還是跟金庸開了個小玩笑。他極度討厭阿紫這個狠毒無情、刁蠻任性熊孩子,所以他代寫之時,第一件事就是寫阿紫的眼睛被丁春秋弄瞎了。等到金庸從歐洲返回,木已成舟,無法改變了。

不過金庸自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他在之後的情節中讓游坦之將自己的眼睛換給了阿紫,寫出了游坦之的痴情。雁門關外,阿紫抱著蕭峰的屍體跳崖之前,又將雙眼摳出,擲還給游坦之,表示兩不相欠,十分決絕。如此一來,阿紫瞎眼的劇情渾然天成地融入了主線之中,倒像是金庸安排好的一樣。

下面就要進入正題:倪匡到底為金庸代寫了哪些內容?上文已經說過,倪匡代寫的內容只有連載版《天龍八部》中才有。連載版八十八章《慕容揚威》中,金庸寫到,慕容復與丁春秋在一家小酒館中狹路相逢,生死相搏,正在緊要關頭。倪匡便從第八十九章《弟子遭殃》寫到第九十四章《林中少年》,還有九十五章《黑漢白僧》的部分內容。這一部分的情節梗概如下:

在與慕容復的戰鬥中,丁春秋惱恨阿紫,將內勁貫於衣袖,竟戳瞎了阿紫的雙目。游坦之暗戀阿紫,因此突然出手救下阿紫,逃離了丁春秋的控制。阿紫不知是哪位英雄出手相救,便詢問救命恩人的身份,游坦之只能隨口編了個假名「王星天」,並說自己乃是極樂派掌門,阿紫認定他一定武功高強。

游坦之為了隱藏身份,害怕阿紫摸到自己的鐵面具,於是暫時離開了阿紫,去尋找下掉鐵面具的辦法。半路之上游坦之遇到了風波惡與包不同,他倆見游坦之內力深厚,頗為佩服,有意結交。於是風波惡送了他一般削鐵如泥的匕首,游坦之便用這匕首劃開了套在頭上的鐵面具,並硬生生將其拽掉。

去掉鐵面具的游坦之回去找阿紫,並擊敗了無惡不作葉二娘,從她手中救下阿紫。阿紫聽見游坦之一招便打敗了葉二娘,認為他一定武功高強,於是求游坦之去打丁春秋,為自己報失明之仇。游坦之十分恐懼丁春秋,說自己不知道丁春秋現在何處,於是阿紫放出了星宿派的信號彈,引丁春秋來找自己。

游坦之與丁春秋大戰之時,無意之中用出了《易筋經》上的武學,竟然打敗了丁春秋,他乖乖逃走了。阿紫聽見游坦之獲勝,更加相信他武功超凡脫俗,又求游坦之去搶丐幫打狗棒,要送給姐夫蕭峰。

路上兩人遇到了胡僧哲羅星,游坦之雖然內力深厚怪異,卻缺乏實戰經驗,因此哲羅星竟從他手上搶走了《易筋經》。游坦之為了繼續裝作武林高手,以手勢懇請哲羅星欺騙阿紫,要他說自己敗在游坦之手下。哲羅星乘機提出條件,要游坦之助自己去少林寺搶奪秘笈,於是三人結伴而行。

三人在路上遇到了鳩摩智。鳩摩智奪去了哲羅星手上的《易筋經》,又騙游坦之去對付「大惡人」段譽。


游坦之在杏林之中找到了段譽,兩人鬥了起來,他倆都不今天武功招式,誤打誤撞中拼起了內力,手掌黏在一起,僵立不動。

這時慕容復看見了他倆,知道他們必將同歸於盡。他見兩人功力奇高,這場比斗必將名垂千古,因此慕容復想拚死把兩人分開,博一個千年留名。(倪匡代寫時,尚不知慕容復的真面目,以為他是個好人。)

慕容復剛要出手,突然出現一位黑衣大漢與一位白衣僧人,兩人合力分開了段譽與游坦之。這黑衣大漢其實是蕭遠山,白衣僧人是慕容博。可見寫到這裡,金庸已經回到了香港,黑漢白僧的情節便是出自金庸的手筆了。


以上便是倪匡代寫的所有故事情節,可見正如金庸在後記中所言,他修訂作品時將倪匡的文字幾乎全部刪去,只留下了與後面情節相關的內容,比如阿紫的眼睛瞎了,以及鳩摩智奪去了《易筋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IQCWwBmyVoG_1Z0o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