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去哪兒?吃住玩在銅官窯古鎮

2019-10-01     樂途旅遊網

從長沙市區出發,只需一個多小時車程,就抵達望城區銅官窯古鎮。門口一艘仿製的阿拉伯木帆船,即沉沒於印尼勿里洞島海域一塊黑色大礁岩附近的「黑石號」(Belitung)。正是因為這艘黑石號沉船被發現,才揭開銅官窯神秘的面紗。

關於瓷器,我們常說中國有「五大名窯」。而在更早的唐朝,長沙銅官窯產品已經遠銷海內外。相對後來的官宦和貴族把玩的瓷器,銅官窯所出產品更實用更親民,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非常幸運,國慶前夕,我跟隨「天涯社區,走讀湖南」團隊,到長沙銅官窯古鎮一游,算是深度體驗了一把「銅官窯的前塵往事」。

古鎮新包裝,耗資過百億元,以石渚湖為中心鋪展開來,包括8座博物館,5個演藝中心、3家星級酒店、20家民宿客棧、18處人文景點和4個親子遊樂等項目。規模大、項目多,集文化和旅遊與一體,令人流連忘返、大開眼界。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天我們能體驗5D影院、飛行影院、黑石號特技秀、銅官窯傳奇秀、銅官水秀、地下河漂流等遊樂項目。

「黑石號特技秀」是銅官窯古鎮的重頭戲,打鬥、火炮、水上飛行器等驚險動作接二連三,使人仿佛穿越到唐朝,與海盜面對面。「銅官窯傳奇秀」劇場則重現滿載銅窟窯瓷器的黑石號商船,在印尼印尼勿里洞島海域沉沒的過程,生動演繹先民搏擊風浪、戰天鬥地的場面,看得人盪氣迴腸。

銅官窯古鎮文旅項目被列為 「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其實也與黑石號的發現有關。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唐朝時海上貿易興起。當時出海的貨物主要為絲綢、陶瓷和茶葉,而進口的商品多為香料。所以這條路又稱「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銅官窯傳奇就從這條路上開始。

銅官窯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發源地。與「釉上彩」不同,「釉下多彩」是在瓷器透明釉層以下施彩的所有彩瓷的統稱,如青花五彩、素三彩等,在工藝上釉下多彩通常為一次入窯燒成。初唐還是「南青北白」一統天下,長沙窯首創釉下多彩,從眾多名瓷中脫穎而出, 形成「南青北白長沙彩」格局,被譽為 「漢文化向外擴張的里程碑」,在世界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按照長沙窯博物館的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當年銅官窯的瓷器裝船後從湘江出發,一路向東到朝鮮日本,一路往南到廣州出海。往南的一路,先走湘江,再穿過靈渠經灕江、珠江到達廣州港。廣州是當時的「通海夷道」,直達波斯灣甚至紅海沿岸,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實際上,海上絲綢之路才開始真正賺錢。唐朝時,朝廷在廣州置「市舶使」,「時以宦者為之」,並「以嶺南帥監領之。設市區,今蠻夷來貢者為市,稍收利入官。……蕃商販到龍腦、沉香、丁香、白豆蔻四色,並抽解一分」。

宋室南渡後,「經費睏乏,一切倚辦海舶」。當時政府財政收入「不滿千萬」,「三市舶司歲抽及和買,約可得二百萬緡」,市舶收入竟占全部收入的20%,可見海外貿易在國家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小朝廷的經濟來源,主要指望市舶收入。

長沙窯博物館裡有一個波斯風格的盤子,想來當時的銅官窯已經能夠接到「蕃商」指定形制的訂單了。黑石號是一艘阿拉伯「縫製」船,即船身用木板拼接,再用椰殼纖維製成的繩索捆綁串聯,整體不使用鐵釘鐵栓。這艘船從廣州出發,計劃到達波斯灣,但在印尼海域遇上風浪觸礁沉沒。1999年,被一個德國人打撈起來,船上文物集體落戶於新加坡。

「黑石號」打撈出來的陶瓷製品多達67000多件,其中98%是中國陶瓷,其中長沙窯瓷約56500件,以碗為主,其次為執壺。

瓷器如此吃香,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如果說絲綢和茶葉是資源型產品 ,而瓷器則是真正的技術型產品,說明唐朝時中國已經可以靠技術優勢發財致富了。而這項技術,一直持續到清朝。瓷器不僅民用,而且經常被當成國禮贈送。

逛完長沙窯博物館,夜幕降臨,「銅官水秀」即將開始。其實,客棧對面還有一些真正的湖湘老宅子,可以細細觀瞻。再遠還有條銅官老街,可惜我沒時間,只好期待下次再去。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銅官窯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小重山 發布:2019.09.3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xRkhm0BMH2_cNUgSO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