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裡,美軍在西太平洋動作不斷,就在5月15日中午,美國海軍一架P-8A反潛巡邏機再次闖入南海,近距離抵近海南三亞西南部,對在附近活動的移動目標實施精確跟蹤監視,無論從哪方面看,美軍的行動都已經超過了正常的自由飛行範疇。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是動作不斷,就在5月15日上午,美國海軍飛彈驅逐艦拉斐爾佩拉爾塔號航行到黃海海域,一度出現在距離南通市不到240公里的海域,持續向北低速航行。就在前一天,美國海軍飛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從東海南下穿越海峽進入南海。
其實,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頻繁活動,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過去幾十年里,上述行動一直持續發生,美軍偵察機的活動就曾引發一起震驚世界的空中悲劇,2001年4月1日,美軍一架EP-3偵察機在我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飛行偵查,海軍緊急出動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隨後發生了不幸的空中碰撞,我國一架殲-8II戰鬥機墜海,飛行員王偉不幸遇難。
美軍在南海的活動,除了高調的出動艦機外,還存在一些隱秘的活動,距離最近一次就發生在4月30日,美國海軍「能幹」號監視船接替「勝利」號之後,行動極為活躍,不斷在中沙、西沙南部往返航行。
美軍出動偵察船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摸清南海的水文環境,尋找我國海軍潛艇在南海活動可能的水下通道,密切跟蹤掌握海軍水下兵力動態,相較於艦機的高調活動,這一隱秘行動的威脅無疑更大。
除了美軍常規行動外,美軍還會不時出現的南海熱點區域。就比如5月10日,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吉福茲號離開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駛往南海海域,隨後出現在馬來西亞僱傭的「西卡佩拉」號鑽井船附近,有意力挺馬來西亞在南沙區域的非法鑽井活動。
從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活動軌跡可以看到,美軍活動主要依靠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基地與盟國基地,這些基地構成美海軍對外活動的立足點。
在最近數年裡,美軍在西太的活動也慢慢變得不順起來,如與菲律賓關係變得十分緊張。1月,美國以人權問題拒不通過菲律賓參議員、前國家警察總長德拉羅薩赴美簽證審核;2月11日,菲律賓外交部則對外宣布,正式決定終止與美國簽署的《訪問部隊協議》。還有其他一些南海周邊國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對美國不斷拋來的「南海航行邀請」無動於衷。
美軍在西太平洋保持頻繁的活動並非偶然,南海作為連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在美國眼中如此重要的海域,必須保持美軍的強大存在,甚至需要掌握戰略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