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特色小吃之——子洲果餡

2019-07-10     美食延安

子洲果餡是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的一種傳統的傳統風味小吃,是一種有餡的餅食,餡是用陝北著名的灘棗製成,非常可口,享譽陝北乃至更遠的地方。子洲果餡分為"棗餡"和「糖餡」倆種口味,相對口感味道而言,棗餜餡比糖餜餡更好吃,但糖餜餡比棗餜餡更不容易壞掉。

子洲果餡傳統做法是用油酥麵糰手套皮,包棗泥餡,用木模壓中點紅,外沿鼓園如輪,成形數個之後,擺入平底爐鍋內,上下文火,烤至焦黃。其皮酥內甜,棗香宜人。

在子洲人眼中,果餡象徵著吉祥,青年男女訂婚時要以果餡為禮,平時走親串戶也常以果餡作為禮品。

果餡始於明代,由民間創製發展而來,是當地村民饋贈親友的佳點,既是祭祀祖先或敬供神靈的供品,也是青年男女訂婚的必備食品。當地講究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且是必不可少的定情物,最少送8個,意味「發」字諧音,早日發財之意。也可按8的倍數增加,一般為16個或24個。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送果餡的數目已達到48個或64個甚至更多。女方將收到的果餡轉贈個親朋好友,表示自己已經訂婚。另外,果餡還寓意訂婚男女吉祥如意,白頭偕老。

最早出名的是子洲周家鹼鎮的餜餡,又叫大花餜餡。「周鹼餜餡香噴噴,棗餡可口千層層。」 子洲果餡的 皮薄層多外表酥黃,棗餡或糖餡甜美可口,油香撲鼻。製作果餡是用油酥麵糰做皮,內包用陝北著名的灘棗製成的棗泥餡,再用木模壓製成形,外沿鼓園如輪,再在餅中心點紅。製成數個以後,擺入平底爐鍋內,上下用文火,烤至焦黃。看起來,色澤金黃;聞起來,棗香撲鼻;吃起來,外酥內軟,香甜可口。

關於子洲的餜餡,流傳著這樣一句說法:「入口酥、到口爛,甩到對面山上打不爛」。據說有一天,老劉家果餡第22代傳人劉克溫,像往常一樣一邊做著餜餡,一邊喝著小酒。一過路客商在門外叫喊道「老劉,你的餜餡咋樣?」,劉克溫答道「你知道不,我的餜餡天下第一,吃到口裡就化了」,客商又言道「那不行,不要了」,劉克溫聞言一怒「怎麼個不行了?」,客商笑道「你的餜餡那麼酥,我的驢駝回去,還不散成一對渣渣了?」,劉克溫隨機應變應付道「瞎說了,我的餜餡甩到對面山上都打不爛!」。雖然劉克溫關於自家餜餡的描述前茅後盾,但是「入口酥、到口爛,甩到對面山上打不爛」卻成了餜餡製作人的經典口頭禪。

子洲果餡分為"棗餡"和「糖餡」倆種口味,相對口感味道而言,棗餜餡比糖餜餡更好吃,但糖餜餡比棗餜餡更不容易壞掉。傳統做法是用油酥麵糰手套皮,包棗泥餡,用木模壓中點紅,外沿鼓園如輪,成形數個之後,擺入平底爐鍋內,上下文火,烤至焦黃。其皮酥內甜,棗香宜人。有鄉諺曰「周鹼餜餡香噴噴,棗餡可口千層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UgDGwBmyVoG_1Zrah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