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哥哥剛過2歲,有一段時間
表現得特別執拗
,只要有什麼事情不順他的心意,就會哭鬧不止。起初我們以為孩子是哪裡不舒服,就帶娃去看醫生,檢查結果都正常。我們因此覺得孩子是在
故意找事
,有一次就沒忍住教訓了他,但哥哥
並沒有因此停止了哭鬧
。
直到我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看到一段描述,才發現哥哥這種情況原來是
秩序敏感期到了
,比如:
不小心把汽車放進了積木里,他會指著汽車哭著上氣不接下氣;
爺爺穿了爸爸的拖鞋,他就哭著一定要讓爺爺脫下來,讓爸爸穿上才可以;
出門時一定帶上黑色的帽子,否則就怎麼哄都不出去……
不少寶媽都說自家娃有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覺得是孩子不聽話,無理取鬧。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的秩序敏感期到了,我也懊惱差點因為自己
缺乏對孩子成長階段的了解
,而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時期。
孩子在
秩序敏感期順利發展
的
好處
在秩序敏感期內,
孩子強烈地需要外界的一切與自己內心是統一
的
,
一旦破壞了他心中的規則,就會產生一系列不安的情緒
。
因此孩子在秩序敏感期能夠順利的發展,對孩子一生都有幫助。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指出,秩序敏感期對孩子道德意識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
秩序得到滿足,孩子會獲得安靜與快樂
孩子天生具有秩序感,當秩序敏感期到來時,家長需要事事順著他的想法。當他內心的秩序得到滿足時,就會獲得安靜與快樂。
第二,在
秩序敏感期
時,
孩子
能夠
建立規則意識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最好時期。可以從孩子產生內在的秩序時,幫助他建立外在的秩序感。
第三,學會
秩序可以讓孩子更加獨立、自信
在孩子的世界中,好的秩序可以讓他們更加有安全感。孫瑞雪老師推崇的教育是:愛與自由。看過之後我們會發現,給孩子真正的愛與自由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成長的秩序規則之上。
建立好的秩序,孩子能夠做好很多事情。這樣不僅讓孩子更加的獨立,同時也會因為事情的結果而獲得自信。
很多家長也許還是不能夠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簡單來說,
如果不能夠
讓孩子順利度過秩序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
就會受挫
,會影響到後期發展。
幫孩子
正確度過
敏感期
的方法
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要求,和一次次重複的動作。這個時候
家長不要著急
,不要因為不了解孩子就
發火斥責
,希望孩子停止哭鬧,變得安靜下來。孩子的敏感期就在0-6歲之間,有且只有一次。如果因為你的不了解,
讓孩子錯過了敏感期關鍵的發展時刻
,就會錯過孩子成長中重要的環節。因此,建議家長了解下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度過敏感期的方法。
秩序敏感期,家長不要訓斥孩子
當孩子秩序敏感期到來,一定會因為
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不止
。剛開始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會失去耐心,用訓斥的方式讓孩子停下來。這樣做只是家長得到了方便,鎮壓了孩子的情緒。但實際上
會讓孩子的內在秩序變得混亂
,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學習。
《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中提到,不能單單用「叛逆期」來解釋,而是因為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被打亂、被破壞造成的。
多一些耐心去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長多一點耐心,觀察孩子哭鬧的起因,多嘗試解決的辦法。當你能夠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他的
秩序得到滿足
時,也會因此
獲得快樂
。當孩子秩序敏感期到來時,家庭成員也要保持一致的做法,去理解並尊重孩子。
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來時,家長可以藉此來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
就像哥哥,當我把汽車和積木混裝在一起,就是破壞了他內在的秩序,他會用哭鬧提出抗議。當我把兩者分類後,
哥哥也
會嚴格地遵守
,並且每一次都會把玩具物歸原位。這個
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生活中制定的其他很多規則,哥哥也會嚴格地遵守。所以我發現只要幫助孩子建立了規則意識,他們就會
將內在的秩序延伸在外
,我們就能培養他們好的生活習慣。
媽媽來叨叨:
許多時候,對於孩子而言,你不需要說太多的話,只要能夠理解他就可以。所以建議要仔細觀察孩子的需求,傾聽孩子的想法,共情孩子的感受。當他出現哭鬧,劇烈的情緒反應時,要給他們足夠的耐心與關照,陪他一起在安全的環境中度過秩序敏感期。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骨湯補鈣白粥養胃?這樣吃錯了,營養少還有害!
看孩子耽誤玩手機嗎?一張動圖表明,有些傷害可以避免
「摸高」對身高增長有作用,孩子蹭蹭猛長的秘密,就是這一個動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rYezHMBURTf-Dn56a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