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診室折騰了幾個小時,終於在無奈和不甘的心情下回到了值班室。
這是一名53歲的心肌梗死男病人,家屬不辭勞苦,懷著最後一份希望把他從嘉興送過來,可一下急救車,人就不行了。
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很給力和專業,第一時間開始了標準的心肺復甦。我趕到以後,也加入其中,花了半個多小時,勉強讓患者恢復了心跳。
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和長時間的心源性休克已經摧毀了患者好起來的最後希望,我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化為泡影。在大劑量的強心和升壓支持下,患者還是頂不住了。
當其他家屬讓我直接把這個噩耗告訴患者妻子時,她已經說不出話了,只是無奈地點頭回應我。看著她的樣子,我就像打了敗仗的士兵,無奈而又不甘。
而這場悲劇的開始,只是40小時前的一桶冷水,一桶想用來消暑的冷水。
在患者將這桶冷水澆到自己身上之前,他還是一個被旁人認為「身體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可澆完冷水後,他就開始出現了持續性的胸悶。
一開始他以為這不過是中暑了,也就一直熬著沒去醫院,幾個小時後,情況越來越糟糕,胸痛也出現了。
一到當地醫院,發現居然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
雖然當地醫院緊急做了介入,用支架開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他的情況仍然一點點地變差,血壓開始支撐不住,胸悶再次加重,身體內環境也逐漸崩潰。終於在到達我們醫院的那一刻,他的心臟徹底停工。
突然的冷刺激不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的嚴重痙攣,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寒冬,但我也沒想到它可以發生在這炎熱的夏天,而起因就是澆了一桶冷水。
希望大家能從這個悲傷的故事中吸取教訓,儘量避免驟冷刺激(比如突然用冷水澆身、快速喝冷飲等),減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樣洗澡緩解6種不適!
01
飯前30分鐘洗,增強食慾
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可有意識地在飯前30分鐘洗澡,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溫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複5次。
02
沖洗疼痛部位,緩解身體酸痛
對於風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損傷、僵硬等問題,可以在淋浴時以40度的熱水在疼痛部位噴上10分鐘左右,邊沖邊做舒展運動,可逐漸打通血淤,促進血液循環。
03
洗澡時大口呼吸,可緩解便秘
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重點淋浴腹部,可增進氣血流動,加強血液循環,緩解便秘,防治痔瘡。
04
熱水裡加生薑,祛除寒氣
許多女性及體寒的人經常會全身發冷,手腳容易冰冷、麻木,甚至在夏天也不例外。
這類人群在有空時可多泡泡澡,並在熱水中加入生薑,促進血液循環。
05
搓搓臉洗掉疲勞
勞累了一天後,用熱水搓臉能更好地刺激面部神經。
在摩擦和水溫雙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熱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舒展表情肌,可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面部的緊實紅潤,長期堅持可防止面神經炎、視力減退。
06
按摩腳,緩解疲勞、浮腫
先用40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沖浴,然後針對性地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再用低溫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同時腳部邊沖邊活動,重複數次後以達到刺激穴位,通暢氣血的作用。
這4種情況,別急著洗澡!
夏季洗澡最好也用溫水,以防出現意外。
除了水溫,洗澡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提醒大家:以下4種情況不要急著洗澡!
01
飯後不要立刻洗澡
吃飽飯後不能立刻洗澡,否則會影響消化。
吃飽飯後,為了加強胃腸的蠕動促進消化吸收,對血液量要求較大,但洗澡時血液會向體表皮膚轉移,那麼胃腸的供血量就會減少影響消化,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問題。
建議:洗澡時間可在飯後1~2小時。
02
喝酒後不要立刻洗澡
在酒精刺激下,血管會輕度擴張,擴張結果就是血壓降低。而在這種情況下洗澡,血液往體錶轉移時可能會讓血壓降低更明顯。
血壓降低會引起腦部供血不足,此時就容易發生暈厥。
03
運動後不要立刻洗澡
運動後別立即去洗熱水澡,因為機體受到熱水刺激後,會導致肌肉和皮膚的血管擴張,使流向肌肉和皮膚的血液進一步增加,導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臟和腦部。
特別是對患有高血壓或冠心病的人來說,一旦引起心臟和腦部嚴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急性發作。
04
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則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容易發生虛脫。
洗澡切莫過分貪涼
冷水洗澡一定要循序漸進
文章來源:健康榜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生活誤區和疾病知識!這裡的文章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