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系列發布會 |答記者問:東莞科技護城牆建設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2019-11-21     平安東莞

11月19日上午,東莞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科技信息總工程師莫傑東作為主發布人通報了東莞公安機關智慧新警務建設工作情況及成效,指揮、刑警、科信、政務服務等相關警種和部門負責人對現場媒體記者所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Q:請問一下市局莫傑東黨委,市公安局現在的科技護城牆建設與以往的公安信息化建設有什麼不同?

南方日報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科技信息總工程師 莫傑東

A:東莞科技護城牆建設與以往科技信息化建設最大的區別在於兩點:

一是重統籌。以往的信息化建設,由於東莞行政架構特殊,各鎮街、部門分散建設,缺乏統籌,重複建設現象較為嚴重,系統之間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導致信息化效益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局於2016年初成立了東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委員會,統籌全市公安機關科技信息化建設,科技護城牆建設由科信委推動,並且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從市級層面進一步加強了統籌力度,各鎮街分局都是在市局的統一規划下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是重規劃。以往的信息化建設,以任務型建設為主,也就是自己沒有什麼建設目標和規劃,建設與需求脫節,科技護城牆建設是在我們做了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我市實際,結合公安工作的實戰需求提出來的,我們制定了科技護城牆建設三年頂層規劃方案,有明確的建設目標和實施計劃。

Q:請問一下市局科信科張健生科長,「慧眼」小視頻的下一步建設推廣計劃是怎樣的?

東莞電視台

市局科信科科長 張健生

A:為更好的發揮「慧眼」的價值,提升用戶對「慧眼」的獲得感,針對村居、酒店、寫字樓、小區、工廠等有本地應用需求的場景,我局將指導運營商開發「慧眼」2.0版,打造本地化應用功能,根據不同的用戶開發不同的應用功能,對於臨街商鋪和私人用戶,增加報警功能,讓商鋪和私人住宅無人值守時可以更加放心,提高用戶獲得感;對於工廠企業,增加重點人員預警功能,讓企業主招人用人時提前獲知員工是否有前科,提高企業主認同感;對於住宅小區,增加智能安防功能,指導保安深夜巡防有人活動的區域,無需巡防無人活動區域,節省人力物力。讓出資人充分體驗到「慧眼」特色功能,特別是對提升安全感帶來的幫助,增強出資人的獲得感。

功能完善後將根據各鎮街的「慧眼」安裝情況、治安狀況、人口數量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場所進行「慧眼」2.0版本的試點,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將會全市大範圍推廣。

Q:請問一下市局刑警支隊一大隊麥惠強教導員,科技護城牆建設對市局情報工作帶來什麼改變?請介紹一下。

廣州日報

市局刑警支隊一大隊教導員 麥惠強

A:隨著科技護城牆建設的推進,各類數據信息成倍增長,為我局情報工作提供海量的槍枝彈藥,為偵查破案提供大量的情報線索。為承接科技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大數據紅利,我局去年底提出「構建聯合情報作戰體系,全面運行情報引領警務工作模式」的總體思路,情報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情報工作更加專業,市局打破傳統的情報機制和思維,於2018年10月整合市局的情報力量,明確了實施情報主導警務的戰略決策。成立東莞市公安局聯合情報作戰中心,目前有49名民警,突破警種壁壘,將各種警務技術資源進行全局統籌、集約利用,實現情報資源由「多個警種服務各自部門」向「一個中心服務全部警種」轉變。情報資源的專業程度和整合力度,在全國範圍可以說是超前的。

二是系統建設更加全面。東莞市公安局聯合情報作戰中心將按照智慧新警務工作統一部署,充分吸收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手段,搭建了多個情報運用平台,真正向科技、向效率要警力,成為警務效能新的增長點,實現由汗水警務模式向智慧警務模式轉變。

三是打擊犯罪更加快捷。聯合情報作戰中心為各警種和部門提供7*24小時情報支撐,遇到重大警情後,中心在後台立即運用串並、比對、查詢、追蹤、臨控等各種科技信息化手段,同步開展偵查,主動跟蹤服務警種和基層實戰,快速核實嫌疑人身份和行蹤,破解基層實戰單位信息資源匱乏、手段不足、「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困境。確保每一起重大案件都有強大的數據信息支撐,實現精準快速打擊。

Q:請問一下市局指揮調度專員王俊森,市公安局實行全市統一接警以來,接處警效率有哪些方面提升?

東莞日報

市局指揮調度專員 王俊森

A:去年2月份,我局啟用「一級接警、分級分類處警」模式,並建成了預案管理系統,按照省廳警情性質字典建立相應處置預案1600多條,從提問清單、指揮調度、響應報告、現場處置等方面對接處警工作進行了規範。

接警方面:我局實行全市統一接警,有效解決了人員及電話占線等問題,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實現了整合警務資源、統一指揮調度,進一步發揮了「全市警務一盤棋」的優勢作用,有助於接處警專業化和規範化。

處警方面,市局接到報警後,依託報警定位、可視化指揮調度、PDT數字集群通信、移動接處警等業務系統,扁平化指揮、點對點調度,而且警情同步流轉到分局協同處置,實現了快速反應、科學處警,大大提升了接處警工作效能。

Q:請問一下市局行政審批協調科凌伯成副科長,從剛才的通報看,全市公安機關已建成77個24小時自助服務廳,投放超過380台自助設備終端,那我想請問一下,群眾通過這些自助設備可以辦理哪些業務?

南方日報

市局行政審批協調科副科長 凌伯成

A:目前,我市公安機關投放的自助設備終端主要受理辦理戶政、車駕管、出入境等高頻業務事項。具體包括:

戶政方面的「辦理身份證到期、丟失、損壞換證,領取身份證」等業務;

車駕管方面的「駕駛證換證、補證,機動車六年免檢、號牌丟失補領、檢驗合格標誌補領,變更機動車所有人聯繫方式」等業務;

出入境方面的「往來港澳個人游、團隊游再次簽注,往來台灣團隊游再次簽注,自助領取卡式往來港澳台通行證、電子護照」等業務。此外,我們在市民服務中心公安區自助服務廳還在試用居住證簽注和制證、自助體檢等設備。

接下來,我們將會通過媒體向廣大市民群眾公布各類自助設備可辦理的業務事項以及具體分布情況,敬請關注。謝謝!

(來源:東莞市公安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eBijG4BMH2_cNUgG2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