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2020-02-27     鳳城在線

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為落實中央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有關精神,指導全國旅遊景區繼續實施疫情防控、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相關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機制印發的《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結合旅遊景區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的特點,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景區開放總體要求

(一)堅持分區分級原則,不搞 「一刀切」。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評估。疫情高風險地區旅遊景區暫緩開放,疫情中風險和低風險地區旅遊景區開放工作由當地黨委政府決定。

(二)健全疫情防控應急機制。要繼續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景區恢復開放前應提前做好《旅遊景區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旅遊景區主要負責人是景區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要把防控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確保各項措施執行到位。

(三)主動做好宣傳引導。要從防控大局出發,主動做好公眾宣傳引導,提升公眾疫情防控意識,避免因景區開放造成大範圍跨區域人員流動增加疫情防控風險,或引發公眾對疫情防控形勢的誤判。

二、加強景區員工健康監測和管理

(四)做好員工健康監測和報告。應按照當地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管理,掌握員工出行軌跡等情況,對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人員要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要實行「一進一測一登記」制度,進入景區前須進行體溫檢測,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要關心關愛員工身心健康,及時做好疏解疏導。

(五)強化疫情防控培訓。應對員工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事項的培訓,確保員工上崗前具備必須的防控和處置知識與能力。

(六)嚴格上崗工作規範。應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距離」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員工用餐管理,實行錯峰就餐;減少召開會議數量,必須召開的會議應縮短時間、控制規模。

三、做好景區公共衛生和場館防控

(七)加強清潔消毒。應及時對景區密閉建築、公共場所、衛生設施、遊樂設備、餐飲場所等進行通風換氣、清潔消毒。景區內洗手、噴淋等設施應保持正常運行。做好景區垃圾分類處理。

(八)做好醫務服務。有條件的景區要準備必要的藥物和防護物資,不具備條件的應當與醫療機構建立聯繫。

(九)實施分區分項開放。各景區應根據實際,分區域分項目逐步恢復開放。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所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項目,可先不開放或延後開放。

(十)確保設備安全。應對景區交通和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確保符合恢復運營條件和安全管理要求。

四、強化景區遊覽管理

(十一)嚴控遊客流量。景區科學合理設置承載量。要有效採取門票預約、智慧引導等手段,科學分流疏導遊客,做好遊客流量關口前置管控。

(十二)防止人員聚集。應採取分時段、間隔性辦法安排遊客入園。景區出入口、重要參觀點等容易出現人員聚集位置要配備管理人員,加強遊客秩序管理。優化設置遊覽線路。

(十三)落實實名登記。應實行實名制購票,採取適當方式完整記錄入園遊客聯絡方式、來往交通等信息,做到可查詢可追蹤。鼓勵景區積極利用大數據和智慧手段,做好遊客信息動態監測。

(十四)加強遊客防護。鼓勵景區採取網際網路售票、二維碼驗票等方式有效減少人員接觸。遊客在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後方可入園。保持交通、購票、遊覽、休息、餐飲等場所人員間距。餐飲服務單位應加強循環使用餐具清潔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

(十五)加強現場巡查。應增配人員,加大景區巡查力度,對隨意摘除口罩、隨地吐痰等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不文明旅遊等行為進行及時勸誡,切實維護好景區遊覽秩序。

(十六)加強防控知識宣傳。應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遊客服務中心、提示牌、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平台,及時發布景區恢復開放管理措施和疫情防控知識,幫助遊客掌握防護要點、增強防護意識、配合防控工作。

五、及時有效處置異常情況

(十七)加強溝通聯動。加強與當地衛生防疫和文化旅遊等部門聯動,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

(十八)做好應對處置。發現疑似症狀員工或病例的景區,要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疫點消毒工作,暫時關閉景區,待情況得到控制並按程序報批後再恢復開放。

全省旅遊景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

指導手冊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有關要求,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文化和旅遊行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為進一步精準指導全省旅遊景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景區有序開放,河北省旅遊協會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手冊。

一、基本要求

1.成立防控工作小組。景區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根據防控工作部署和疫情動態變化,明確各部門及各操作環節上的具體責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制定景區恢復開放工作方案。堅持分區分級原則,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評估。各類旅遊景區開放時間服從當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恢復開放前應制定《景區恢復開放工作方案》,經批准或報備後有序受控開放。

3.制定防控應急預案。景區恢復開放前應結合景區實際制定《景區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並開展演練,確保有效實施。

4.強化措施落實到位。成立專門督查小組,加強日常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5.做好防護物資配備。根據防疫需要,配備口罩、手套、測溫儀等防護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確保滿足防控和開放工作的需要。不具備條件的應當與醫療機構建立聯繫。

6.做好防疫教訓培訓。將傳染病預防知識納入員工常規培訓內容,景區開放前,通過景區QQ群、微信群或單位內網等途徑,完成員工疫情防控的全員培訓,達到應知應會並具有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7.加強景區安全排查。景區需在開放前對遊樂設備、交通設備、消防設備、安全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備及遊覽安全等重點區域或環節進行逐一排查,做好檢查維修工作,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危加固,做好安全警示,確保安全開放、安全遊覽。

8.構建智慧防疫體系。鼓勵遊客通過APP、OTA、官網等渠道進行網絡訂票,採用無感支付和無接觸支付措施,景區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各種手段全面掌握遊客基本信息,以便高效追蹤管控。

9.加強溝通聯動。加強與當地衛生防疫和文化旅遊等部門聯動,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

二、員工管理

10.健康管理。景區要切實掌握員工流動情況,按照當地要求分區分類進行健康管理,對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人員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須隔離觀察14天,確認健康後方可返崗。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員工體溫監測登記本,對處在隔離期間和入住集體宿舍的員工,應每日進行2次體溫檢測。及時掌握缺勤人員健康狀況。要設立可疑症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要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11.服務管理。員工在為遊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並正確佩戴口罩,與遊客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12.上班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13.進入景區工作。進入景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進入工作,併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進入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14.入室辦公。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正確佩戴口罩。

15.參加會議。正確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和規模。儘量採取視頻或電話會議形式。會議結束後場地、家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浸泡消毒。

16.下班回家。洗手後正確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17.員工住宿。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於2.5平方米。根據實際情況可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

18.就餐管理。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員工用餐管理,實行錯峰就餐。

19.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調適,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倡導員工適度鍛鍊,推行健康生活方式。開展文明服務,注意咳嗽和噴嚏禮儀。

三、遊覽管理

20.各景區應根據實際,分區域分項目逐步恢復開放。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所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項目,可先不開放或延後開放。室內活動場所從嚴控制開放(劇院、影院和表演場所應暫時關閉),確保遊客間距能達到1.5米以上。

21.鼓勵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低風險區域人員密集文旅場所,日接待量和瞬時接待量不超過正常營業日接待量的50%。重新核定的遊客最大承載量及瞬時接待量要通過景區電子顯示屏或其他方式予以公告。

22.所有旅遊景區應實名制購票和遊覽,來自重點疫區的遊客主動填寫《遊客健康狀況登記表》,記錄遊客聯絡方式、來往交通等信息,做到可查詢可追蹤。

23.景區恢復運營開放期間,應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遊客服務中心、出入口、提示牌、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平台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並公布當地疾病控制中心電話。

24.在景區遊客中心門口、購票窗口或景區入口外選擇合適地點設立遊客體溫檢測站,按照「先測體溫後購票」的要求,合理設置進出通道。景區出口與入口須隔開一定距離,分道出入,儘量避免進出遊客近距離接觸。

25.遊客服務(諮詢)中心放置中英文防治新冠肺炎的宣傳資料,免費向遊客發放。

26.遊客服務(諮詢)中心每天至少消毒兩次以上,並放置「本中心已消毒」告示。

27.遊客服務中心應備有75%的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液等物品,免費供遊客使用,不得在遊客中心存放酒精,並嚴格按照技術規定做好管理使用的安全防範。

28.為遊客免費提供使用的拐杖、輪椅、雨傘、語音導遊設備等物品,做到一天一消毒、一客一消毒。

29.景區內公用設施、電子觸摸屏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少於4次。

30.景區醫務室設立醫療急救點,配備一次性口罩、消毒液、醫用體溫表等醫用物資。

31.售票窗口、檢票口服務人員、保潔員、講解員等近距離服務遊客的一線員工必須正確佩戴和摘脫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並落實有效防護措施。

32.景區講解員講解與客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儘量採用藍牙耳機等電子設備講解。

33.對相對封閉的參觀點採取規範有效的空氣消毒措施,避免消毒過程對文物的損壞。

34.纜車車廂、遊船、電瓶車、景交車等內部交通工具儘量減少使用,如需使用,每天至少消毒兩次,採取隔位就坐的方式控制乘坐人數,保證遊客間距。

35.遊客應妥善安排分時段、間隔性入園,景區出入口、重要參觀點等容易出現人員聚集位置要配備管理人員,加強遊客秩序管理。提倡團隊遊客不超過30人,避免集中入園,實行分散式遊覽,嚴控人員聚集。

36.通過簡訊、滾動屏、宣傳視頻等形式,營造文明旅遊良好氛圍,倡導遊客文明旅遊,減少聚集,注意個人防護。

37.加強群防群控,強化與屬地的防疫、公安、文旅等部門聯動,對不配合體溫檢測、隨意吐痰、亂扔垃圾等遊客不文明行為要予以制止和勸導,對明顯違反防控規範的遊客或有關行為,第一時間報告當地防控有關部門處置。

四、環境衛生管理

38.每日營業前後須對出入口、門廳、走廊、電梯、地面、牆壁、停車場、休息區、服務台、收銀台、座椅、衛生間等公共服務場所及公共接觸物品進行消毒,每日消毒次數不少於2次,並對清潔消毒情況進行公示。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做到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污染。

39.加強景區密閉建築、衛生設施、遊樂設備、餐飲等營業場所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暢。要做到每日開窗自然通風至少2次,每次30分鐘以上。不能開窗通風或通風不良的密閉場所,可使用電風扇、排風扇等機械通風方式。

40.公共衛生間通風良好,衛生設施完善。須配備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紙,並確保供水正常和烘乾機正常使用。坐、便池、洗手台、把手等清潔後用消毒水消毒,地漏每天用消毒水沖洗。

41.旅遊景區垃圾箱(桶)實行「一日兩清理兩消毒」制度,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防疫期間,增設廢棄口罩回收專用箱(桶)並及時清理垃圾,按照要求統一回收處理。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

42.強化景區用車及區停車場防控和消毒管理。乘坐景區車輛須佩戴口罩,使用後,車輛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團隊和自駕車輛實行分區停放,車輛隔位停放,引導分散下客入園。

五、購物娛樂管理

43.景區的商店衛生符合《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9670-1996)要求;加強通風換氣,營業期間保持門窗敞開,每天進行嚴格消毒2次。

44.娛樂場所衛生符合《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GB9664-1996)要求,參與性的娛樂項目設施中遊客使用或接觸的物品和設備表面,均須用消毒液或75%酒精棉球等擦拭消毒,做到一客一消毒、一天全消毒。

45.落實娛樂場所的自然通風和空氣消毒措施。

46.關閉沒有新風設施、自然通風條件和無法保證空氣品質的娛樂場所。

47.加強景區內動物的防疫工作,禁止遊客與動物的直接接觸。

六、餐飲住宿管理

(一)餐飲

48.餐飲場所經營應符合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

49.餐飲場所管理符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範》(GB37487-2019)、《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公共場所衛生設計規範》(GB37489.1-2019)的要求。

50.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距離」要求,餐飲、廚師等一線服務人員、每次上崗前必須洗手和消毒。廚師全部佩戴專用防護面罩和一次性手套上崗。

51.患有或疑似患有傳染病的食品處理人員,應立即向管理層報告並尋求治療,立即停止從事任何可能接觸食物的工作。

52.餐廳儘量實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避免人員密集,加大餐廳內餐桌間距,保證人與人間距1.5米以上。

53.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餐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實行嚴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必要時使用一次性餐具。

54.餐廳禁止提供以野生動物為原料的菜品,生冷食品確保衛生。

55.廚房保持清潔乾燥,保持廚房用具的清潔,對廚房下水道和隔油池每天進行清理和消毒。冷菜間有過濾水,過濾器芯須註明更換日期和下次更換日期;配備紫外線消毒設備,制定有效的消毒時間規定。

56.食品應從經批准或信譽良好的來源供應,肉類原料必須檢疫合格。收貨後立即轉移到適當的儲存區域並做好記錄,便於在發生召回或食品事件時追蹤產品。

57.疫情期間,建議不碰現宰殺的肉禽類生鮮,建議增加相應的冷凍採購。

58.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有關規定操作,冰箱食品必須生熟分開。食品在冷卻、儲存、展示、運輸和服務的過程中應保持適當的溫度,防止食品中的細菌繁殖到不安全的水平。

59.冷凍食品應適徹底解凍,儘量減少食物中毒細菌和毒素的產生和增長。食物應徹底煮熟,以殺死任何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細菌,確保食品安全。

(二)住宿

60.嚴格控制入住遊客數量,確保景區內賓館或酒店防控能力和接待能力一致。必要時應制定防控疫時期特殊退改訂及退費政策。

61.推動入住人員信息登記全覆蓋,對所有入住遊客,要求其如實填報《健康狀況信息登記表》,發放《健康提示》,並建立完善工作檯帳,妥善保存登記信息,以備相關工作部門隨時調閱。

62.在酒店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崗,對賓客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複測。遊客無感冒、發熱、咳嗽、呼吸不暢情況下,方可進入酒店。為入住賓客提供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防護用品。

63.加強酒店內部環境衛生管理和布草管理。實施每日一消毒規範和制度,及時對客房、走廊、公共區域等進行通風換氣、清潔消毒。酒店布草嚴格按照布草標準清洗程序進行清洗。

64.住宿酒店加強公共場所管理,景區酒店或賓客大堂禁止聚眾,游泳池、娛樂場等場所不得開放。

65.外來人員(含供應商)實行非接觸性配送,並建立供應單位送貨人員的健康登記制度。

免責聲明: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著作權人或機構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OrohnAB3uTiws8Kpp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