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看懂這幾點,那麼《掃毒2》就是一部平庸之作

2019-07-10     史塔克Sir

2019年,是影視劇「大掃毒」的年份,從頗受好評的《破冰行動》到4天票房超過5億的《掃毒2》,都是以警匪緝毒作為題材的,也見證了禁毒題材在當代國內主旋律作品的王者地位。

《破冰行動》說親情,說戰友之情;《追龍2》中說的是兄弟情;而《掃毒2》中更多體現的是兄弟情和血緣親情的巔峰對決,每一部作品,都涉及到了禁毒背後的人性和價值呈現。

相似的類型,不一樣的靈魂呈現,都體現了文以載道的藝術良心!

一,兄弟手足OR血緣親情?

在片場中有很重要的一段戲,順天兄弟三人在劇中飲酒的時候,共同念了一首詩:「千軍萬馬前,與君平肩立。九曲黃泉中,與君闖生死。功不分,禍不記,苦不言,稱之為兄弟」

其中的「功不分,禍不記,苦不言,稱之為兄弟」是劉德華寫的一首歌,也是和古天樂兩個兄弟合唱的主題曲。

順天和地藏,這兩個20多年的過命兄弟,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順天的叔叔余南發現了地藏「販毒」,為了表現自己的禁毒決心,為底下的兄弟樹立榜樣,他命令順天剁掉了地藏的手指。

然而,當地藏抬起絕望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兄弟時,他試圖想要用兄弟之情打動順天,然而,順天卻毅然的選擇了血緣親情。

在傳統的香港黑幫電影中,表現兄弟情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如《英雄本色》就是在突出江湖規矩,比如黑幫大哥與當警察的弟弟心有芥蒂,而更為看重宋子豪與小馬哥的兄弟情義!

而到了《掃毒2》中,順天的做法無疑讓觀眾又回到了「養育之恩大如天」的中國傳統價值觀中。

當然,很多的觀眾可能會說,順天這樣做是因為曾經的毒品傷害到了他的家庭,害死了他的父親,他的兒子也是因為毒品墜樓身亡,他和毒品勢不兩立,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余順天在維護血緣親情的一種體現。

再說到地藏,從片尾的歌詞中可以肯定,地藏是被被兄弟冤枉的。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委屈和受傷,他成為了大毒梟,他痛恨血緣關係破壞了自己20年的兄弟情,他有錢有勢,流連於酒色之中,卻在內心深處仍然不願意以血緣親情為基礎來構建自己的家庭。

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存在著對於「兄弟親情」的嚮往和遺憾,包括他在地鐵飆車碰撞之後,氣息奄奄了還會喊著順天一聲「大哥」,這都是對於兄弟之情的一種惋惜。

所以,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感設置,讓整個禁毒過程更加有人情味,也是兩個主人公對於情感的抉擇和內心價值觀的呈現。

二,3000平米香港中環地鐵站1:1搭建,呈現最燒錢飆車戲

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高潮部分無疑是影片最後的地鐵飆車片段。

關於這一場重場戲,劇組耗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動用了上千人的專業團隊,按照真實的比例1:1搭建了香港中環地鐵站。

為了給觀眾呈現最為逼真的效果,在最後的拍攝中,地鐵里的很多工程設施都被悉數撞毀。

天王劉德華也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次搭建的香港中環地鐵,場面很大,真實感更強,並且在狹窄的月台上要完成很多動作戲,難度上來說特別的大,這種情況以往的港產片中是很少見的。飛車特技、槍戰這些視覺元素也都在這場戲中有表現,這是片中的高潮,非常值得期待。」

在拍攝飛車的戲份中,難度頗大,現場空間比較局限和緊湊,導演要求車速達到六七十公里,還要做漂移。這一系列動作都是需要演員親自上陣的。

在拍戲的過程中,華仔腰部受傷。然而在最後,余順天和地藏雙槍掃射的時候,劉德華讓人不寒而慄的眼神,中彈後仍然開槍不止的決絕甚至令監視器後的邱禮濤都不寒而慄。

二,過癮爽片背後的辛酸

《掃毒1》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陳木勝將「情和義」貫穿始終,他側重於呈現血雨腥風中的俠骨柔情。

到了《掃毒2》,導演換成了邱禮濤。邱禮濤的作品大多採用粗糲和狂放的風格,在對於黑色主題的渲染中,夾雜著香港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

比如之前的《人肉叉燒包》,而《掃毒2》中的屠宰場的血腥氣氛,也是其黑色風格的一種延續。

「拍電影的時候我參考了一些周圍發生的事。我發現,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由於我很討厭你,你講左,我就支持右;你說上,我就支持下,是作對式的。」

從邱禮濤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他對於事物有著自身獨到的判斷和見解,喜歡在影片中呈現對於現實社會的理解和思考。

毫無疑問,《掃毒2》是一部爽片,除了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的精彩呈現之外,還匯聚了張國強、鄭則仕、林家棟、李燦森等很多黃金配角,在齊聚香港元素的電影中,也能夠讓觀眾感受到20年來港片熟悉的味道。

而兩位影帝時隔17年之後,桂冠加身的精湛戲風,為觀眾呈現出了「1+1>2」的效果。

尤其是最後的地鐵飆車戲,短短几分鐘的呈現,卻讓觀眾感受到了「空氣緊張的顫抖」,車子從地鐵疾馳而過,夾雜著碰撞的聲音和尖銳的摩擦聲,在迸濺的火花中,呈現著兩個男子的生死對決。

觀眾可以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大叫一聲「好爽!今天的票價,值了!」卻也感受到了無奈和辛酸。

在港片的這幾年,港片中總是熟悉的劇情和熟悉的演員面孔。

劉德華,古天樂,郭富城,周潤發,劉青雲、張家輝,這些人大多已經年過半百,從港片「儘是繁華,儘是癲狂」的年代走過,陪伴無數人度過了青春年代。

尤其是古天樂古仔,在2019年過了一半的情況下,就上映了四部電影,緊接著還會有更多作品,可謂是每個月都能在電影院看到他的宣傳作品。

然而,在百花齊放的影視界,這幾個人仿佛支撐了香港片的整個河山。而如今也面臨著「日薄西山」的尷尬和處境。

在一次古天樂的採訪中,記者問道他為什麼不來內地拍電影,他說自己想為香港電影做一些事。

又比如,在這次選演員的過程中,最早定下了古天樂飾演「地藏」,但是「順天」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直到劉德華的出現。

而對於新生代的演員,能夠獨當一面的並不多,而像劉德華和古天樂這樣有影響力的優秀演員,卻也面臨著年齡和精力上的尷尬。這也是香港電影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N8G_msBmyVoG_1Z02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