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2日電 題:違法收益可達萬倍、網上就能買軟硬體、看「教程」——「微盤」詐騙「死灰復燃」,監管治理如何跟上?
新華社記者蘭天鳴、胡潔菲
宣稱「10元投資炒白銀、5秒開戶做瀝青」「買漲買跌都能賺」「一部手機創業,一根手指賺錢」……此前,因涉嫌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號稱「微盤」的虛假投資交易平台遭到證監會等監管部門重點清理打擊。新華社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當前又有不少虛假投資交易平台利用二維碼、APP等悄然「死灰復燃」。受騙人可能遭受何種損失?此類騙局何以屢禁不絕?監管治理如何「斷根」?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意外不意外?「成功人士」教投資,讓你20天20萬變1萬
今年5月,上海劉女士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稱知道「穩賺不賠的期貨投資平台」的「成功人士」為好友。在該「好友」「指導」下,她下載了一個「期貨交易APP」,並分三次共向APP帳戶里充值66666元。照指示,劉女士簡單操作了4筆交易,APP內帳面立即顯示她賺了4000元。在「成功人士」鼓動下,她很快又向APP內帳戶充值了13萬元,進行操作後發現自己APP內帳戶只剩下13186元。而此時「成功人士」仍慫恿她繼續加碼充值,投資翻本。
近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這起「虛假投資APP詐騙案」犯罪嫌疑人鄭某某等20人批准逮捕。案中受害人被誘導使用的虛假期貨投資APP,正是典型的「微盤」詐騙手段之一。
記者了解到,該團伙四名組長手下共有業務員15人。由「經理」提供APP下載二維碼並傳授員工詐騙「話術」。組長負責分配詐騙指標,幫助客戶操作虛假期貨交易。業務員則負責聊天溝通,吸引客戶不斷「投資」。
「我們有任務每天發5條朋友圈,加30至50個好友,特別是要在朋友圈把自己包裝為成功人士,引人注目,並進行適當的感情聯絡,引人上鉤。」團伙中一名業務員告訴記者。
記者還發現,雖然「微盤」已被監管機構定性為涉違法犯罪行為,並明令禁止,但百度貼吧中仍存在所謂「微盤招商吧」,且關注人數與帖子量均巨大。其中存在大量與「微盤」和建立「微盤」技術公司相關的推介信息,甚至還有傳授做「微盤」如何盈利的「忽悠帖」。其中不少帖子將「微盤」詐騙稱為「一條輕鬆賺票子的路」,宣稱「做了兩年,日入2000」「直推客戶可以享受60%的手續返還」。
「微盤」詐騙暴利誘惑大、軟硬體便宜、模式易複製
多名專家告訴記者,「微盤」詐騙死灰復燃的原因在於其「病灶」難除。
——「以小博巨」誘惑大。艾利艾智庫高級分析師高婷婷表示,非法期貨交易平台等「微盤」詐騙工具開發運營成本低,卻利潤巨大,刺激「病灶」反覆發作。如湖州德清警方「6.23」特大炒原油電信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超1億元;紹興越城警方端掉一個期貨交易詐騙平台,涉案金額已達1.7億元。但這些犯罪的原始成本卻均在幾千元、萬餘元左右,與之相比,違法收益均在萬倍左右。
——一些網際網路平台管理粗疏、缺乏自製,導致相關違法犯罪所需軟硬體、模式方法等在網際網路上輕易可得。記者通過百度貼吧找到一名為「專業搭建備用」的不法建盤者。他告訴記者,自己「博彩、彩票、期貨盤都能做」,建一個期貨盤只要6000元,漲幅多少可後台控制,投資者匯入的錢會直接打到後台設置的銀行卡里。
「幾千塊買個系統和伺服器,拉一幫業務員就能開個『微盤』行騙。」 高婷婷說,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運作模式均可在網際網路上找到,違法犯罪活動被批量複製。這也導致被打擊後,不法分子也能輕易將騙局改頭換面、「借屍還魂」。
——隱蔽性強,查處難度較大。百度貼吧上的不法建盤者還告訴記者,製作虛假期貨APP「不存在被追查的風險」,因為「伺服器都設在國外」。高婷婷稱,虛假期貨APP等微盤詐騙行為,傳播相對隱蔽,「若無人舉報,監管部門較難發現。」
專家:多方聯動、常態打擊、源頭預防才能「斷根」
針對當前「微盤」詐騙APP只要「一串網址」「一個二維碼」就能安裝、「換個平台就能復活」的「野草式」生存現狀,專家建議,工信、網信、金融部門應加強聯動,持續進行源頭打擊,堅持源頭預防,探索有效防控對策。
聯動各平台打擊預防,讓其無處可藏。多名專家表示,搜尋引擎、社交軟體等仍是「微盤」詐騙相關信息的主要傳播渠道。各類網絡平台需完善內容審核機制,主動排查舉報和處置違法信息;金融監管部門要探索研究虛假期貨投資APP綁定銀行帳戶的流水進出規律,對相關支付平台交易額度、頻次、跨國資金流動情況加強預警和排查。
手機系統提供方應加強自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手機應用商店要加強審查力度,對非法交易為目的的APP要禁止上架;針對由手機系統提供方授權、無需進入應用商店即可用二維碼或連結下載的測試版APP,手機系統提供方應切實承擔起有關責任,不能讓違法犯罪的APP不斷「換馬甲」「轉世投胎」,侵害投資者。
加強投資者教育,讓其無利可圖。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執行院長傅蔚岡認為,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強有效引導,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向投資人揭示「微盤」詐騙的特徵與危害,及時預警;還應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對自身投資風險承擔能力合理評估。專家提醒,一旦誤入非法「微盤」交易,應儘快進行舉報或報警,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