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近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關於做好二代徵信系統上線準備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人行徵信中心對《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標準個人、企業信用報告產品說明(二代試行)》和《徵信系統數據查詢接口規範(二代試行)》等文件進行了修訂,編制了《數字證書指南》等規範。
有消息表明,新徵信系統將打通企業和個人系統,實現企業和個人數據的融合。覆蓋10多億人,囊括央行徵信的機構3000家以上。
第一代全國集中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即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於2006年正式上線。目前該系統已採集9.9億自然人、2591.8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分別接入機構3564家和3465家,年度查詢量分別達到17.6億次和1.1億次。
相比一代系統,新徵信系統在用戶對象(企業、個人)上已無太多上升空間,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在內容和功能上。
據悉,其中二代個人徵信報告包括「報告頭、個人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貸交易信息明細、非信貸交易信息明細、公共信息明細、標註及聲明信息、查詢記錄」等八個部分,相比一代要更多。
作為一代徵信的升級版,新徵信將重點解決循環貸、信用卡大額專項分期、共同借款人、企業為個人擔保、個人為企業擔保、逾期後還款信息等一代徵信沒有覆蓋的信息。
隨著徵信系統的越來越強大,不止是金融系統納入徵信,更多生活中的繳費行為將逐步被納入徵信範疇。比如欠水電費、欠燃氣費,欠物業費等等情況,此前是不被納入央行徵信記錄,但在之後這些行為都有可能會被納入到官方徵信範圍。
二代徵信系統上線的消息傳出後,「欠水費也會上徵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有關負責人在就徵信系統建設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指出,目前徵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二代徵信系統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查詢的信用報告基本沒有變化,不是所謂的新版信用報告。同時他還強調,目前徵信系統尚未採集個人水費、電費繳費信息。
所謂新版信用報告與現行信用報告的模版一樣,設計了水、電、電信等公用事業繳費信息的展示格式。但在實際採集時,徵信中心將與相關數據源單位協商,並將嚴格落實《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規定,在數據源單位取得信息主體授權同意後才報送數據。同時,徵信中心表示將嚴把數據質量關,只有在確保數據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才會切實將數據採集入庫並對外提供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