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區釣魚人喜愛的「紅尾巴」究竟是一種什麼魚

2019-05-21     釣魚精英堂

這種魚在川南地區的土話里叫紅尾巴,肉厚、味美,但小刺多、易死、易腐爛,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魚。他和近親黃尾鯝完全相似,只是一個是紅魚鰭,一個是黃魚鰭。因為吃食兇猛,中鉤後掙扎力大而持久,常常被誤認為是釣上了大魚,所以深受釣魚人的喜愛。大的有一斤以上,有人釣到5~6斤的,一般釣到的在半斤左右。

在我們四川地區,紅尾巴魚特別多,繁殖能力超強,種群數量之龐大往往令人驚異。在川東小城大竹縣有個烏木水庫,烏木水庫橫貫四川東部的大巴山層巒疊嶂,滿目蒼翠,綿延數百里,是大巴山南麓豐沛的山泉滋潤的,鑲嵌在群山之間的一顆明珠。每年這個時期,時常暴雨傾盆,山洪暴發。平時恬靜清澈的小河立即變成波濤洶湧的激流。

紅尾巴魚集群溯流而上尋覓淺灘產卵,一到夜晚,在平靜的湖水裡早已待膩了的紅尾巴爭先恐後地湧入小河。在湍急的水流中游累了,會找洄水處或者小河轉彎的緩流處稍事歇息。在這種地方徒手一次可逮到兩、三條,甚至用腳踩也能踩著一、兩條,釣魚人一次釣上八九斤也是常有的事。

紅尾巴魚很有力道,釣起來十分刺激。但是紅尾巴的嘴很小,所以它吃食也就很特別:很小的一點餌料它可以折騰半天。但紅尾巴有合群,不怕跑魚乾擾,前仆後繼搶食的特點,用引魚群進窩垂釣的方法一天釣上10斤以上問題不大。具體的方法如下:

釣紅尾巴最重要的在於聚魚,窩料,粉餌捏成陀打下去,要使餌料大部分在水中霧化,少量到底,然後鉤掛大食到底後提竿20次左右,讓餌料在釣點形成霧化區。此舉的目的是要吸引較大的紅尾巴魚群進窩。紅尾進窩的特點是窩子裡冒細花、有飄動。

餌料,不用多說,以腥為主。曾經從別的很多寫紅尾釣法的文章裡面看到過其中一則,說紅尾喜歡刮食青苔,用丸九的荒食效果會加倍,因為裡面含有大量藻類,這一點我覺得有道理。拉餌效果最好,搓餌很差,而且必須保證良好的蓬鬆和散落狀態,稍微硬了就完蛋,所以最終還是推薦拉餌。如果是2米以上的深水,可以採取兩個手指輕捏一簇餌料起來,用鉤子勒穩即可,不可揉搓。

在激流中溯水而上的時候特別興奮,這個時候它們根本顧不得覓食。游累了自然會找緩流地方歇息,為了補充體力,遇上到口的食物絕對不會放過。特別是剛產完卵那段時間,覓食可以用瘋狂來形容,這是釣紅尾巴的最佳時機。釣者見漂動後3~5秒就煽提竿,注意煽竿幅度不要太大,很快就可以連竿,時不時還會來個雙飛。如果碰上條半斤以上的紅尾巴,掙扎逃竄的力道大得好似一斤左右的鯉魚,讓人大呼過癮。

回到家裡,躺在床上,才感覺到興奮之後的身心疲憊,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還是彎弓彎弓的竿稍抖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RtC2wBmyVoG_1ZY8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