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和三星都沒做好翻蓋摺疊屏手機,除了好看,翻蓋還有什麼用?

2020-02-24   專門網

去年上半年,三星發布了舉世矚目的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儘管歷經波折,最終還是於同年9月份上市。隨後華為也推出了自家首款摺疊屏手機Mate X,這兩款手機和此前網上曝光的其它摺疊屏手機一樣,採用的都是左右對摺的摺疊方案,主要區別在於「內折」和「外翻」。

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發布之後,很多人對摺疊屏的理解就是通過摺疊的方式將一個大尺寸平板變成一個正常尺寸的手機,目的是實現手機和平板兩種模式間的切換與兼顧。可緊接著摩托羅拉便在海外市場推出了新刀鋒Moto Razr,它的設計與前者大有不同,該機採用的是上下摺疊,展開狀態下機身尺寸與正常手機無異,摺疊後機身長度縮減一半,大有早期翻蓋手機的韻味。

三星剛剛發布的第二代摺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採用的也是同類設計,在螢幕尺寸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摺疊的方式將手機長度縮小一倍以提高移動便攜性,同時在機身背部加入一塊小尺寸副屏,用來展示時間、來電、簡訊等通知信息。這種設計形式看起來非常不錯,同時也滿足了小屏愛好者的使用習慣,可我們都知道,越是集成化的設計工藝難度就越高。

而翻蓋摺疊在原本內部空間就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加入鉸鏈和柔性屏等複雜元素,帶來的不僅是工藝難度的增加,更是造成其它硬體「壓縮」,還有更低的可靠性。

摺疊屏手機可靠性仍是大難題

我們先不談翻蓋摺疊,就以較早進出市場的三星Galaxy Fold為例。三星Galaxy Fold於去年4月份發布,因為是第一批亮相的摺疊屏手機,且完成度相對較高,又來自大廠,所以外界對這款手機的表現給予了太多期待。但是,在Galaxy Fold正式開售前卻被評測媒體爆出了黑屏、閃屏、變形等問題。三星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鉸鏈底部與頂部受外部壓力衝擊,同時宣布了推遲開售時間。

回爐重造5個月,三星Galaxy Fold終於在下半年9月份上市,在這期間,三星前後共推出了三項有關摺疊屏的全新專利。三星官方宣稱,改良後的Galaxy Fold換用了更好的螢幕保護層,並且加強了鉸鏈,以防止灰塵和碎屑影響其耐用性,同時三星還公布了一則讓人眼花繚亂的使用警告。然而該機發售沒兩天,網上又開始出現「螢幕觸摸痕跡明顯」、「左右屏畫面不同步」等聲音,外媒Techcrunch的編輯還表示,自己新入手的Galaxy Flod在使用了一天之後,螢幕就又壞了。

不只是三星,後來發布的華為Mate X也有部分用戶表示,使用一段時間之後螢幕出現了問題。

而採用翻蓋摺疊方案的Moto Razr和三星Galaxy Z Flip也依舊面臨著可靠性難題。其中,Moto Razr在發布後不久,就被外媒曝光了螢幕鉸鏈不耐用、摺疊區域易進灰、螢幕極易留下劃痕等問題。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左右摺疊,還是上下摺疊,摺疊屏手機最重要的部分都在於那塊可摺疊屏的螢幕。但是螢幕可摺疊屏並不意味著傳統的玻璃面板可摺疊,所以當下的摺疊屏為了做到摺疊這步操作都採用了柔性OLED面板,當然這和曲面屏手機使用的柔性OLED不同,它不是玻璃材質,而是更加柔軟的塑料材質。

塑料面板可以實現手機反覆彎折,但問題是硬度不足,外媒測試機構表示,Moto Razr的螢幕硬度甚至不如指甲。為了解決摺疊屏手機螢幕可靠性問題,三星在剛剛發布的Galaxy Z Flip上使用了UTG柔性超薄玻璃,三星官方描述,UTG的加入會使螢幕更加光滑且具有更好的防摔防磨性,大大改善了摺疊屏手機螢幕耐久度不足的弊端。

但是在外國虐機達人Zack Nelson的測試中,三星Galaxy Z Flip的螢幕耐用性表現並不是很好,儘管該機使用了超薄玻璃面板,但實際硬度與普通手機螢幕比較仍舊相差甚遠,與Moto Razr的塑料材質基本一致。Zack Nelson猜測,三星Galaxy Z Flip所採用的超薄玻璃可能並非傳統玻璃,它更像是玻璃與塑料的混合結果,或許正是基於此原因,在螢幕穿刺測試中,這塊玻璃未出現任何碎裂跡象。

除了螢幕還有鉸鏈壽命問題,在FoldBot的測試中,Moto Razr的鉸鏈壽命在2.7萬次左右,三星Galaxy Fold在同種測試條件下,翻折次數在119380次時螢幕畫面出現異常。這就意味著,三星Galaxy Fold的鉸鏈壽命大約在12萬次左右,排除其它因素,這個成績足以應付日常使用。相比之下,採用上下翻蓋的Moto Razr的2.7萬次鉸鏈壽命就會讓人很是擔心。

如果傳統智慧型手機是讓你用得舒心,那麼當下的翻蓋摺疊屏手機則是提醒你使用小心。

翻蓋摺疊屏手機的使用場景是什麼?

在翻蓋摺疊屏手機出現之前,有部分人會傾向於將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包括柔宇科技的柔派這類大尺寸摺疊屏手機與平板電腦進行比較。平板電腦出現的初衷是基於人們對大螢幕的需求,是手機螢幕受限於移動需求難以繼續增長而催生的平板電腦的需求。更大的螢幕意味著更高的信息獲取效率,同時也為其帶來了一定的生產力能力,相應的也失去了一些移動便攜性,所以摺疊屏手機的出現剛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三星Galaxy Z Flip和Moto Razr這類翻蓋摺疊屏手機不具備大螢幕屬性,它們更像是早期的傳統翻蓋手機,只不過全面屏化了。回顧早前翻蓋手機的使用場景,那時尚未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絕大多數翻蓋手機都集中2G網絡時期,和其它手機一樣,它的主要應用場景也是電話和簡訊。而它出現的目的,是在手機造型同質化下的一次突破。

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之後,手機的實用性變得越發明顯,更高效的記筆記能力、更便捷的發郵件方式、作為連接媒介控制智能家居等等。這些翻蓋摺疊屏手機也確實都能做到,但它和普通智慧型手機的區別究竟在哪?

它沒有大螢幕,意味著它提供不出平板的部分應用場景,和普通智慧型手機相比,除了摺疊這個動作,似乎它能做的普通智慧型手機都能做,而普通手機能做的它卻未必能做好,基於機身機構,翻蓋摺疊屏手機內部很多硬體都不得不「縮水」。以Moto Razr為例,它的電池容量僅有2510mAh,在原本就很難維持一天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摩托羅拉又給它配置了性能孱弱的驍龍710處理器,而性能和續航恰恰又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關鍵。

三星Galaxy Z Flip相比Moto Razr雖然各方面均有提升,電池容量提升到了3300mAh,處理器也升級成了驍龍855,但是相比當下的安卓旗艦仍然有很大差距,而它的價格還高達1380美元。

尾巴:或許「小」就是一些人對翻蓋手機的憧憬

起初我對翻蓋摺疊屏手機的出現也很困惑,直到看到一位網友的評價,他描述道:「可能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樣,我想要的是一台平時能單手操作,展開能滿足一般影音要求的中大螢幕手機,和平板不太牽扯。」Moto Razr發布後,他又補充道,Moto做到了。

現在,我們依然能在網上經常看到小屏愛好者期待著廠商們發布小屏手機,從某種意義來說,小屏手機和翻蓋摺疊屏手機有一些相似之處,和同類手機相比它們都具備「小尺寸」特性。而對於小屏手機和翻蓋摺疊屏手機用戶,他們也當然知道性能對手機來說很重要,只是對他們來說性能不是最重要。

現階段我們還不需要考慮翻蓋摺疊屏手機可以做什麼,因為它為了翻蓋這個動作失去了太多,加上昂貴的售價和尚未解決的可靠性問題,導致它目前還無法成為大眾消費產品。畢竟,手機作為隨身工具,最重要的還是「好用」二字。

文/專門網 劉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