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里,被帶到古巴騎摩托的朴樹,對著鏡頭滿腹牢騷:
你們找錯人了,我真不愛錄這節目。
《樂隊的夏天》里,最後一期錄到中途,朴樹起身離席:
到點了,我得回去睡覺了。
人間真實·朴師傅,從不按套路出牌。
即使為了恰飯上節目,但前提是順從本心,得讓自己舒服了。
他就像個綜藝腳本照妖鏡,把節目那些設計的、刻意的成分通通照出原形。
但,有生之年。
居然有一檔選秀綜藝能讓朴樹主動續約成常駐嘉賓,並破天荒地在微博發了「宣傳文案」。
這就是——《明日之子樂團季》。
前三季,《明日之子》還只是龍丹妮做的一個二流偶像選秀節目。
到了第四季,直接逆襲成「有點真東西」的大型婚戀交友節目熱血樂團選拔賽。
它真正做到了選秀綜藝求之不得的青春、才華和個性。
01
今年出現在《樂隊的夏天2》的「傻子與白痴」,主唱蔡維澤曾是《明日之子2》的冠軍。
上《明日之子2》是蔡維澤打開樂隊知名度而進行的曲線救國。
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必定要帶上樂隊的名字。
獨樹一幟的高冷個性和原創能力,讓他成為《明日之子2》不一樣的煙火。
樂隊主唱的身份,也能讓他離開了綜藝包裝,仍然具有自己的生命力。
從觀眾對蔡維澤的接受程度,以及隔壁《樂隊的夏天》的大爆,就可看出《明日之子》轉型做樂團,是明智之舉。
「明4」後續的操作,也沒有拖累這份創意。
節目的重點,沒有放在導師嘮嗑、變態賽制、舞台設計這等邊角料上。
而是突出選手和音樂。
選手的質量,決定了選秀的質量。
可遇不可求的是,這次,「明4」找到了一批很好的苗子。
「老殺」王江元,畢業於洛杉磯MI音樂學院,會二十多種樂器。
入學首秀,一把吉他玩得讓人眼花繚亂。
自創「提他」——用大提琴弓拉吉他,將彈奏樂器變成弦樂樂器。
弓一扔,又改用手擊,弦樂變成了打擊樂。
他對節奏掌控的自如程度,仿佛吉他就是身體的一部分。
2000年生人的王江元,小小年紀,不僅是個技術狂魔。
而且對於音樂的理解十分成熟,毫不掩飾自己對音樂融合與創新的野望。
朴樹看完他的表演,眼睛放光,說:
我曾經幻想過,會有這樣的孩子。
鄧紫棋,直接稱其為年輕的音樂家。
還有「柚子」張暘。
憑著高度相似的敏感、自我和創作天賦,成為朴樹老師的「掌上明珠」。
從用水果形容導師這一環節就能看出,張暘和朴樹之間的連接感十分強烈。
面對即興創作的要求,張暘找靈感的方式是和朴樹聊天。
張暘問朴樹,一天下來的感受是什麼?
朴樹講完,張暘隨即彈唱了一段,作為回應——
你也察覺到了吧,這裡的變化。
變得更緊了,更緊張了。
一直以來想改的習慣,還是沒有改。
你告訴我不用去猜,有點釋懷。
咚咚咚咚,是心跳的聲音,好像有點開心,好像有點開心。
嗡嗡嗡嗡,我腦子裡的聲音,它提醒我是否,今天如往常一樣,不該那麼開心,那麼感性。
心裡兩個「我」在打架的感覺,非常能夠代表年輕人要不要改變自我的猶豫。
詞曲完整到鄧紫棋不吝讚美:
這是我看過即興表演最好的。
我立馬改幾個字,就可以幫他錄專輯了。
即使技術和創作能力沒那麼強大的,大部分選手的個人魅力,也足以讓人過目不忘。
「奶拽」楊潤澤,funk音樂死忠粉。
上揚的嘴角,上翹的小指,不屑的眼神,是他的標誌性動作。
一亮相,就讓一屋子人樂得合不攏嘴:
他真的好拽,他怎麼能這麼拽啊?
但是因為可愛屬性過強,「奶拽」這個江湖稱號便由此得來。
不管是彈琴還是唱功,楊潤澤都算不上多出色。
也沒有明星臉,就一平凡的小學弟長相。
但如梁龍說的那樣,他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類型。
天生的颱風和感染力,就是讓人喜歡看。
還有身高一米九,一打起鼓來就笑靨如花的快樂鼓手鞠翼銘。
朴師傅看完太喜歡了,建議他「去趟古巴」。
Rainbow梁國豪,一個充滿天真與歡樂的說唱歌手。
爆炸頭、小書包,邊唱邊跳,每次都能帶領觀眾一起搖。
朴樹形容他,「有血有肉」,「快樂是他的本質」。
不像很多說唱歌手,歌詞里永遠都在唱自己有多牛。
職業模特楊英格,被公認為全場最帥的男人。
不僅貴氣逼人,還有一個很浪漫的「疾病」——通感症。
畫面和聲音在他腦子裡是互通的,所以他的編曲總是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孤僻男孩沈鉦博則自帶故事感。
臉上的胎記,給他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也成為他做音樂的靈感來源。
包括東北男孩張嘉元,跟學霸們比起來還是個小白。
但光靠「講相聲」,就博得了一大波好感。
他們不是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
有各自擅長的才藝,有不掩飾不迎合的性格,每個人都不可替代。
更可貴的是,他們那份對音樂的或自信、輕鬆,或野心、自矜。
都讓人看到年輕一代強烈的自我意識。
02
個性和才藝展示完,就進入了兩人團的互選。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人與人之間的磁場,成為最吸引人的看點。
理科男蘇文浩電吉他玩得很厲害,但是編曲思維和交談模式完全是數據化的。
六分選手都不敢選他合作,除了「老殺」王江元。
豪橫地浪費一次選人機會主動攀談、表達意願。
雖然兩個人做音樂的理念,一個純感性,一個純理性。
但是尋求極致和新意的王江元,反而認為只有蘇文浩這樣的怪咖,才符合自己組建一支「怪物」樂團的理念。
另一位六分選手楊英格,挑選搭檔完全不看重音樂技巧。
從一個人的氣質,就知道跟自己是不是同路人。
同樣是模特出身、有著相似音樂品味的李睿洋,被楊英格一眼相中。
在他看來,默契比技巧更重要。
兩人的組合,真正詮釋了1+1>2的效果。
讓技巧不占優勢、似乎靠臉吃飯的他們,在首次舞台考核里交出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這一對走下來,彼此的欣賞和投契,都給人以「命中注定」的偶像劇既視感。
有些人則沒那麼順利。
傲嬌的電吉他張暘,看完貝斯手小智的彈奏。
滿臉寫著興奮:我就要他!
說完還自我感動地套近乎:我們都有一樣的手癖。
一長串的專業詞彙,不僅透露著「我懂」,而且「我懂你」。
誰知,同樣有性格的小智,十動然拒。
「喜歡才需要理由,拒絕不需要理由。」
一臉懵逼的張暘,用上兩次選人機會的誠意,這才讓小智勉強接受了他。
自信爆棚的全能鼓手胡雨桐,在選人環節遭遇了更加殘忍的滑鐵盧。
作為節目裡年紀最大的選手,混過江湖的胡總集經驗、能力、人氣於一身。
「我這輛車,你要謹慎上車,你上來了,就不准你下去了。」
霸總發言讓現場驚呼一片。
誰知,從「馬頭琴」哈拉木吉,到「大提琴」任胤蓬,胡雨桐連續被拒兩次。
用完了全部選人機會。
到了自由組隊環節,如果20分鐘內仍舊找不到搭檔,胡雨桐就會被剩下,被低分選手反選。
當他再去找第三個人選,音色霸道的「嗩吶」閆永強。
誰知對方因為自己不是第一選擇,再再再次拒絕了他。
走投無路之際,胡雨桐在人群中聽到了一個聲音,「我想選你。」
聲音來自於田鴻傑,一個氣質清新但實力平平的vocal。
王者帶青銅,胡總寵「小熊」。
誰又能想到,一對硬湊的搭檔,會成為這檔節目裡人氣最高的cp?
03
組樂隊就像談戀愛,強的人不如對的人。
第一眼互相吸引,合作起來未必會很順利。
有靈氣的孤獨天才沈鉦博和出過道的溫情歌手廖俊濤,本來是強強聯合。
但是沈鉦博不善交流的性格,還是給兩人的合作造成不小障礙。
不是找不到人,就是編曲理念有衝突。
沈鉦博稱兩個人是現實主義者和夢幻主義者的反差。
沉浸在自我世界的沈鉦博,完全不去傾聽廖俊濤。
最終的舞台效果還不錯,背後離不開「知心大哥」廖俊濤的溝通和協調。
技術流王江元,則太愛突出個人能力。
在《權御天下》這首古風歌曲的改編里,木吉他、鑼、中國鼓、非洲鼓一起上,與蘇文浩的電吉他同場競技。
想達到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既對抗又融合的想法。
但王江元的部分太過繁複搶眼。
相比之下,作為對手和隊友的蘇文浩,沒有同等程度的突出。
所謂既對抗又融合的概念,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
在鄧紫棋眼裡,這段看似很炸的表演沒有重點。
她開始擔憂作為強者的王江元,會走向單純炫技的路子。
不過郎朗還是很認可他的編曲實力。
在他一個古典音樂家的眼裡,搞流行的小孩能弄出交響樂,就是很牛的一件事。
兩個颱風出色的少年楊潤澤和王舜禾,也呈現出彼此消減的效果。
前者什麼都不會,後者大包大攬。
平庸的編曲,雙主唱設定,使得兩個人的特色都沒被發揮出來。
尤其奶拽,原本風格亮眼的他,變得自卑、自責、自我懷疑。
還好組三人團的時候,他被張暘、小智一組選走。
有兩位哥哥強大的製作能力保駕護航,表演者定位的奶拽才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尤其小智的選擇理由,講出了玩樂隊的靈魂要義——
彼此欣賞是基礎,把每個人放在最對的位置上,做出大家都認可的音樂就夠了。
重要的是喜歡,重要的是音樂。
就像rainbow梁國豪沒有搶到心儀的鞠翼銘,但是他要求對方與自己來一場即興合作。
梁國豪說唱,鞠翼銘打鼓伴奏,輕鬆快樂,火花四濺。
那一幕,就是玩音樂的意義。
那次即興創作,張暘問朴樹的感受。
朴樹的回答其實給了「明4」整個節目一個價值定位:
你們身上的可貴的地方就是青澀。
有時候傻傻的,讓我很感動。
時間還長,你們不用變得很熟練,不用變得很圓滑。
相比老炮雲集的「樂夏」,明日之子尚未成形,也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朴樹看著這群年少的男孩,難得地頻頻露笑,跟著一起搖一起擺。
真誠地讚美,也真誠地表達不喜歡。
不說一句違心話,又極力保護男孩們的自尊心。
此前一直封閉自己的朴樹,說這次上節目是為了與人交流才來的。
但這群青澀的男孩,明顯給了他超越預期的驚喜。
他們儘管年輕,但靈魂也有自己的形狀。
認為痛苦比快樂更具美感的張暘,也不過23歲而已
事後採訪,朴樹一再強調自己那段回答:
這都不是套路,沒有設計的。
無比強調真實的他,在這裡看到了真正的年輕、真正的才華、真正的熱愛。
就像《奇遇人生》那次「真香」的古巴之旅。
看到當地人輕鬆快樂地玩音樂,他忽然覺得內心開闊了起來。
你pick哪一位?
乘風破浪的姐姐
才華無敵,青澀可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d8Iq3MBd8y1i3sJvZ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