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什麼決定了女人一生的悲與喜

2019-11-13     與心幽歡

還是先來讀一首詞吧。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樣一個人女人,獨守望江樓,千帆過盡,都不見他的意中人回來,都該變成望夫石了吧。斷腸人在天涯,內心無限悲苦,守望那個在天涯的人,又何嘗不是肝腸寸斷。

此中刻骨銘心的痛,紅樓夢裡的薛寶釵應當也是深有體會吧。不管是嫁給寶玉前,還是嫁給寶玉後,她都是這種兩性情感里最大的苦主。

你說,她來賈府後,一直在榮國府尋尋覓覓,圖些什麼呢?就是要一直吊在寶玉身上嗎?那樣是不是本末倒置呢?寶玉身上吊著的一直都是通靈寶玉,也就是林黛玉。

但,一個人的青春是那麼樣的短暫(特別是在古代),薛寶釵到賈府沒多久,就到了及笄之年——女孩子該嫁人的年齡。可是,在往後的日子裡,她一直得不到寶玉,卻又一直尋尋覓覓,將近十年,是不是很傻呢?

別人不說,在賈寶玉心目中,她首先就活成了悲劇。說她——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只是賈寶玉沒有在她面前說出口。想那寶玉每每看到薛寶釵,想她那麼大年齡了,還跟著大家一起鬧,人生下半場沒有著落,一定會在內心裡無數次感嘆薛寶釵的人生真可悲。

賈寶玉很多時候,都對她承讓得很,大抵也是因此而生出來了不少同情心。

再看她後來嫁給賈寶玉,收穫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加徹底地將自己的人生推向了末路,成為了真正的悲劇。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當是她嫁給賈寶玉後內心心境的最佳寫照。

她會想,自己當初何必那麼樣地逼迫寶玉呢?寶玉是能改變得了的人嗎?如今還不是一場空。當初那麼樣地想去改變生活,改變他人,何如早早地去適應生活接收他人,接納寶玉的不完美。那個時候,她也一定會再次認為林黛玉更勝自己一籌吧。

就拿賈寶玉要跟秦鍾去上學來說吧。這可是上進的表現吧,可是寶玉卻不願意跟一直勸諫他上進的寶釵去告別。賈寶玉想到的只有林黛玉,一大清早的,他就來到了黛玉的房間裡。那個時候,紫鵑陪著黛玉,正在鏡子面前打扮呢。黛玉一見,顯得十分可親動人,開口就叫黛玉等著她回來調製胭脂什麼的。這一切,還不是那畫面太美。這又應了賈寶玉的那句酒令——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

這樣對比也就出來了,寶釵勸諫的面目是那麼猙獰,而黛玉在寶玉心目中只有美。寶釵這樣的女子,人家想想都可怕,自然是很難收穫到自己的幸福。娶一個這樣的女子回家,一張嘴一直放在自己身上,哪個男人受得了啊。而且,寶釵一直沒有主動真心幫助過寶玉什麼,這樣的老婆,自然也是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的。

女兒樂,鞦韆架上春衫薄。則寫盡了天然,寫盡了最美的青春。不止賈寶玉,蘇東坡都會隨時因之而陶醉。且看他的《蝶戀花》下闋: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而薛寶釵身上正是少了這樣一種青春氣息。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她還沒有嫁人,內心就被閨怨塞滿,其人生是悲是喜,有沒有樂趣,當就是不言自明了。賈寶玉的那一句酒令,早就唱盡了薛寶釵一生的悲辛。

只是,你也要明白,這並非鼓勵女人不要有事業心,進取心。美好的青春年華,要有朝氣,要有那種青春特有的美,也不要荒廢與迷茫。黛玉看似不勸諫寶玉,自己卻一直非常用心,日夜讀書提升自己的修養,還嘲笑賈寶玉去讀書只是打醬油。可見,她只是像寶釵那種嚴格要求別人,對自己的要求卻嚴格得很。她有著她的方向,她有著她的理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Z-oZ24BMH2_cNUgt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