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剛出生的寶寶柔柔軟軟的,看得大人心都化了,家長們往往只顧著喜悅,發現不了新生兒的一些「天生能力」,你可能不知道,你家的寶寶,會的東西遠比你想像得多!
新生兒的「特殊功能」,樂壞寶爸寶媽,醫生卻說可能是生病了
生活案例:小李頭一次當媽媽,對孩子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每一個關於孩子的新發現,都讓她十分快樂,迫不及待的和周圍的人分享。
最近小李又發現,如果橫抱自家寶寶,他就會做出遊泳的動作,甚至於在自己不小心撓到寶寶腳丫的時候,寶寶會張開自己的腳趾,甚至於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小心把他放在地上,他還能跌跌撞撞的模仿走路。
然而這天在跟自己一位醫生朋友分享寶寶的趣事事,對方卻很嚴肅的提醒她,這些「本事」如果長時間不消失,很可能是孩子是生病了。
天生自帶的三種「本領」,幫助嬰兒保護自己
抓握本能
把你的手指放在剛出生的寶寶手上,可以發現他們會抓住你的手指不放,不用點力氣還掙脫不出來,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抓握反射」。
這種情況出現,主要是新生兒對環境刺激做出反應的一種適應能力,是為了幫助寶寶更好的保護自己。
游泳能力
把那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放進水中,他們都會做出遊泳的動作,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驚喜,甚至覺得自己家孩子是天才。
其實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生理反應,因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寶寶就生活在羊水中,游泳已經成了他們的本能,能避免他們陷入窒息的危險。
走路本能
剛出生的寶寶,把他們放到平整的地面上,我們會發現他們有行走的趨勢,當然了,真正行走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無法支撐住自己身體的重量,這實際上是一種本能,無意識的行為。
天生的本領長時間不消失,寶寶可能是「生病」了
這三種能力,實際上是寶寶的「護身本領」,之所以會出現,是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尚未能發育完全,對外界刺激做出回應的只有身體的反射動作。
因此反射動作保留的時間越長,就說明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越慢,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常情況下,3-6個月孩子的反射動作會完全消失,如果六個月之後寶寶仍然保持著這些本能,很可能是肌肉或者是大腦發育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得到醫治。
結語:
想一想,不會說話的寶寶可以運用天生自帶的本領來保護自己,甚至還能夠游泳,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了。
你家的寶寶反射動作幾個月消失的呢?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FdViHUBXUDM5GzGcx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