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白雲寺,也是「南十方院」你知道嗎?

2019-06-19     憶鄉憶客之山西

太原白雲寺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寺俗稱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區東南8公里的紅土溝。它在我市諸多十方院中,以規模宏大、布局別致、環境幽雅而著稱,列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點之一。此寺利用土溝高低地勢鑿修磴道,拾級而上是山門殿,殿額高懸「白雲寺」三個貼金大字,左右門的門楣上 書「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獅一對,給人一種幽深肅穆之感。殿內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彌勒佛端坐殿中央,彌勒佛背後是韋馱。韋馱身穿鎧甲,手執金剛杵。韋馱的塑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另一種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韋馱手執金剛杵的姿勢很有講究,據佛門規定,凡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韋馱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為不是接待寺,遊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韋馱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顯然是接待寺,所謂接待寺,是招待十方遊方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簡稱「十方院」。由於此寺位於城南,又稱「南十方院」。與城北有「北十方院」之稱的千壽寺相對應。景區地址太原城區東南

傳說

傳說一,狄仁傑為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家。狄仁傑為官,始終保持了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流傳有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即後世四大公案之《狄公案》。傳說,有一年夏天,在外地做官的狄仁傑回家探親,路經古寺休息。在乘涼的銀杏樹下有一石桌,上面已罷好一盤棋。狄仁傑欲向寺院借傘遮陽,老僧指棋盤對狄仁傑說:"家有家法,寺有寺規,想借寺院的東西必須在棋盤上戰勝出家人。"一向愛好下棋的狄仁傑便和老僧對弈起來,經過三十回合較量,老僧招架不住狄芒傑的"馬後炮",推棋認輸。當狄仁傑一行準備離寺上路時,老僧並未拿傘,而說:"施主路上有人替你撐傘。"原來在他們頭上有塊白雲一直跟著也們飄浮,恰似一把"天"字號的大傘替他們遮太陽。這時狄仁傑才意識到老僧臨別時所說的"路上有人替你撐傘"這句話並不是戲語,因而他斷言:古寺的老僧道行非淺。當狄仁傑一行將要走進狄村時,頭頂上的白雲不跟他們飄浮了,而是孤零零地停在紅土溝上空,令人不得其解。原來狄仁傑之母前幾天得重病時曾在觀音菩薩前許了願,病癒康復即重建觀音堂再塑金身。狄母病已痊癒,正準備選地建觀音堂。狄仁傑聽後,當機立斷將觀音堂建在白雲之下的紅土溝。現今白雲寺就是由這座觀音堂上屢加擴建而成的。原觀音堂三間(今仍存),坐北朝南,堂內原有塑像三尊,正中是觀音菩薩,身旁兩側是手執寶瓶的金童和手拿楊柳枝的龍女。

清朝時有位和尚將觀音堂擴建為寺院,取名"白雲寺",命名乃取飄浮在狄仁傑頭上的白雲停在紅土溝上空的傳說。

寺內還有一特色-白皮松。後院正中是大雄寶殿,東廂為大士殿,西廂為地藏殿。院內古木參天,環境清幽。其中的白皮松,高約30米,是珍稀樹種。不知何時被人們當做神樹供奉,你細看我拍攝的圖片,就會發現,樹旁懸掛著"有求必應"的旌旗。就我而言,所旅遊的地方,還從未見有這種樹木。

寺內新恢復了文革中被損毀的關公塑像。關羽,字雲長,我們山西運城人。尊稱為"關公"。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唐朝時,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宋、元、明、清統治者,不斷將其升級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在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 "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事以智、交友以義、作戰以勇"。

如今的白雲寺已修葺一新,並成為太原市佛教會所在地。該寺每年為國泰民安、世界和平舉行大型祈禱法會,將當日布施收入捐助社會公益事業。

最佳旅遊時間4月——10月

開放時間夏季8:30——17:30冬季8:00——17:00

景區門票免費

交通信息太原市乘坐23路,、619路,、805路,、808路,、819路、830路、831路、861路公交車,五一機器廠下車,馬路東的巷子裡即到。

旅遊提示踏青、避暑、秋遊、賞雪的理想去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dpLO2wB8g2yegNDrVGe.html